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深耕”型房企居然已经做到这程度了!

艳姐说

商品房市场化改革的20余年时间里,经过历史的涤荡,部分房企已经离开行业已久,或转型,或被淘汰。与此同时,期间也有大批优秀企业应势而生。
例如从三四线城市走出来的巨人中国恒大、碧桂园;有要做就做到行业前列的万科地产;有背景让同行艳羡的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有“狼性”的融创中国;有敢拼敢打,敢于直面挑战的闽系房企大家族。
还有一种深耕型房企,规模处于第一梯队,产品打造能力让行业交口称赞,并有强大的业务孵化能力。特别是当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企业遭遇冲击时,深耕型战略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
例如深耕型房企的代表龙湖,一直以稳健发展著称,值得注意的是,龙湖在没有下沉三四线城市、控制财务风险、保持销售质量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行业中上水平的销售增速。
来看龙湖的底层逻辑:
融资成本低,根据龙湖财报:2020年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下降了0.15个百分点至4.39%!这样财务逻辑就走通了,企业有了稳定的利润,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
要知道地产是周期性行业,关键是穿越周期,大周期,能赚到钱,行业低迷的时候,靠什么稳住呢?——那应该是龙湖的商业。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龙湖在即使市场不好的时候,地产连续六年保持签约金额两位数的增速;商业近两年保持一年新开10座商场的速度冠寓租金收入同比增幅达55%,成为集团经营性收入的稳定贡献源智慧服务客户满意度连续12年超过90%……
回归到那个永恒的话题,真正让一个房企能存活下去,主要还是口碑。好的口碑正是来源于深耕。
01
城市深耕
建立高市场占有率的“大本营”
这几年,做大做强区域公司几乎是头部房企一致的共识。尤其在行业逻辑深刻变革的当下,深耕区域对房企来说,越来越成为应对风险、掌握先发优势的战略能力。
所以我们能发现,“千亿房企百亿城市”已成为房企实力的标配,巩固核心城市领先地位成为深耕的重点。
为此,一些头部房企也频频调整组织架构,例如旭辉从去年开始先后完成华北、东南、广西、西北等区域架构调整,做大区域、深耕城市的目的非常明确。
这两年的财报季,“百亿城市数量”也成了衡量房企区域深耕的一个标准。Top30房企普遍表现出百亿城市数量连年递增的趋势。
房企实现区域深耕的优势集中在几点:
其一,节省管控成本,扩张盈利空间。在房企深耕区域,一个团队或管理多项目,这样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消耗,提高人均效能,从而扩张利润空间。
其二,集聚资源,培育超级区域房企在深耕区域能够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建立深入牢固关系,为后续发展提供指数级利好,培育超级区域,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其三,培养客户忠诚度,并快速形成品牌效应。房企在区域深耕有利于加深客户理解,令自身品牌深入人心,不仅企业的知名度会显著提升,在区域构筑竞争壁垒。

在财报里,有没有体现龙湖深耕战略的成果呢?我们找到了几个线索:
第一、业绩贡献城市不断增加,单城市产能稳中上行,百亿城市数量不断突破。城市深耕彰显了企业在布局上的稳健步伐,2018年-2020年龙湖业绩贡献城市数量明显增加。
2018年业绩贡献城市增加至37座,较2017年增加12座。2019 年业绩贡献城市数量再增,总量达49座,到2020年,龙湖有业绩贡献的城市达到了59座。

与此同时,龙湖百亿城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2018年龙湖有6座百亿城市,2019年、2020年龙湖保持了7座城市销售破百亿的成绩。
其中重庆、成都达到200亿以上,北京、杭州破150亿,苏州、青岛、沈阳均破百亿;广州、合肥、宁波接近百亿规模。
而且龙湖在单城市的市占率很高,数据显示,2019年龙湖在22个城市备案排名TOP10,在成都、长沙、重庆等11个城市排名前三。

