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发帖“控诉”父母上热搜:为什么有的人一生都“富”不起来?

睡前好歌曲

每天晚上与好听的音乐不期而遇。
1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作家王思忱在医院遇见一对母子。

初中生模样的男孩在一旁写作业,一边嘟囔着数学好难。

妈妈歉疚地说:你上网搜搜吧,妈妈也不会。

男孩搜完题,玩了会儿游戏。

男孩的爸爸冲过来,一把抢过手机,大声训斥:

“你知道我和你妈供你读书,每天打工有多辛苦吗?累得半死还要看人脸色吃饭,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输液室安静了,男孩愣住了,低下头继续看书。

从侧面看,眼泪在他眼眶滚动,他死死掐着自己的手,强忍着,掐到手发白。

对父亲来说,这大概是句再寻常不过的训斥,就是告诉孩子,家里条件不好,但我们拼命努力,就是为了你。

可对孩子来说,这恰恰是一个沉重的枷锁。他掐得发白的手,强忍着不流下的眼泪,说明他接收到了父亲的意思。

目睹这一切的作家后来说道:

忽然想到小时候,爸妈总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我,挣钱不容易,咱们家里穷,你要学会懂事。

家里穷,你要懂事。哪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听过这样的话:
“要不是为了你,爸妈也不会这么辛苦。”
“咱家没钱,你不要跟同学比吃穿,比漂亮,你要跟人家比成绩!”
“你只要好好学习,爸妈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
或许父母只是希望孩子明白自己的艰难,只是激励孩子能够上进。可这些话反复提及,在孩子听来就有另一层深意。
当父母说:为了你才这么辛苦。
孩子听到的是:如果没有我,他们会轻松一些。
当父母说:不要比吃比穿,只要比成绩。
孩子接收到的是,你正常的欲望,包括对美食、对外在的追求,是不该有的。
当父母说: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
孩子在感激的同时,也会认为,是他给家庭带来不幸,他被放到整个家庭的对立面。
说这种话,父母无非是想表示自己为儿女付出了很多。
可对孩子来说,从此有了负罪感。仿佛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孩子造成的。
 
他每次稍显奢侈的享受之后,都会想到,自己的父母曾经是怎样节衣缩食,过着怎样节俭的日子。
作家埃德加·布莱索曾说:
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他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博主闫小粘吃日料的时候,一对父子也在。
孩子是高高兴兴进来的,但这位父亲,全程都在喋喋不休。
先是用大嗓门说:我以为你们这是自助,结果不是,一点都不实惠。
选完菜品说:你们这可真坑人,这么一点东西要280元。
酒水来了,父亲端起来又说:尝尝这么贵的酒啥滋味啊。
孩子慢慢吃着乌冬面,父亲又来了一句:这乌冬面不好吃吧。比不上手擀面吧?
这话说完,孩子低着头,把筷子放下了。
身为成年人,我们可以理解父亲,赚钱不易。
可谁能理解那个一言未发的孩子?
也许那顿饭,是他期待已久的大餐,他开心地走进店里,却遭到父亲兜头一盆冷水。
觉得价格贵,可以不吃。人都进店了,不断重复菜价昂贵,孩子味同嚼蜡,自己也满身怨气,钱花了,没一个人是开心的。
何必呢?
可这种情况,在亲子关系中,很常见。
我毫不怀疑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自己,牺牲自己。
可同时,他们希望孩子看见自己的牺牲,甚至会不断提醒孩子,父母为你付出了多少。
有位网友说,小时候,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看妈妈多爱你,每次有啥吃的都舍不得吃,留给你吃。
可是孩子真的能心安理得接受吗?
自己的快乐,是剥夺了妈妈的快乐得来的,谁能真正开心得起来?
自己家里很穷,却还想要好的东西,是多么罪恶!
长期在这样的熏陶下,只会渐渐压制自己的欲望,他们对父母怀着深切的感激与歉疚,并且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好的。
他们大多数都不会去责怪于父母,因为知道,父母已经尽了全力。
可他们会惩罚自己,这一生,都在和自己内耗。
清华教授彭凯平曾说:
如果总是告诉孩子家里“缺”,我们没有别人好,其实是一种贫穷感的灌输。
这种贫穷感,是即使日后物质有钱了,依旧没办法填补的缺失。
把哭穷作为教育手段的父母,只会养出一个心穷的孩子。
 
