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九)临证谈四君子汤
我们接着来分析五八节3岁小孩的病案,证属风势犯及肺系。治以疏风清热,调和肺胃,方用麻杏石 甘汤加减。
生麻黄1克,炒杏仁4克,生石膏(同煎)12克,桔梗4克,炒莱菔子6克,牛蒡子4克,连翘6克,蝉衣4克,焦山楂9克,生甘草1克,2剂水煎服。
麻杏石甘汤加了一点通畅中焦的和疏散风热的,我们返回来看,到底是不是麻杏石 甘汤证。3岁的小男孩,下午开始咳嗽,晚上发热,第二天上午又发热,舌质红,舌苔薄白,脉 弦数。不象太阳病吧,不象,阳明病没有,少阳病,也没有。
温病里面的银翘散证,桑菊饮证免强能用,好象也能用,但总觉得银翘散(连翘9g,银花9g,苦桔梗6g,薄荷6g,竹叶4g,生甘草5g,芥穗5g,淡豆豉5g,牛蒡子9g),桑菊饮(桑叶7.5g, 菊花3g ,杏仁6g, 桔梗6g ,甘草生2.5g ,薄荷2.5g ,连翘5g ,苇根6g)也好,对于咳嗽,声嘶的治疗不够。
如果有发热咽痛的话,似乎用银翘散还行,现在这个孩子是发热,咳嗽,而发热咳嗽应该是可以用桑菊饮。桑菊饮对于以咳嗽,声嘶起病的发热的患者,几乎是无效的。而小柴胡汤(柴胡24g, 黄芩9g,人参9g,洗半夏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十二枚)能解决他的发热,但是,对咳嗽声嘶一点都不符合。那么上面的都不符合,那就麻杏石甘汤了。
麻杏石甘汤证是怎么来的?有时候我们总是反复的问自己,也就是在临床上折磨自己,折磨多了,也就慢慢的明白了。
麻杏石甘汤加了桔梗,莱菔子,牛蒡子,连翘,蝉衣,焦山楂。炒莱菔子,焦山楂加牛蒡子是通降的,桔梗,牛蒡子,连翘,蝉衣是升上的,升上加通降,我们就能想到另一张方子,升降散(白僵蚕6克、蝉蜕3克、大黄12克、姜黄9克),用僵蚕,蝉衣来升上,用姜黄和大黄来通降。在这里,只是把它变了一下,没有用大黄和姜黄,而是用了莱菔子,山楂,牛蒡子,莱菔子,山楂,牛蒡子如果能通了大便的话,它和大黄的区别就是,我们用上大黄通了大便,他的舌苔会变腻,而莱菔子,焦山楂,牛蒡子这一类药用了以后,通了大便以后,他的舌苔不变腻,但并不是说他们可以互相取代。
在大便不太通畅的情况下,这两组都有可能选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这么一个权衡。但并不是存气汤可以用升降散可以代替的。这样一分析下来,就是麻杏石甘汤合了一个升降散。
3月10日二诊:患儿声嘶已解,但发热持续,咳嗽不减,有痰,纳食欠佳 ,昨日至今未大便。精神欠佳。查血细胞分析示WBC3.6×109/L。舌质红,舌苔白,脉细弦。
声音嘶哑已经好了,但是发热还在,咳嗽不减,这意味着这张方剂开的不怎么的,没有怎么见效。我们临床医生如果连续几个病人说吃你的药效果可好了,我们的心情就会很好,如果连续几个病人说吃你的药效果不明显或者直接说没有效果,你会觉得很郁闷,自己找不到那种成就感。
上面这个孩子如果来说,发热没有了,咳嗽也好了,你的心情肯定会很好,但是,这个孩子,发热还在,咳嗽不减,你的心情肯定会郁闷。这个孩子的声音嘶哑已解,看来这个药对肺气的宣发应该还可以,那么为什么发烧和咳嗽不好呢?
一诊的时候,并没有说大便不好,昨天大便了一次,这次二诊的时候,没有大便,但是,用药的时候,实际上考虑到了通大便了,莱菔子,焦山楂,牛蒡子,就是为了通降的,不希望他大便不通,但是,接下来的发展,这个通大便用的是对的,但是,用的力度不够。
从发病到现在就不大便了,发热,咳嗽,吃饭不好,精神也不好。发热的小孩,如果热退了,精神会特别好。这个发热很轻的,如果热退了,精神不好,这个发热一定要重视。第一,说明这个病有点偏重,治起来有难度,第二,这个发热不能再拖了,再拖,小孩的正气就不支了。所以,精神好不好,特别重要。
而这个小孩,吃饭不好,精神不好,如果一个小孩,能吃饭,精神也很,就算他发热时间长一点,也不怕,但是,一但不想吃饭,精神不好了,一定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