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近代哲学之二:达耶难陀

印度近代哲学之二:达耶难陀

达耶难陀(1824-1883)是印度启蒙运动又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宗教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西印度一个富有的婆罗门家庭,原名穆拉.商伽尔,后因参加商羯罗系的婆罗室伐底教团,故取法名" 达耶难陀.婆罗室伐底"。

1860年至1863年他在摩吒罗跟从具有宗教改革思想的著名盲人学者毗罗闀(音an,暗)难陀学习梵文和古代经典。1968年在印度圣城贝纳勒斯曾同印度教中主张吠檀多一元论的300 名学者和信徒展开大辩论。1875年在孟买创立印度教改革团体" 雅利安社" ,并通过该社从事宗教和社会改革活动。1883年被其宗教敌手毒害。

达耶难陀的主要哲学著作有:《真理之光》、《吠陀注》、《梨俱吠陀注序》等。

达耶难陀的哲学是建立在他的宗教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他对传统的吠檀多一元论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多元论吠檀多理论。他在《真理之光》中宣称,世界最高的本质不是一个而是三个独立的实体,即神、灵魂和原初物质(自性)。神即" 梵" ,也就是" 无上的精神" ,是宇宙的创造者,又是宇宙的支持者;它无形、无生、无限、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灵魂具有欲望、活动性、苦与乐的感情、感觉的调节力、识别力、记忆等等属性。神和灵魂虽然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属性和特性且是两个各自不同的实体,但它们仍然作为蕴涵者和被蕴涵者保持着一定的关系,这好象" 空间和在空间的对象之间的关系那样"。从以上这些解释中可以看出,达耶难陀所说的灵魂和神在本源上是一个东西,前者被他直截了当地认为是人的意识;后者虽然被承认是一种似乎不依赖人和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存在,但在实质上不过是被夸大和被绝对化了的人的意识的一个变种而已!

达耶难陀认为,第三个实体——原初物质也是独立存在的、无始无终的。原初物质是世界的物质因,世界上的一切物理和生理现象都是从它派生出来的。原初物质是由三种不定形的物质形式(三德)处于一定关系时所构成的。" 当知性的促进者、感情的激动者和迟钝的生产者三种属性在物质中处于相等比例的情形时就叫做原初物质"。

达耶难陀也摄取了数论演变的说法,并且给予了现代意义的解释。他认为,从原初物质生出" 知的范畴" ,从" 知" 生出" 个体性的范畴" ,从" 个体性" 生出五个" 活动力" 和" 思索力" 的范畴以及五个" 细微原素" 的范畴,这个" 知" 、" 个体性" 、" 行动力" 、" 思索力" 等等都是原初物质的低级阶段,也是物质的较粗的形式,另外,还从五个" 细微原素" 的范畴生出五个" 粗大的原素" 的范畴,即固体、液体等。达耶难陀对于原初物质的假定是他哲学体系中包含的唯物主义因素。

但是,达耶难陀在处理神、灵魂和原初物质三者的关系时,暴露了他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的本质。他认为,神、灵魂和原初物质是三个独立的实体,灵魂是包掩于物质之中,并借助物质的形式而显现出来的,但是物质和灵魂在宗教解脱的目的中都是受神控制的。他指出,灵魂和物质是受制于神的。神控制灵魂和物质的目的是为了使受物质束缚的灵魂从物质亦即世界的锁链中解脱出来,以此摆脱自己的" 痛苦" 和" 无知" ,并达到至上福乐的境地(天堂)。他认为通过瑜伽的实践,经历不同的修行阶段,培养对神的爱,最后是可以达到亲证神的。

达耶难陀的哲学论证和法国笛卡尔的二元论相类似。笛卡尔承认上帝、灵魂和物质三个实体的存在,灵魂和物质有其自己规定的范围,而上帝是凌驾于物质和灵魂之上的。达耶难陀也承认这些。但是,前者的论证是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而后者则求助于印度自发的、朴素的数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达耶难陀在哲学战线上展开了两方面的斗争。他一方面批判了封建官方的哲学代表吠檀多的一元论,另一方面又批判了流行在人民中间的顺世论等唯物主义学说。他在《真理之光》中说:" 它(顺世论)在一个时候虽然已严重地衰退,但是它是所有无神论中最无神论的,因此,绝对需要去防止它的活动,如果不去根除它的错误观念和实践,必将随之产生不幸的后果。"

