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时光印记(41):投资体系的本质是量化交易
【20180526】2018年倒数第41篇投资笔记。
近期会纪录一些我对投资体系的思考。
如果向上追溯的话,我现在的投资体系始于2011年,简单来讲就是专注成长股投资。2012年到现在,每年都实现正收益,几年复利下来,整体收益率也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字。从大的方向来看,2012年开始转型做成长股,有一部分是被运气眷顾,因为2012年刚好是创业板牛市的起点,2012年-2015年股灾前,创业板指数上涨了6倍,其实选股要求并不高,只要是质地稍微还可以的个股,这三年上涨几倍稀松平常,真成长和假成长,市场并不是像现在在盘面上区分的十分清晰。那个时代,创业板就是成长股的代名词。
成长股真正的考验,是2015年股灾之后。股灾后,整个市场重建,无论是情绪、估值体系、市场偏好,全部发生很大变化。因为自己已经在2012年-2015年积累了足够的信心和经验,形成了稳健的投资体系,2015年到现在,靠着在新能源汽车的深耕,抓到了一大批牛股,比如多氟多、天赐材料、天齐、赣锋、华友等,整体收益仍旧不差,但是过程曲折了很多,也犯过很多错误。这个过程,大部分时候,要忍受调整回撤,而拉升的时间,远远短于调整的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平静的心态,没有信念,很难坚持到收获的那天。
我一直安于这种体系,安于少数个股带来80%的收益,大部分个股比较平庸,靠着耐力持有到业绩兑现股价兑现,我过去的成功案例,加深了路径依赖。
但是从去年开始,感觉我这种投资体系的错误率越来越高,不及预期的个股越来越多(有人说是熊市的自然反应,情绪太脆弱),虽然去年自己也实现了翻倍收益,但主要是靠着一年3倍的赣锋锂业一白遮三丑,剩下的个股,有几只不错,但是也有几个非常明显的错误,个股跌幅较大,拉低了整体收益率。来到今年,市场情绪反馈更加激烈,叠加监管收紧很多业绩雷造假雷不断涌现,原来做成长股财报期那就是等待验证拉升,现在变成了等待宣判。市场玩法,不知不觉已经发生变化了。
我最近思考的是,投资体系还是要进化,不能形成路径依赖,要适应新的形势。当然,这种变化并不是全部推翻重来,而是保持主基调不变,逐步修正完善。从几个方向思考,怎么避免长期持有一只下跌的股直到最后才发现选股错误,怎么避免买点选择不好买入即套,怎么避免经常做过山车,怎么避免情绪化或者不及预期的短期大幅下跌。
我想的是,如果我能让大幅亏损的股在初期就控制住损失,让优势股继续奔跑,我的收益率会上一个大台阶。基于这个思考,我复盘自己2017年至今的所有交易,做了简单回测,如果我能在带给我亏损的股初期就截断亏损(比如-10%止损),我现在的收益率会提高一倍以上。这个数据还是比较震撼的,虽然止损会让我有时候止损错误,但是止损正确的时候更多,避免了很多选错股和选错买点带来的更大损失。因为我的优势是做业绩爆发的个股,而业绩爆发的股风险是较大的,尤其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再是2012-2015年的环境了,出错几率更高,双击的背面就是双杀,因此,在选错股初期就控制风险,显得更加有意义。
梳理一下我近期关于投资体系的思考:
1、选股,仍旧坚持原来的体系,选新兴行业内业绩短期爆发+长期持续向上的个股
2、选买点
选完股后持续跟踪等买点,不具备买点条件坚决不买。
原来的基本没有买点概念,主要看估值,而且太注重估值,容易造成很多低估的股,可能会继续低估,时间成本很高
3、买入后的处理:截断选错股或者选错买点的持续亏损,保留选对后的上涨股
非常适合【业绩短期爆发+业绩长期可持续性】模式
走势不符合预期止损,避免不可预知的黑天鹅以及情绪化
4、止盈,根据适合自己的方式及时落袋一部分利润
这个体系最大的优势就是避免了大幅亏损的股,以及到最后才能证实选股错误的股,最大的劣势就是有可能会止损错误错过一些牛股,也可能会在震荡市频繁止损。但是是可以通过选股和选买点提高胜率的,长期持有就变成了小步快跑的复利成长。就像是魔法师里面讲的,投掷一枚硬币,正反两面的概率是相同的,50对50。但是如果投资出正面,你能获得两元,投掷出背面你损失一元,长期下来会是什么情况?
昨天和一个伙伴聊天,这个伙伴讲得好,现在的市场环境,干扰太多,突发事件太多,不及预期太多,越来越体现投资体系的重要性,只有有了投资体系,才能减少主观情绪影响,才容易长期战胜市场。
投资体系的本质,是量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