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真的是被冤枉的吗?赵高可能并没有篡改秦始皇的遗诏!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死于邢台沙丘,李斯和赵高篡改诏书逼死扶苏蒙恬,扶立秦二世胡亥为皇帝。这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一般人不会认为是假的,而且历史课本中也是这么教的。可是在2009年年初的时候北京大学从海外抢救回归的文献,意外的发现这段历史上本该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可能要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根据史书记载,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在31岁的时候生的,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还很短,能在三十多岁再得一子很不容易。胡亥的出生让秦始皇龙颜大悦,再加上胡亥出生以后秦始皇就再没孩子降生,所以秦始皇就非常溺爱这个最小的儿子。胡亥也就成为秦始皇所有孩子中最顽劣的一个,一点都没有帝王之家的气质和风度。史书记载秦始皇有一次设宴招待朝中群臣,皇子们也都参加了,其他皇子都非常懂礼数和规矩,只有胡亥不管在场的文武大臣只想着赶紧吃饱了出去玩,连招呼都没打,吃了几口饭就当着秦始皇的面跑了。当时秦朝规定大臣们进入宫殿时必须要将鞋子脱下来放在殿门外边,所以参加酒宴的大臣们的鞋子都在外边整齐的摆放着。胡亥出来以后看见地上的鞋子玩性大发,冲着地上的鞋子又踢又踩,在场的皇子们怎么都劝不住,胡亥硬是把大臣们的鞋子踢得乱七八糟的。然而面对胡亥这种有损皇家颜面的乖张行为,秦始皇却没有生气,反而是哈哈大笑。秦始皇应该也不会想到在他死后胡亥也像踢鞋一样,把秦朝的江山踢得七零八落。
秦二世胡亥
胡亥之所以变成这样,除了秦始皇过分的袒护和溺爱之外,还跟另一个人的“教育有方”有关系,这个人就是赵高。史书记载赵高身高力大,字写得也很好,精通法律深得秦始皇宠信,所以秦始皇很早就把胡亥放到赵高身边来学习律法,也可以说秦二世胡亥就是赵高一手带大的。赵高是秦二世时期的丞相,也是著名的宦官权臣。赵高本人心术不正,所以胡亥在赵高的调教下,肯定是好不了的,受其蒙蔽天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渐渐地就变成了赵高手下的傀儡。
赵高
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南方,当年20岁出头的胡亥也随行出巡,没想到秦始皇病死于邢台沙丘。本来秦始皇是有遗诏的,要传位于长子扶苏,然而没想到的是赵高竟然说服了丞相李斯,计划矫诏逼死扶苏,把根本不可能登上帝位的纨绔子弟胡亥扶上了皇位。
李斯
就这样胡亥和赵高以及李斯一起伪造了秦始皇的诏书,把诏书送到了当时在北边边境上戍守的扶苏和蒙恬手里,矫诏斥责了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有立功,反而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对不能回朝做太子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下令扶苏赐剑自刎。同时也斥责蒙恬对扶苏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其自尽。
当时扶苏看了诏书以后,流着泪就要拔剑自刎,一旁的蒙恬感觉有诈,就对扶苏说不要冲动,咱们先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在自刎也不晚。可是扶苏对蒙恬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说完便含泪自尽了。蒙恬虽然是据理力争,但是来的使者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蒙恬扔到了监狱里。蒙恬曾替大秦立下了赫赫战功,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可是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胡亥一继位就马上下令赐死蒙恬,蒙恬最终难逃一死,吞药自尽。
蒙恬