从达耶难陀的宗教哲学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一方面有着反封建和反帝的积极内容;另一方面也有着一些历史局限的东西,但前者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是占着主导的地位,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了积极的作用。

达耶难陀为抵御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振兴印度的民族精神,喊出"回到吠陀去" 的口号,主张以吠陀的精神重建印度教,改良现实的社会。达耶难陀认为,吠陀代表了真正的印度精神,它是最高的权威和真正认识的经典,是以往各个时代一切智慧的宝藏,因此,读吠陀、教吠陀、背诵吠陀、听人读吠陀,是雅利安人的第一义务。达耶难陀反对印度教的偶像崇拜,批判基督教的教义充满" 逻辑的自相矛盾" ,与印度精神格格不入。他认为,上帝并不是全能的,因为如果上帝有一切权威,魔鬼就不能引诱亚当。

达耶难陀主张宗教应当为人、特别是为贫弱的同胞服务,另一方面应该努力摧毁、压下、反对做恶者。达耶难陀在他所修正的雅利安社的纲领中,还提出了普及民众教育、发展民族语言、提高妇女地位、破除种族隔离、改善贱民处境等主张。

达耶难陀的上述宗教和社会改革思想,对于唤醒民族意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精神奴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罗易等人开展的宗教与社会改革运动对促进印度进入世界近代社会起了重要作用。这一运动的开展必然要求发起者与参加者提出明确的理论来作为指导运动的思想基础。这是促进印度近代哲学产生的直接原因。但由于这些运动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印度当时并不具备提出系统哲学理论和出现伟大哲学家的条件。

随着宗教与社会改革运动的深入,在印度思想界出现了一批有很高造诣的哲学家,如辨喜、奥罗宾多.高士等人。他们把印度哲学在近代的发展推向高峰。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今天的圣人必出自于科学界?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顺应科学的潮流则昌,违背科学的潮流则亡.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顺应科学的潮流,它注定是一事无成的.作为预言中的圣人,不可能不懂得这一点,必然会在科学上做出巨大的成就,否则是不可能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原始社会思想之二:原始思维和语言

    原始社会思想之二:原始思维和语言 原始部落社会中人们的思维,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一样,同我们有非常巨大的差别.这种思维的特点,首先就在于他们的思维十分感性具体,缺乏抽象力或逻辑能力,或者说,它基本上不进行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在理论上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因为古罗马思想文化的形成受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这也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历史的演变有密切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约公元前99- 前55年)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只知他出生于罗马共和国的末年,是凯撒的同代人,历史上未留下任何其他可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2.对宗教迷信的批判--无神论者 从原子论出发,卢克莱修针对当时罗马现实思想斗争的特点,展开了对宗教迷信的批判,他给自己规定的目标就是要能用一切方法坚强不屈地抵抗各种宗教和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从共和国的后期始,罗马人开始形成了几个唯心主义派别,如西塞罗的折衷主义.新斯多亚主义.新怀疑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等.他们的观点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从希腊各派哲学中拾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斯多亚派随着历史的演变从希腊世界进入罗马世界,罗马人把它拿来加以改造,因而它的实践的和道德的原则更进一步得到了重视,伦理学也被提高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观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时期出现的新怀疑主义,是希腊化时期怀疑论的继续和发展.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希腊时期爱利斯的皮浪(约公元前367-前270 年),所以怀疑主义也被称作皮浪主义. 皮浪主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不是简单地复活柏拉图主义,而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神秘主义思想为基础,吸取了斯多亚派.怀疑论及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同时揉合东方宗教的某些教义构成的一种神秘主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二:安瑟伦

    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二:安瑟伦 早期实在论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安瑟伦(1033-1109 年),意大利人,1060年到法国诺曼底的贝克修道院作僧侣,1078年任该院主持,1093年升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直至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人文主义哲学之一:巨人汇聚

    人文主义哲学之一:巨人汇聚 文艺复兴时代有什么特点?对此,恩格斯有过一段精采的论述.他说:"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