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教师=暴脾气?

我想,应该没有哪个学艺术的学生没在学习期间被专业课老师训导过吧?或者更直接的说,被言语攻击甚至被体罚过。在某种程度上,这好像成为了艺术科学习的“标配”,也是“特色”。

这股风气是怎样形成,又该对此秉承什么样的态度,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历史沿袭

与西方Journalism和Public Communication学科不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国内播音主持艺术学科,在理论体系奠基伊始,从传统艺术(如戏曲)的知识范畴、训练方法中进行了借鉴,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和语音发声有关的像是日常练声开嗓、嗓音保护等等。这些内容的加入与融合,一方面,彰显了中国播音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散发了独特魅力;另外,传统“梨园行”师徒制下的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等等老一辈的教学理念,也给专业创立之初的播音主持学习,带去了星星点点的印记。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引入,播音主持学科也伴随着传媒产业、媒体通识教育的换代而不断升级。应该说,传统艺术学习时常表述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旧式思想早已不复存在,但是,教师在师生关系中体现出的“权威感”,仍旧在不少艺术科目的教学活动之中广泛存在着。

学习特性

除开历史沿袭原因,我想,这一现象的形成,也和专业学习特性不无相关。

艺术学习是学到、悟到、做到、得到的过程。而“悟到”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你是否能把上一步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身体机能和器官的能动性,指挥协调身体在大脑和神经的作用下,完成简单复制(“做到”)再到全新创作,即“得到”的一系列复杂工序。我们常说有人悟性强有人“手把手教都学不会”,往往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所谓悟性强的,老师把理论讲述了一遍,再示范一遍,学生便能举一反三的做出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反之,可能今天课上老师刚帮着学生正完音纠正完舌位/打开了朗诵的表现力幅度,第二次一上课,学生又恢复了原貌。情急之下,不排除一些老师会说出恨铁不成钢的词句。这或许正是艺术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之一。

我想,没有哪个播音教师敢妄言自己从没在课堂上跟学生发过火急过眼(虽然初衷都是爱徒心切),但谁又不想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高标准的完成教学目标呢?就像很多教学机构在学生入校之初,通过入学考试,学校和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基本资质,从而在大的发展方向上予以把关,并给出学习建议,比如更适合新闻播音主持或综艺节目主持等等,据此,结合学生自身条件,还可以把目标进一步的分解,辅助学生建立更细致的提升计划。目标明确了,师生就能够更容易的把劲儿使在一起,而非南辕北辙。另外,专业课教师或许也可以在“有教无类”上做文章,找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齐头并进。

但说一千道一万,教学方法这个东西是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事物。其实也像学生学习时的知识接纳习惯一样,同一道即兴评述题,有些人偏向自主式学习——只要老师简单点拨即可,剩下的自己去领悟,哪怕这一堂课我就跟这一道题死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些人更倾向于填鸭式学习——老师把逻辑框架、内容填充、词语选择全部都掰开揉碎了逐一说明,学生当老师面把评述流畅表述(背诵)完毕,整个学习流程方才结束。客观而言,两种学习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要最终目的实现了“悟道”,就是王道。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教师在“有教无类”原则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结语

教与学本就是师生二人围绕着知识传承这一古老的人类活动所展开的一个相互磨合,并创建默契的过程。学生通过我的言传身教,实现技艺和领悟的成长、人格与品德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我也从学生们身上感知到了时代的青春气息,为他们果敢的追梦之心而钦佩,更为他们在之后人生道路上摘取的每一顶桂冠而骄傲。我想,这应该就是我所理解的师生关系的最佳范式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