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一统,大明气象:精美的辽宁博物馆元、明文物展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体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蒙古族以其特有的进取精神推进了中国历史疆域形成与中华民族族体镕铸的新进程。
辽宁地区虽饱受战争的创伤,但在元政府劝农政策的推动下,通过辽阳行省的管辖,以及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农耕、商贸及手工业等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疆域的扩大和驿站的开辟,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使得辽宁地区的文化展现出独特风采。
随着明朝的建立,辽宁结束了自辽金元以来游牧、渔猎民族统治达四百余年的历史,重新纳入到以汉人为主体的大一统政权之下。塞外蒙古、女真势力的威胁,促使明朝的军事重心逐渐向东北转移。对辽宁而言,这是一个边患日甚却又相对安宁的时期。明政府通过“筑城关、辟马市”等措施,使辽宁成为中央政府抵御北方民族南进的重要屏障和控制东北亚地区的经略中心。经过两百多年的经营开发,辽宁地区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宗教兴旺、文化多元的局面,为女真的再次兴起奠定了基础。
辽宁地处燕京(今北京)东北,以其山川形胜,成为中原地区“北防蒙古,东控女真”的前哨阵地,战略地位居九边重镇之首。明政府在辽宁采取军政合一的都司卫所制度实施管理,先后设置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以羁縻的方式将长城外面的蒙古、女真各族置于帝国的管控之下。随着奴儿干都司的内迁和撤销,辽东逐渐向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演进。
r
明朝统治者实行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辽宁地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并存。佛教和道教在教义与教团上虽无太多发展,但对民间的影响很大,已日渐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伊斯兰教在元代传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传播的范围和规模都在扩大。在统治阶层与广大信徒的热忱支持、信仰之下,大小寺庙宫观遍布辽宁各地,成为官方祈求边疆稳定、民间渴望安居乐业的精神寄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