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写读后感么

文:刘书铭   聂传安


曾经告诉学生:背完宋词16首的学生会被奖励一本书,书里有老师书写的这位孩子创作的诗或词,还有一枚鲜红的印章。

二班刘书铭同学很快并很流利地背完,喜滋滋地挑了一本《陶渊明传》。

令我没想到的是,下一周的周记,他居然写了有关这本书的读后感,名为《半心尘世,半心东篱》。

半心尘世,半心东篱

——读《陶渊明传》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之句)

一直以来,我们读陶渊明打下了“山水田园诗人”的标签,可我却认为他的半颗心是属于这片尘世的。(这是书铭同学的观点,他认为陶不仅在世外,还在尘世)

他曾有济世之志,再加上家族的原因,少年陶渊明写下“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诗。后来他数次出仕为官,这时的他,双眼里满是希望和期待。(出仕为官,这正是积极入世的表现)

然而现实送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数次黑暗令他再也直不起身,他无法反抗这黑暗的社会。此时,他的目光空洞、迷离,旧日的光彩转变为如今的愤慨,“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他留下这么一句话。(因为某些原因,陶在官场上一直不太如意)

生活给他关上了一扇通往“尘世”的窗,却给他打开了一座名为“山水”的门……(此地不留潜,自有留潜处)

在山水里,陶渊明找到自己。饮酒作乐,栽种菊花、悠然而居……虽有些贫苦却仍乐而忘饥,这就是他的“桃花源”……(陶的这类作品是我们的常见)

似乎他已经斩断与世俗的联系了,但却不然。即使已是暮年,看淡生死,却又作诗感叹世事无常——这是他仅剩的与外界产生联系的方式。但他又不愿出仕,最终卒于他所钟情的山水。(陶也是一个矛盾体)

无论是向往、厌恶、愤恨还是割舍不断,“尘世”两字在陶渊明身上缠绕了一生。或许最终,他放下了;又或许,他从来就没放下过……(出世与入世其实在很多人心中都有,时强时弱,此消彼涨)

半心于东篱,半心于尘世。这般天下,也许只有陶渊明做得最好。(既是文章的总结,又是开头的照应)

让学生读书,我一般很少让写读后感。不是懒,而是不愿。

所以看到书铭同学的不约而至的读后感,我有些意外。

从上小学起,相信很多孩子都写过不少类似的文章,以至于一让孩子看书孩子马上就问“要写读后感么”,如果说要写,于是孩子读书的欲望大减。

读书不一定非要带着任务,更不一定非要带着写所谓“读后感”的任务。

每次让你读完一本书后都写读后感,估计你自己都烦死了!

你也许会骂:感感感,感你的头啊?哪来这么多感?

正如每顿佳肴之后,都要让你说出你吸收了哪些营养,还要一条两条三条,估计你再也没有吃的欲望。

很多时候,“写感”不是读书的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

闲着读书,读着闲书,不带任何功利地读书。

你不需要说出所得的营养,营养已经融入你的身体。日积月累,营养愈多,你的精神躯体就会不断成长。

这也许才是很多时候读书的正常状态。

但是,当你的营养积累够多甚至有涨溢感而不说出来觉得难受时,你再行文作感,此时的文字必然是由心而发,喷薄而出,感的真挚,感的畅快。

那样的读后感才算是真正的读后感。

所以,读后感应该是积累之后的主动喷涌,而不是被别人要求着一点点挤出来的,甚至是挤不出来还硬挤的文字。

书铭此文正是主动的喷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