第二、城市销售业绩贡献稳定,未出现城市业绩贡献断裂情况。
2020年,龙湖全年实现销售金额2706.1亿,同比增长11.6%,59座城市实现业绩贡献这个成绩在主流房企中处于高位,与以深耕著称的中海相当。
龙湖布局的其他城市中,只要城市实现了业绩贡献,则其业绩贡献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鲜有销售业绩为0的年份出现。
我们谈到房企深耕,很多时候深耕的不是项目,也不是城市,真正深耕的是市场和客户。哪里的人口聚集效应强,经济实力强就去哪里。以市场为导向,深度分析市场,分析客户,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去化面积和去化速度,建立高市场占有率的“大本营”。
龙湖的深耕战略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仰赖一个核心:扎根高能级城市,销售动力强劲。
从龙湖布局的城市能级来看,龙湖在一二线的销售额占比接近90%,对龙湖销售贡献最大。按区域看,2020年龙湖集团五大区域中,长三角区域销售占比最高,达到31.1%;西部和环渤海次之,占比分别达到24.7%和22.7%。
未来龙湖继续提升进入城市的市占率的同时,还可将这些城市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多的城市,“异地复制”的进一步深入,必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02
运营模式深耕
建立商业地产“护城河”
这几年,头部房企已经越来越注重非住宅板块的开发和运营,并且一些实力房企也在商业、酒店、文旅等领域不断加码,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存量资产,它更加考验一家房企综合运营的能力。
前不久旭辉集团CEO林峰就指出,未来房企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存量资产经营的能力必不可少,因为增量会减少,而存量不断在增长,想长远发展,活得久一些,就绕不开存量的经营管理。
如今,商业地产已成为众多房企争相进入的赛道,数据显示,目前TOP50房企中,逾8成皆已进军商业。中海、龙湖等先后提出,中长期要达到100亿元的目标。
那么多的房企布局商业地产,但最终真正能够站稳脚跟的,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房企,因为商业地产前期入门门槛低,拿到一块优质的地就可以,但后期则更考验房企的综合运营能力,综合运营能力来源于在商业地产的长期深耕。
以龙湖为例,从2011年开始,龙湖将商业地产板块上升为集团核心业务之一,并确定“持商业”战略——每年将以销售物业回款的10%作为上限投资持有物业,进行全国化布局,在2015年前后每年实现3-5个项目开业,在近两年更提速到每年实现10个左右项目开业。
年报显示,龙湖商业目前已进入全国27座城市,累计开业商场达49座,开业商场建筑面积达481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96.9%,租金收入增长23%至58.2亿元;商场销售额增长14%至305亿元,已是商业地产市场上不可忽视的标杆品牌。
龙湖在今年的业绩报告中,也对龙湖商业给出定义与期许:20年的锻造与历练,确保了集团在任何波动周期里都享有租金筑成的“压舱石。”
龙湖在商业运营上有一大特点是“开发优资产”模式,该模式特点是“获取核心地,投入便宜钱”
对于一般的房企来说,从运营角度上看,这种模式最符合传统意义上“赚好地段的高租金”的商业地产逻辑,但从开发角度看,也会面临拿地难、回报慢的窘境。
但龙湖却凭借其在商业地产领域的不断深耕,形成了它的商业护城河: 
1、品牌认可度高
龙湖属于较早开始进军商业地产的房企,2000年开始就致力于打造标杆项目。由于产品特色鲜明,商业品牌在消费者中已经占位,市场认可较高,一二线主要城市也愿意引进龙湖,提升其城市界面能级。
2、融资成本低
开发优资产项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收回资金的周期较长,房企的融资成本低是前提保障。融资成本通常与房企的违约风险有关,通常房企销售规模越大、资金杠杆越低,违约风险越低。
龙湖虽然是民企,但正如上述所说,其布局一直以核心一二线城市为主,项目资质良好,变现能力强;同时财务管理稳健,偿债能力强,方能承受重资产投资和利息支出的负担。
3、合作伙伴多,回报率可观
经过这么多年的持续积淀和探索,龙湖的“朋友圈”已经有非常多的伙伴,已合作商户超过 4500 家,战略合作品牌近340家。“四个统一”运营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推广、统一管理,为投资者与商户赢取最大化的经营收益,推动商家业绩快速增长。
4、TOD模式行业领先
目前国内在TOD领域领先的房企目前只有龙湖、万科等少数几家房企,但要说TOD模式在国内的首位探索者,则是龙湖。
早在2003年,龙湖的第一个购物中心项目——重庆北城天街开业。该项目位于重庆观音桥商圈,当时重庆第一条轨道交通正在这里建设,重庆北城天街成为龙湖探索TOD模式的起点。
正是因为龙湖在TOD领域近20年的探索,去年11月推出了TOD的6大产品线,分别是:城市枢纽、城市商圈、区域中心、邻里中心、车辆段上盖、TOD新城。