后来在胡亥的残暴统治下,大秦王朝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精英基本被屠戮殆尽了。胡亥也是花天酒地,作恶多端,大秦帝国到处都是烽火连天,最后胡亥又被赵高所杀。等到项羽攻入咸阳的时候,又把子婴和剩下的皇室血脉杀得干干净净,从此秦始皇的子孙从历史上彻底消失了。这些都是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然而2009年1月11日北京大学收藏了从汉海外抢救回归的一批极其珍贵的汉代竹简,正是这批竹简让这段历史可能要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史记
这批汉代竹简总数达到3300多枚,经过整理拼对以后,可复原的完整竹简在2300枚以上。从竹简上出现的孝景元年字样大致可以推出这个竹简的年代是在西汉中期,其中多数可能超于汉武帝时代。北大的相关专家学者从三月开始对竹简进行了清理、剥离处理,进行了排版拍照记录。从当时整理的情况看,竹简保存情况良好,表面一般呈褐色,质地坚硬,字迹清晰,墨色黑亮虽然过了几千多年了,但是竹简竟然还保存有朱红色的芥蓝和图画,色彩依然是鲜艳如新。竹简上的文字抄写的也是极为工整,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书风,或古朴、或飘逸,或刚劲、或凝重,堪称汉代隶书中的精品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后来对内容进行整理以后,专家们是再一次被震惊了,因为学术价值极高不说,还非常的罕见,绝对是和以往出土的简牍完全不同,尤其是竹书当中包含有近20种古代文献,大致涵盖了今天的哲学、史学、文学、文字学、医学等学科,专家最后把这批竹简命名为《西汉竹书》。
西汉竹书
竹书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献当首推《老子》,共有220多枚的竹简近5300字,是继马王堆帛书本,还有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书,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古书,其残缺部分只占全书篇幅的1%,几乎堪称完璧。其中有一本叫做《赵正书》的古代史书尤为重要,《赵正书》共有竹简50枚一共是1500字,大多是保留无缺。书中围绕秦始皇之死和秦朝灭亡,记述了秦始皇、李斯、胡亥、子婴等人物的言论活动,其中就包括秦始皇的临终遗命和李斯的狱中上书。彻底颠覆了秦始皇死后,李斯,赵高矫诏害死扶苏立胡亥为帝的那段史书所描述的历史。《赵正书》里的赵政就是秦始皇嬴政,因为《赵正书》的作者呢,很可能就是六国贵族后裔啊,所以他不把秦朝当正数,就把秦始皇称之为秦王赵正。
《赵正书》
《赵正书》中明文记载了公元前210年7月当时的秦始皇染病不起,奄奄一息之时关于胡亥继位这个内容就和司马迁《史记》说的完全不同,胡亥的继位并不是赵高和李斯合谋定下的阴谋,而是秦始皇当时尊重了李斯等人的建议,跟百官商议以后理解认可的。书中原文是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环至柏人而病,病笃,谓然流涕长叹息,谓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谋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杀其兄父骨(扶苏)、中尉恬、大赦罪人。从书中的原文可以知道,第一点就是秦始皇当时并没有像《史记》记载的那样死在沙丘宫,而是在沙丘宫西面的柏人县一病不起,第二秦始皇死前召开了紧急的内阁会议,充分征求亲信重臣的意见,要他们来推荐继承人。当时的丞相李斯和御史大夫冯去疾提议,因为路程遥远都城又远在咸阳,诏书又紧迫,他们又担心了其他臣子会暗中结谋生变,所以他们认为继承人必须尽早宣布。正好胡亥随行,于是就请求立胡亥为太子,秦始皇是点头同意。
换言之2000多年以来我们后人可能是冤枉了胡亥,他并没有篡位,而事实上他是秦始皇临终时指定的正式接班人,同样我们也冤枉了赵高,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参与立新皇帝的事。书中后面的内容不太完整,大概就是说胡亥一继位就大开杀戒,这点内容是和司马迁的《史记》后面的内容基本对的上的。可见胡亥的继位是得到过丞相御史大夫两位重臣的极力推荐,和赵高没有关系,另外,在《赵正书》也记载赵高后来是被秦将章邯所杀,而不是《史记》中说的赵高是被子婴夷三族的。
章邯
所以专家后面说关于秦末的历史,汉初时已经有很多种不同的记述流传了,《史记》只是取了其中一说而已。但是我们也不能够仅凭一部《赵政书》就推翻司马迁的说法,类似《赵政书》这种出土文献的发现,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历史记载存有多种可能性的认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