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20自养得节养民得心
题文诗:
目悦五色,口嚼滋味,耳淫五声,七窍交争,
以害其性,日引邪欲,而浇其身.身弗能治,
奈天下何?自养得节,养民得心.修身养性,
真心诚意,真情利民,情通宇内.有天下者,
运天下力,得天下心;而非谓其,履以势位,
受以传籍,称尊号也.纣之地也,左达东海,
右至流沙,前而交趾,后到幽都,师起容关,
以至浦水,士亿余万,然而终皆,倒矢而射,
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
瓦解而走,遂土崩下.有南面名,无一人德,
纣失天下.桀纣非王,汤武非放.处酆镐地,
周方百里,誓纣牧野,入据殷国,朝成汤庙,
表商容闾,封比干墓,解箕子囚.折桴毁鼓,
乃偃五兵,纵释牛马,搢笏而朝,天下百姓,
歌讴而乐,诸侯也者,执禽而朝,得民心也.
真情至德,至德自得,精诚所致,天下归心.
【原文】
今目悦五色,口嚼滋味,耳淫五声,七窍交争以害其性,日引邪欲而浇其身.夫调身弗能治,奈天下何!故自养得其节,则养民得其心矣。
所谓有天下者,非谓其履势位,受传籍,称尊号也,言运天下之力,而得天下之心。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浦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纣有南面之名,而无一人之德,此失天下也。故桀、纣不为王,汤、武不为放。周处酆镐之地,方不过百里,而誓纣牧之野,入据殷国,朝成汤之庙,表商容之闾,封比干之墓,解箕子之囚。乃折桴毁鼓,偃五兵,纵牛马,搢笏而朝天下,百姓歌讴而乐之,诸侯执禽而朝之,得民心也。
【译文】
现在人是眼睛爱看五色、嘴巴爱尝五味、耳朵沉溺于五音,这眼、耳、鼻、口争着享受、舒服,以至伤损了人的本然天性,每天产生邪念来摧残自己的身体。自己身体都治理修养不好,又能把天下怎么样?所以将自身的修养掌握好了,那么教化民众就可以得民心。
所谓拥有天下,不是说只拥有天子君位权势、得到传国玉玺和图籍、获得帝王之尊号,而是说还要能够充分运用天下的力量并得到民众的支持。纣王掌握的地域国土,东到东海,西至流沙,南到交趾,北至幽都,军队从容关可以布防到浦水,士卒达十万之多,可是这些士兵最终调转弓箭、倒戟攻打纣王。周武王左手握着黄钺,右手掉动白旄指挥士兵,纣王的部队就土崩瓦解,败逃投降。纣王徒有南面称王的虚名,却无王者君主应有之德,这就是纣王失去天下的原因。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看,桀、纣算不上是真正的王,汤、武赶他们下台也不算是放纵犯上。周国处在酆、镐之地,面积不过百里,可是在牧野誓师讨伐纣王,攻占殷都朝歌,朝拜成汤的庙堂,旌表商容的故里,修固比干的坟墓,将箕子从囚禁中释放出来,推翻纣王的统治以后就折断鼓槌、毁坏战鼓、收起各种兵器,放走从军的战马和解放运输的牛,使之能用到生产劳动中去,插上笏板而治理天下,老百姓纵情歌唱庆贺,诸侯带着珍禽前来朝贡,这就是由于周武王得民心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