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信、趣店同源“异路”

作者 | 黄老邪 来源 | 镭射财经

近年来,互金领域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诸多乱象,引来监管层面关注。随着收集隐私、利率过高等问题得到解决,不少企业正发力新领域,谋求主营业务的转型,这也意味着风险的开始。

转型过程中,口号的轰轰烈烈未必代表结果的成功。以乐信和趣店为例,两者同样抓住校园分期风口,后开启转型道路,发展结果也大相径庭。

财报显示,乐信2020年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9%;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下降62.9%。

反观趣店,2020年业绩并不如意,全年营收36.88亿元,同比下降58.3%;净利润9.59亿元,同比下降70.6%,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3.82亿元,同比下降88.6%。

市值方面,根据雪球,当前趣店股价2.29美元,总市值5.8亿美元,较最高百亿美元市值蒸发九成以上。乐信股价9.9美元,市值17.91亿美元,是趣店的3.09倍。

01

乐信:成效初显,隐忧犹存

“2020年,乐信与银行的合作模式由此前的担保模式改为分润模式,2020年第四季度,其纯科技服务模式占新增交易额比例上涨到50%,未来三年内,乐信的助贷业务将全面转向纯科技运营服务模式。”

乐信CEO肖文杰今年1月在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原有的担保模式,对资本金要求和约束性更大。而更符合未来监管方向的分润模式,将对于短期的营收和净利润造成一定挑战。根据财报,乐信在经历净利润同比减少超六成的同时,将今年贷款发放目标提高到2500亿元,对应2020年交易额增长40%。

伴随着一降一增,乐信全面转型的风险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蚂蚁集团、京东数科、陆金所等巨头的冲击下,包括乐信在内,具备一定技术能力但在规模上略输一筹的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一方面,巨头们早在2018年就开始向分润模式转型,在营收、净利润方面已取得领先优势。

其中,蚂蚁集团去年上半年营收725.28亿元,净利润219.2亿元。京东数科同期营收103.27亿元,亏损6.70亿元。陆金所营收257亿元,净利润73亿元。基于科技平台的收入,已成为各自营收的关键支撑。

另一方面,在分润模式下,承担更多风险的金融机构倾向于资产质量更好的平台,特别是坐拥大批优质借款客户。

在此背景下,资产质量高的平台,将获得更多与金融机构合作助贷业务的机会,兼备规模做大、风险降低的优势。

在用户数突破1亿的乐信,与用户数超10亿的蚂蚁集团、累计服务4亿用户的京东数科相比,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

但乐信正逐步压缩获客开支,将运营重点转向存量用户开发。财报显示,乐信2020年销售和营销费用12.74亿元,同比下降17.2%。今年1月还推出约惠、买鸭、消费号产品,试图将“潜在服务人群拓展到5亿新消费人群,业务范围从分期消费延伸到更广阔的新消费领域”。

如何利用丰富的消费场景持续吸引优质用户,做好流量池的深度开发运营,决定着乐信转型路能走多远。

02

趣店:广撒网,难捞鱼

作为趣店创始人,七次创业的罗敏曾公开表态:“我决定,在公司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之前,我不再从公司领取一分钱薪水和奖金。”

如今,趣店总市值5.8亿美元,距离千亿目标还有99.42%。抓住校园贷风口的趣店,试水汽车金融、电商分期、在线教育等多个领域后,不仅未取得有效突破,还迎来营收增幅逐年下降、净利润增幅缩水的局面。

根据财报,趣店2020年营收分为六部分,其中四部分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促成贷款和其他收入9.58亿元,同比下降58.3%;融资收入21.03亿元,同比下降40.1%;交易服务费和其他相关收入亏损1.37亿元;销售佣金收入为0.81亿元。

此外,两部分收入有所上涨,但受到大白汽车业务的停业拖累。销售收入6.11亿元,同比增长41.42%;会员费0.72亿元,同比增长62.87%。

一直以来,趣店接连开发众多领域,“新项目对外信息有限”的回应,也难以掩盖屡战屡败的结果。

无论是“年销量将达到2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售商”的大白汽车,还是曾向市场大规模推广的“趣学习”在线家教平台,又或是祭出百亿补贴杀器的奢侈品电商万里目,都没能成长为下一个接棒的利润增长点。

以往积累下数以百万计的用户群体,是趣店得以不断折腾的底气,但略显激进且凌乱的跨界打法,没能得到股东们的理解与支持。

早在2019年,除罗敏外,原前六大股东均清空或减持趣店股票。特别是当年4月30日,美国证监会发布公告,蚂蚁金服不再持有趣店任何股份。

彼时,趣店市值已一落千丈,走上漫长的转型路。目前来看,其转型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将主营业务与转型方向相结合,更好发挥自身原有优势,深挖下一个利润增长点,是趣店要更多考虑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