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别忘了补肾

李某,男,62岁,以口干舌燥半年余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口干渴舌燥,半夜常能干醒,床头常自备一大杯凉茶待饮(已经排除糖尿病),夜尿频数,腰酸乏力,脉沉细软,舌嫩红苔白厚。冠心病支架术后数年
辩证为消渴病——瓜蒌瞿麦汤证
天花粉30  山药30  茯苓15 生地30
瞿麦10 肉桂5  黑附子10 铁皮石斛3
山茱萸30
7付,水煎服
复诊 口干渴 夜尿频数 以及腰酸等症状改善明显,近期干咳咽喉发痒,脉沉缓略涩,舌暗苔薄白,舌下粗黑
以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患者数天前出现口疮,认为是不是药物太热的缘故,我在方中确实用到了肉桂 附子,本意是温补肾阳,少火生气,但剂量可能偏大,对于此类病人,建议还是小剂量起步,还有十八反里,附子 瓜蒌是相反的,但通过多例病案并未发现副作用,值得深思。
近期笔者有几例口干为主前来就诊的病例,其中一例是糖尿病病人,同样为夜间口干渴烦躁明显,以大剂量白虎汤治疗,一例是鼻腔干燥,脉弦软,舌嫩红苔薄白润,以五苓散治疗,均得到改善。

栝楼瞿麦丸,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化气,利水,润燥之功效。

方义

①《金匮要略心典》:此下焦阳弱气冷,而水气不行之证,故以附子益阳气,茯苓、瞿麦行水气。观方后云“腹中温为知”可以推矣。其人苦渴,则是水寒偏结于下,而燥火独聚于上,故更以薯蓣、栝楼根除热生津液也。夫上浮之焰,非滋不息;下积之阴,非暖不消;而寒润辛温,并行不悖,此方为良法矣。欲求变通者,须于此三复焉。②《医宗金鉴》:小便不利,水蓄于膀胱也。其人苦渴,水不化生津液也。以薯蓣、花粉之润燥生津,而苦渴自止;以茯苓、瞿麦之渗泄利水,而小便自利;更加炮附宣通阳气。上蒸津液,下行水气,亦肾气丸之变制也。然其人必脉沉无热,始合法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