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白林密/油灯下的村庄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油灯下的村庄
白林密
土 坯
坯墙,草顶,木檩木梁,土地面。土坯之间勾缝用的也是水和土和成的泥。1985年之前,乡亲们就地取材,利用自己最熟悉它们禀性的泥土和树木,建筑容身之所。这个建筑的过程叫“盖”。盖房的工序里,整个房屋的结构,除了根脚用到了砖,其它地方,土、木都保留了它们的原始性质。
房屋的前后墙和两道山墙垒砌到合适的高度之后,接下来的关键步骤就是“上梁”。梁与两根“叉手”,三根粗壮的木料,组成一个稳固的等腰三角形,它们跟山墙一起,撑托起九条房檩。房檩之间,椽有序铺搭。椽、檩、梁一起,构成了屋顶的整个骨架。椽檩之上,铺的是高粱秆或荆条编织的箔,箔上糊泥,苫草就是最后一道工序。然后,完工。
上梁的时候,大红对联“鲁班问梁何时上?太公答曰今日吉”分贴在左右梁上,再没有别的啥话,比这更叫人看着心里踏实,更叫人感觉顺溜的了。“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这九个字的神符,一定要规规矩矩地贴在当屋正中的墙上。第一,彰显了姜太公的神职;另一方面也向各路神仙申明,本宅大兴土木,对哪路仙家如有冲撞,今儿姜太公在此主事,您多担待!神符贴好,鞭炮齐鸣。
事实上,在此之前,盖新房的乡亲已经在风水先生的指引下,祭拜过多路神仙了,别的不说,不祭拜祭拜土地爷跟太岁星君,那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轻易动土的!乡亲们相信,水土万物皆有灵性,老祖先早早儿的就安排了神祗来给他们代言:山有山神,水有龙王,土有土地公公,树有树神,更不用说玉帝阎王雷公电母了,就连锅碗瓢盆之间,乡亲们也请来了灶王爷做主。看完《西游记》就知道,这部书给民间信奉的各路神明,提供了一个集中亮相的大舞台。乡亲们婚丧嫁娶,出行动土,预先都要祷告主宰的神灵,这实际是一种对自然万物的朴素敬畏,祈求神灵的应允和保佑,求得心安。乡亲们心照不宣,自己心里的小九九,可以上瞒父母,下欺兄弟,但是在神灵面前,没有秘密,都会一五一十。隐瞒了神祗,祈求就不灵了。
一般情况下,房屋主体建筑完工,紧接着就要在房梁下垒一道界墙,界墙既托扶住了房梁,又把整个房屋分为三间。中间的一间为主,叫当屋,主人家的门面,家族聚会,招待宾朋,都在这当屋。当屋又叫“正当门儿”。乡下有句俗话:“娘家侄儿,正经人儿,坐到堂屋正当门儿。”
当屋正中,靠后墙摆放的橱柜,乡亲们叫神柜或神台。不管供不供神像,香炉蜡烛则必不可少。神台上的神祗,有的人家供玉皇,有的人家供财神,供寿星,供南海观音,供关羽。供哪路神明,悉听尊便。没人供如来。
盖好的新房,里外都要糊泥美化,平整墙面。虚土加水加碎麦秸或麦糠,多次捶打,掺和成泥。别小瞧了碎麦秸或麦糠,没有它的参与,单用泥来糊墙,晾干后裂口较大,容易脱落,加上麦草,裂纹细,粘合度好。俗话说的“烂泥糊不上墙”,实际就是泥里没加碎麦秸或麦糠。
匠人们先用木泥抹把泥糊到墙上,晾出四五成水分之后,再用铁泥抹均匀刮压,打磨,有巧手的师傅能把那泥墙打磨得摸上去有玻璃的质感。
糊墙最好的泥是那种堰塘里的淤泥,塘泥沉淀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淤积发酵,变得均匀滑腻,加上碎麦草,不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搅拌均匀,糊墙的粘合效果远远优于生土加水现和的墙泥。
垒墙用的土坯,可以用坯模脱。和好的坯泥装到坯模里,用手压实,抹平,取掉坯模,一块儿长方形的土坯就成型了。大量需要的时候,土坯多取材于稻田或水沟边的荒滩。稻子收完,雨水也少了,秋后农闲至入冬结冰之前,是起坯的大好时机。起坯一般首选荒滩,稻田起了坯会影响第二年的产量。牲口把式套牛拉着大石磙,一遍遍地碾轧准备起坯的稻田或荒滩,直轧得地面像皮板一样,结实而又弹软。这时候,平衡感好又有经验的老乡便执掌着一头牛拉的犁刀,把轧好的地面均匀地一条条纵向切开;后面就有人拎了直面的铁锨,把纵长条一截截的截断;最后,三人一组,一个人掌握着帯辕的乙字形拖锨,前面俩人合力拉绑在锨辕上的横杠,掌握锨辕的人则借力抄底,翻上来一块块儿土坯。半天工夫,整个坯场就变成了布满了棋子的军棋棋盘。
晾干之后拉回村子的土坯,盖住房,垒牛屋,砌羊圈。土坯一点点把贫瘠的村庄垒砌得骨肉丰满。
河南贾湖遗址和浙江良渚遗址近年的考古发现,从那时期的先民的建筑开始,土屋已经风风雨雨的陪伴了华夏民族至少八千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乡亲们才开始陆陆续续的扒倒了土墙。乡亲们的土坯房子,虽然简陋,但大多规整结实,门窗整齐,没有茅椽蓬牗,瓦灶绳床的败象。表面看,扒倒土墙盖起瓦屋或楼房,是乡亲们脱离贫困的标志,身为农民的我清楚,在更深层次的内心里,乡亲们扒倒土墙,更是扒掉了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无能”,扒掉了一份寒酸与耻辱。因而乡亲们诀绝地告别土墙,弃之如敝屣,急匆匆的,没有丝毫的留恋与不舍。
土 灶