TOD背后,其实是龙湖在商业赛道上自己独特的布局逻辑——网格化布局,即依托于自身特有的城市地图研究体系,聚焦在核心一二线城市和人群密集的交通节点拿地布局,形成一个城市多个天街网格化布局。
龙湖商业兼具速度与品质,是众多商业地产开发商中独树一帜的存在,成为众多房企学习的标杆。
03
经营理念深耕
细化到每一寸空间
优秀的企业都有一个特质:目光会放的更远,更长。
郁亮一直说万科是危机感驱动的公司,而在现在和未来的抉择问题上,邵明晓曾毫不犹豫地表示:
龙湖的战略会“咬牙投资未来”。
我们纵观各家综合实力强劲的头部房企,他们不仅是放眼未来,提出了具备足够高度的经营理念,更是在真正深耕自己的经营理念:
万科提出要做“城市配套服务商”,万科发力多条赛道,也让其成了如今最从容应对市场变局的房企之一;
融创在去年从“中国家庭美好生活整合服务商”升级为“美好城市共建者”,全面深耕每一座城市,同频共振;
金茂同样要做“城市运营商”,通过双轮+两翼的发展战略,化荒地为新城
虽然说法不一,但所有逻辑的背后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具备深耕地产主业以及多元化开花的孵化能力。
龙湖同样深耕着“空间即服务”的经营理念。而相较于其他家围绕着“城市”为单元所展开的理念,龙湖的单元则是细化到了每一寸空间,更小也值得琢磨。
并且,这种深耕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透彻,龙湖一贯的做事习惯是:
从业务建立之初就对模式、未来成长路径等做模拟和框定。
空间即服务的理念是在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租赁住房及智慧服务四大主航道业务形成之后提出的,随后龙湖又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基于这个理念在四条航道上全面开花。
在过去,四大主航道给到龙湖最大的势能在于——协同效应,也是过去龙湖的稳健发展与成长最大的护城河。
在不平静的2020年,商业、租赁住房和智慧服务的收入龙湖还是实现了逾30%的同比增长
尽管龙湖的物业与商业都已经各自成长为了行业的领军者,龙湖却始终没有单独剥离上市的计划,吴亚军表示:
上市是手段,但不是目的,做公司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多敲一次钟。
物业及商业是龙湖整个业务生态的一部分,是龙湖战略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各航道之间更需要协同,而不是分拆,这是业务发展的需求。
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龙湖把所有的能力都拧成了一股绳,始终围绕着空间主体业务所展开。
今年年初,龙湖“空间即服务”的战略又延伸了,官宣了全新品牌“塘鹅”的成立。
就此,龙湖正式迭代为六大主航道业务:C1地产开发、C2商业运营、C3租赁住房、C4智慧服务、C5房屋租售、C6房屋装修
而对于每一个赛道未来发展方向龙湖也都有了明晰的定位:针对原本的四大航道,皆是要稳中有进,而C5、C6两个新升级的战略级航道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孵化期。
但是塘鹅的成立同样不是龙湖的一时尝鲜,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邵明晓表示这两个业务原本是属于C4的子业务,龙湖其实一直有在做。
用吴亚军的话来说:
这块业务跟龙湖很吻合,一是有空间,二是龙湖也这方面的基因。
比如C5房屋租售,据邵明晓透露:
租售到去年年底已经有大概183个店,到现在已经有将近240个店。
未来中国城市存量房肯定是巨大的市场,在一线、二线高能级城市,期房市场已经少于二手房交易市场。
因为恰好有在做这个业务,又恰好着眼未来看到了机遇,所以龙湖在审慎的同时,进入了这样的高质量赛道。
至于C6,也是因为龙湖自己在内部的功能区、样板房、天街等已有了广泛应用,这一块业务不仅to C、也to B。龙湖最大的目标就是把这一能力在to B市场再放大,再协同to C的支持
至于这两块业务的发展节奏,龙湖管理层给出的一致声音是:没那么着急。
既看重规模,更要看重质量。未来两年不会给它强制性的数量化指标,更多的是练团队,把模式做得更加敏捷,另外在用户端更多地发现一些撬点。
在起步阶段,龙湖要做的是优势区域试点先行,再慢慢拓展。
不难发现基于“空间即服务”的核心理念,龙湖是要慢慢吃透围绕地产上下游市场的每一寸空间,从而做到空间与人更好的连接。
结语
著名咨询公司科尔尼有个价值增长的逻辑: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不管哪一个行业,总有企业超过平均价值增长;也就是说其实不存在夕阳或者朝阳行业,每个行业都在剧烈变化,关键是于你是否是一家真正优秀的企业,以及企业是否能够站在变化的这一端,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主导者。
龙湖就是此类优质房企的典型代表,其长久以来的克制、谨慎让龙湖比其他房企多了一些穿越周期、与不确定性和未知共舞的能力。
主编:张艳
责编:王亦可、Nanako、dou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