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马向阳||水萝卜
文/马向阳
说起水萝卜,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因为它是一种蔬菜。至于它兴起于何时,我没有深入研究,固然不得而知,也不能过多的评说。对于水萝卜的吃法,我认为最简单的莫过于凉拌,将洗干净的水萝卜,用刀均匀地削成片状,撒上盐末,加上香菜配色,调上佐料增味,再倒少许的醋,腌制半小时,即可当做下饭小菜了。经过腌制的水萝卜色香味俱全,吃起来脆嫩爽口,满口生津。水萝卜生长过程中,经太阳照晒部分成鲜红色,没有照晒到的部分,由于受土壤的保护,显得白嫩,淘洗过后,色泽鲜艳,每每想起,都垂涎欲滴。
有时为了解馋,从地里拔出来,用手简单地搓掉泥土,就可以送到嘴里,水萝卜的清香,略带有几分穿鼻的辣味,正是这股辣劲儿,才足以够生活的味道。不然水萝卜就只是索然无味了,就如同凉水一般,有了辣味,就有了生活的味道。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每样东西都应该有他应有的味道,比如辣椒,应该就是辣的,不然就失去了辣椒的意义了。当初不理解,现在想来,的确如此,也逐渐明白了爷爷经常说的那句话:“辣椒不辣犹如草”。
小时候,每到夏天,特别快麦黄的季节,总喜欢到外奶奶家,外奶奶是位种菜能手,屋后有一个菜园子,总是打理的井井有条,菜园子里面也栽种很多蔬菜,譬如黄瓜、西红柿、水萝卜、芫荽,还有葱蒜等。每次到外奶奶家,总要到外奶奶种的菜园子看看,看有没有能解馋的蔬菜,特别是水萝卜,亦或是黄瓜,每次都能饱尝一顿。现如今,外奶奶走了,菜园子也没人经营了,荒芜了一段时间,家里人直接改种庄稼了。外奶奶的菜园子成了我美好的记忆,想起菜园子,也就浮现出外奶奶慈祥的面庞。
前几天,正值水帘洞庙会,水帘洞庙会是方圆百里有名的活动,庙会期间,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前来朝拜祈福,有人还愿,有人许愿。当然祈福成为水帘洞庙会的主要目的,从不远百里,甚至更远的地方,慕名而来的虔诚信众,足以说明水帘洞庙会的盛况。
乘着春色,踏青观景,赏心悦目,静听禅音,结庐人境, 拂去尘嚣,净化心灵。转庙宇,赏楹联,意境其中,观佛像,慈善和目。也是旅游踏青的好去处,看莲花峰险峻,赏鲁班山之奇特,聆听溪水汩汩,远观枯松倚绝壁,风景美不胜收。
转山转水转庙宇,无意间,看到一个有趣的事,在神像前的供桌上放置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很多供果,大多是饼干,还有干果之类的供品。但有一样供品比较独特,这个供品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一个新鲜的水萝卜,看样子摆上不多久,上面附带的几片叶子还未蔫,看上去也很新鲜。我猜想,这个供品肯定是别有用心,一定是有求于神灵,从水萝卜的完整程度来看,一定来求儿孙的,希望能抱个带把儿的儿孙。
看来高手在民间啊,能把水萝卜的另一种作用发挥出来,颠覆了我对水萝卜的另一种认知,没想到水萝卜除了当作下饭小菜之外,还能许愿呢!
我估计是,采用谐音的关系,带把儿的水萝卜,明显有所指示,隐含有求生个“带把儿”的寓意,想来确有意思。为了满足心愿,看来许愿之人,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甚至请了高人指点。
其实,生活就是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有了期盼喝憧憬,也就有了生活的目标,也就有了生活的味道。水萝卜是生活的映衬,有生活的味道,更赋予世俗生活的意蕴。你又对那种蔬菜,或是水果感兴趣呢?
作
者
介
绍
马向阳,笔名:六月虎、陇上光明,陇南西和人,喜好思考,写作。现为一名普通教师;《乡土文学微刊》主编。
主编:陇上光明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