曾看到一位女生发帖控诉父母的“哭穷教育”:
知道家里的情况不富裕了,为什么还一次次在我面前说。我能做什么?
我是能跳下去为他们省钱,还是出去代孕为他们挣钱?
短短几句话,却充满了自弃和自我贬低,看得人无比心疼。
也许父母的确能力有限,可是能不能,别过早把生活的包袱放在孩子肩上?
他们还不够强大,根本承受不起这些重担。
被迫着一夜长大,被迫着懂事的后果,就是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治愈童年。
我记得奇葩说选手席瑞说的那段话:
也许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不富裕。可是我没办法改变,对于窘迫的恐惧。
直到今天当我到一个消费场所,还是会感觉害怕。甚至我只要病的不严重,就不敢去医院。面对别人对我的好,命运对我的好,我第一反应不是欣慰。
而是觉得,我不配。
有这种心理的孩子,会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形成讨好型人格。
别人对他好,他恨不得加倍还给对方,他们没办法大大方方享受别人的善意,你给我一分,我要还你两分,甚至更多。
怕欠别人太多情,还不起。怕自己终有一天会让对方失望。
同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妄自菲薄:我何德何能,也能得到别人这么多好。
这才是最令人难受的。
著名的依恋理论提出,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
如果孩子的依恋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负面的印象。
他会觉得自己不被爱,给父母带来不幸,心中充满了亏欠感。
在漫长的人生里,他都会想尽办法去偿还。
一来二去,亲情里失去了亲密感,只剩下计算的压力。
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家里穷难道不告诉孩子,纵容他们花钱大手大脚吗?
不是不该说,而是看家长用什么方式。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话里,都是“家里没钱你还买这买那,你怎么那么自私”,或者是“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还不满足”。
将自己和孩子拉开层级,不断高高在上地提醒孩子,自己做出了多大的牺牲,自己为了养育他,花费多少心血。
孩子需要的是真诚,是父母的如实相告,而父母总想着通过恩情去掌控,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敏感。
当别的孩子都有漂亮的衣服穿,而自己穿着洗得发白的衣裳时;
当别的孩子假期能到处游玩,而自己只能在家帮忙干干家务事;
当别的孩子眼都不眨买下喜欢的玩具,而自己只能眼巴巴看着的时候,这些细微末节都在提醒着他们,自己和别人的区别。
你不相信孩子能自己消化这一切,你不断强调“我家很穷,没有别人有钱”,不过是在孩子敏感的心上,再划下一道血淋淋的伤口。
最亲近的人的伤害,比他们看到的真相,更残忍。
你还记得吗?当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想要橱窗里的玩具,父母那个不耐的、恨其不争的眼神。
从此你开始觉得,提出要求是罪恶的,是会给父母添麻烦的。
这些年,这种自卑,和父母的不亲近始终围绕着你。
如今当了家长,你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当然,我并不是说无条件满足孩子,而是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情况。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举过一个例子。
孩子想要玩具,妈妈觉得超出了预算。她对孩子说:我也想要这个玩具,但家里的开支是有计划的,这星期要买菜,交水电费,没有多余的钱买玩具了。
很多家长说到这里就会停止,向年幼的孩子发泄出生活不易,却没能给他们一个解决方法。
这位妈妈继续说:这样吧,我加班多攒钱,你可以帮忙家务,减轻我的负担,咱们一起努力买这个玩具,好吗?
孩子欢天喜地同意了。
既能传达给孩子,缺钱并不可怕,努力就可能实现愿望的意思,又能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能体会父母的辛苦。
不要把他们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你愿意去和孩子交心,俯下身来和孩子说话,其实他们往往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反馈。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即使父子俩穷到需要去救济站,要在地铁公共厕所过夜。
父亲仍旧告诉孩子,他们是为了躲避恐龙,住进山洞。
有人在公厕外敲门,父亲捂住孩子的耳朵,用脚抵住厕所门,怕吵醒熟睡的孩子。
泪水划过他的脸庞,他拼命忍住,这一幕令人无比动容。
即使再穷困,他从未哭过穷,只是不断告诉孩子:别灰心,要全力捍卫梦想。
生活里有太多苟且,他始终给孩子呈现最积极乐观的一面。
因为年幼时的贫穷,很多人的一生都会留下烙印:自卑、自弃、敏感、讨好等等。
这种烙印,并非完全是贫穷导致,而是在长期的贫穷里,父母用哭穷的方式教育孩子导致的。
即使你今后飞黄腾达,终于摆脱了贫穷的桎梏,它也会如影随形。
我们都是普通的父母,在这个尘世打拼,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为了下一代不受自己受过的苦。
比起提醒孩子看到自己的牺牲,不如让他们感受到纯粹的爱。
他们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在为他的快乐,暂时放下自己的享受。
有人在用力托举他。
他们自己感受的,会比父母耳提面命,不断重复,要深刻得多。
胡适对儿子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为人父母,将孩子带到这个世间,是出于爱,无需回报,更没有亏欠。
 
你我父子母女一场,不过是彼此相爱,彼此成全。

点击收听更多经典老歌

交易担保 经典老歌500首老歌经典 睡前好歌曲在线试听 小程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