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的碎片

嗨,我是哈哈大笑,欢迎阅读!

  《摔跤吧,爸爸》正热播的时候,一直未能成行。终于有了闲暇,电影却“下架”了。于是,买了一个月的黄金会员,解了这份久违的期待。

或许是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观看的时候情绪上少了波澜。的确,电影有着好多看点,关于父爱、关于理想、关于成长、关于教育方式……这次,我关注的,恰恰是剧情如何延展。

  这一周,断断续续地在读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一书,这个自说自话的意大利作家,在不知不觉当中,左右了我的一种审视角度。譬如,他在说到民间故事的时候,总结出了两种类型的社会转变——一种由富变穷再变富的结局,王子因某种不幸而沦落于猪倌或其他底层人,最后恢复王位;另一种则是从穷变富,往往是一个生来就一无所有的青年,要么以自己的才智,要么得到贵人相助,然后飞黄腾达;又譬如他谈到了“叙述速度”一词,一定的速度感和节奏感是喜剧电影屡试不爽的噱头。他还谈到了建构叙事的技巧,如何把对称的模式、支撑的的结构隐藏,继尔将生命的原貌转移到纸页上。

  所以,看这部电影时,我的思维有些游离和发散,既然早就预知了电影的结局,我边看边揣摩的是导演会如何设置剧情,如何安排父亲和女儿完成逆袭,如何设置冲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解,还有的,是我想找一找这部电影的节奏感。

  《摔跤吧爸爸》讲述的就是两个女孩在父亲的教导下成长为全国乃至世界冠军的故事。期间历经了种种波折——求子不得、无缘摔跤场、父女间的对抗、乡邻的不理解、对手间的较量,还有和教练的矛盾。如此种种,用169分钟的长度获得了“有泪有笑有内涵”的好口碑。

好多人都写了这部神剧的影评,不想再随波逐流地做评论,之前,有朋友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如果把课堂和人生比喻成赛场的话,他更希望这部影片带给大家的启示是“摔跤吧,孩子!”我也想从教学的角度来比拟一下,把导演当成老师,把影片当作一节课,其实,这节“课”真的是可圈可点的。

 从后往前推,直至最后,吉塔破釜沉舟的一摔摔出了“五分”好成绩。这个镜头,正是导演刻意埋下的一个伏笔。那几场势均力敌的比赛,无不一是打成平手,高潮就在这最后一博。之前导演没有给阿米而汗展示大背摔的机会,而是把它留到最后给了女儿。这一摔,其实,摔出的是全剧的一个“精髓”,在父亲不在场的情况下,在即将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形势下,在万千观众屏息凝神的注视下,那个叫吉塔的女孩子终于用了她的洪荒之力战胜了对手,更战胜了自己。感觉这个点太好了,因为我联想到的是,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醍醐灌顶的那一刻,老师不在场的成功更可以称之为永恒的成功。

  文似看山不喜平,剧似看山不喜平,课似看山也不喜平。这部剧是有着一个又一个的波澜,导演让它们起伏跌宕了起来——和男孩子打架是一个转折,目睹那个十四岁的女孩出嫁是一个转折,比赛败给了那个最壮的男孩子是一个转折,进了国家训练场又留起长发是一个转折,战败父亲,被对手淘汰,电话里和解无一不是转折,正是因为这些起伏的波澜,电影才引人入胜。因为他牵动的是观众的心。如果是课呢?产生探寻的欲望而不感动枯燥何尝不是一门功夫?

  我一直喜欢印度电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影里的歌曲和舞蹈。它们就相当于是课堂上穿插的多媒体,虽然不长,但着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果我记得没错,电影里的三首歌,都把我带入了一种情境。歌词写得俏皮,曲调有着印度风情,再加上天籁般的演绎,真的是美得无与伦比。

  其实,我一直找寻课堂教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临界点。如果深入挖掘有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电影中的编排、切换的方式教学当中是不是可以借鉴?广告的创意,在课堂导入或小结环节能否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又比如作为传统曲艺的相声,新秀卢鑫玉浩尝试用年轻人的思维做了一些有创意的东西,把合唱团引入其中,我们可不可以也在教学中融入一下其他元素?还比如说,我们观看小品,贾冰登顶了《笑声传奇》的冠军宝座,那种笑中带泪的表演风格和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有无异曲同工,我们该如何追求并建立一种属于自己的教育风格?

  

晓宇一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喜欢跑偏,套用《爱情论》中的一段话并篡改一下——“思想,就是天上所谓的“银河”,一项由众多小星星形成的团块,而每个小星星本身也常常是星云。”我也想堆积一小块星云。虽然,它是点式的,不连贯的,但仍可以称之为思想的碎片。

不过,思考的同时那句格言也一并在脑海里闪现了出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好像感觉到上帝在一个未知的地方遥遥地看着我,笑了。

瞅瞅灰蒙蒙的天,上帝在哪儿?他长什么样子?

喜欢您就使劲赞!还可以疯狂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