颜楷竖钩的特色及书写要点技巧,值得收藏!

竖钩的书写历来是书法中的一个重难点。清代四库馆篆隶总校蒋和甚至认为需要十二个动作(侧起、衄落、成点、顿、提走、力行、顿、围满、提挫、衄、重顿、提趯)才能将竖钩写好。蒋和说:“直画(“直者,竖画也”)须横入笔锋,直画起笔不用力,虽极短亦不直……起势不欲直则无力,趯锋不知挫无从衄。”由此可见,小小竖钩,看似简单,要想写到位,还需掌握好方法。

那么,在“竖钩”的书写上,颜真卿具体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首先来对比一下,“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的竖钩各有什么特色。颜楷中“竖钩”的形态又有何特殊之处。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楷书四大家的出钩方式各有特色,其中颜体的钩尤为引人注目,它如同一个粗壮的树干上所突出来的一个小枝桠,出“钩”的含蓄细微和竖画的粗重刚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多呈鸟嘴状。与颜体的竖钩较为相似是柳公权的钩,柳楷中的“钩”虽然比颜真卿的显露,钩和竖的粗细对比也不如颜体那么明显,但是柳体的“竖钩”与颜体的“竖钩”形态很类似,最下方都有突出的疙瘩,这个疙瘩在书法术语上被称为“鹅头”,是在竖的末尾向下顿笔而后提笔造成的。

与颜柳相对,欧阳询及赵孟頫的“竖钩”较为类似。它们都没有“顿鹅头”,其“竖钩”最下部弯曲的幅度也都没有颜体那么大。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赵体的“竖钩”钩脚较欧体长,且上端平整,右下角多有一个小缺口(书法术语又称之为“力士脱靴”)。

弄清楚颜体“竖钩”的形态特点,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它是怎么出来的。

由于颜体与柳体的下端都有“鹅头”,所以这两种书体中“竖钩”的“竖画”在写到接近出钩位置时,都要稍用力往下顿,而后借顿笔之势往上提。颜体需重按多提,藏锋于点画之内,再取一分笔以笔尖向左上略剔出细小的钩。与颜体相比,柳体顿笔同样较重,但却是重按轻提,笔锋隐藏在点画之内的部分更少,用二分笔向左上将钩推出,所以它的钩比颜体的钩较为粗壮厚实。

至于欧体与赵体的出钩方法,可分为另一类。即在竖画末端,略微向左推动笔杆,顶笔立锋掠出钩。因而竖钩的末端无鹅头,干脆利落,如同刀切的一样干净。与此不同的是赵体出钩的右下角略有缺口,大抵是因为笔毫较硬,或者出钩分为两个动作,往外勾出时提笔处未与上一动作顿笔处衔接所造成的。赵体的此类钩,在苏轼《黄州寒食帖》中也出现过相似写法,像“州、舟”等字,以及王羲之《兰亭序》中的“间”字也是这么写的。它的样子如同缺了一块的足跟,因而古人称这种写法为“力士脱靴”。

这两类出钩方法中,颜柳竖钩底部都有个疙瘩(“顿鹅头”),顿挫的痕迹较浓,这也体现了中唐书法力求创新以摆脱数百年以来二王书法妍美流畅书风的特点。不过,从整体来看,四大家的竖钩出钩都相对并不凸显,相比其他笔画而言较为含蓄。这也体现了“君子藏器”的儒家审美原则。《玉堂禁经》云:“夫言欲挑还置之势者,元、行、乙、寸等字是也。”“欲挑还置”,即言竖钩不宜写得过长,避免锋芒毕露。因为唐人的影响,诸多书法家写竖钩时,都强调将力量送到底端,写得厚实含浑以避轻薄锐利。

颜体字沉雄宽博,大巧不工,很多时候力求表现一种浑朴天然之气,避免过度求妍,因而出钩含而不漏,不事巧媚,使得气势内敛不泄,更显刚强豪迈。细观察颜楷其他勾画,无一不是如此。学书者不可汲汲于个别点画的描摹,须知鲁公下笔用意,方可举一反三,注鲁公真意于笔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