现如今的人们都说,土灶台铁锅蒸出来的馒头,比电热或燃气铝合金锅蒸出的馒头筋道耐嚼。这里面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土灶台蒸馍时候所用的燃料——劈柴。劈柴引燃之后,热能产生较慢,但维持时间较长。这就有足够的时间让生面团均匀受热,受热后又有足够的时间醒面。温热中,面团里酵母菌的活性被激发到了极致,因而蒸熟的馒头虚软,柔韧,香甜。
土灶台用土坯砌成,一般有三个灶。主灶最大,靠墙,锅也最大,乡亲们管这口锅叫“大锅”。蒸馍,熬汤都在大锅。大锅后面是一口小一点儿的锅,一般用于温水,处在主灶向烟囱过渡的通道上,叫后锅。跟主灶并排,也是一口小锅,有独立的灶口,灶膛最后面留有通道跟主灶相连,与主灶共用排烟通道。这口锅叫小锅。小锅用于炒菜。
冬天,大灶台温暖的诱惑乡亲们无力抗拒。晚上,如豆的油灯映照着早已熏黑的四壁,灶膛内柴火熊熊,劳累了一天的乡亲们聚拢在温暖的灶台前,或靠或卧,偎依在柔软的柴草上,聊着闲话,等待饭熟。
晚饭下肚,灶台余温尚存,乡亲们对灶台仍旧依依不舍,如果恰巧来了串门儿的邻居,这依偎就会理所当然的上演“续集”。
最好的柴火是松针,烟少火旺,热能持久。松针要到山里去搂拾,乡亲们管它叫松毛。松毛单个看似坚硬锋利,整堆的松毛一靠一压,立马变得柔软而有弹性。起身之后,它还不会粘在人们的衣服上。
土坯筑就了村庄,土灶延续着人间烟火。1985年之前,老家没有通电的日子里,父老们的子嗣,除了考取功名,丢了锄头高就铁饭碗,其余的没一个人离开村庄,祖祖辈辈厮守在不太肥沃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回来吃饭
“爹,回来吃饭!”“哥,做好饭了!”“娃,吃饭哩!”儿女呼唤父母,弟妹呼唤哥姐,母亲呼唤儿女,一日三餐,到了饭点儿,村口的呼唤声连绵不绝。地里劳作的乡亲们听见家人的呼唤,也都答应一声,揉巴揉巴腰,拍打拍打背,陆陆续续地赶回饭菜飘香的村子。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饭点儿时候熟人相遇,最常用的问候就是“吃饭了吗?”城乡都用,问候最为普遍的,当属河南,尤其是在农村。前几年好像谁编的一段相声里就说过,河南人问“吃了吗”,即使在厕所里碰见他也问!这很可能是因为,河洛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何九盈等语言学家考证认为,汉语最早的源头就在中原,就在河洛地区。极有可能,“吃了吗”最早就产生在河南。
2018年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里,编导人员设计了一组大江南北的人用老家方言问候“吃饭了吗”。似乎没有听到河南人的声音,辑录“吃了吗”,少了河南人,是不完整的。
乡亲们各自盛了饭,端到小巷子里,把鞋子脱掉当座,或者随便找块砖头土坯坐上去,或者往树根墙角一蹲一靠,就近列在小巷的两边儿,从小巷的一头绵延到另一头,无论冬夏,乡亲们聚餐的场景都是那样蔚为壮观。乡亲们边吃边喝,随意东家长西家短。
“老三婆,瞅你蒸那馍,饧成啥了,牛屎坨子样!”
“那咋?吃饱不饿算了,又不是光叫看哩!”
“西张庄骆驼他老婆夜黑跟人跑了你们都不知道吧?”
“咋就你知道?你拐跑哩吧?!”
“咦,兰婶,咋恁会过!馍上醭子恁长了还不喂猪哩!”
“老七,饭咋恁稀?木面了?叫掌柜的往牛料缸里搲一瓢不就中了!”
“我的手锯谁使了?”
“他舅,大点儿腔儿,声儿恁小叫谁听哩!”
“日呔day,我就不会大声!”
“那叫你家老叫驴牵过来,替你喊!”
“哈哈哈哈!”
鸡鸭猫狗也都不失时机地穿行在小巷子里,找寻着可以给自己果腹的残羹剩米。
不止农忙,农闲的时候,父老们不论是聚到一块儿来牌或者闲吹,三餐饭点儿一到,村子里“回来吃饭”的呼唤依然不绝于耳,风雨阴晴,四时无阻。三十年前,这呼唤最让人心安,最叫人踏实。尤其是夜幕降临,牛羊进圈,飞鸟入巢的那一刻,那声嘹亮的呼唤,伴随着各家的幽幽灯火,说不出来的温馨。
河南文学杂志作者文库之
《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
由本刊策划的《关于加入中国作协那点事》7月14日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阅读过万,在读者引起强烈反响。
应众多读者要求,杂志社决定以《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为题征稿,将写作者撰写的关于加入各级作协的经历。先在河南文学杂志纸媒和公众平台陆续刊登,最后结集出版。欢迎各位作家朋友直抒胸臆,不吝赐稿!愿《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一书中能够有您的大作出现!
征文要求:来稿3000字以内。
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投稿时请注明“加入作协那点亊儿”征稿字样,并附200字以内个人简介及彩色高像素生活照。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白林密,男。1972年10月生。农民。1991年起在《驻马店日报》《中国钢笔书法》《中学生阅读》《中国教育报》《咬文嚼字》《文学自由谈》《东方散文》等报刊发表随笔散论及文字文化考证类文稿二十余篇。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