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少,活得久”,究竟有没有道理?多个研究结果给出答案
人们的钱包鼓起来了,对于饮食上的消费也不再吝啬,很少还有人会饿着肚子,除非是自己想节食减肥。提到吃饭,人们所追求的无非是两件事,第一吃饱,第二吃好。但各种因为饮食习惯不当而造成的疾病出现后,人们也意识到,吃饭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渐渐的传出了“吃得少,活得久”的说法。这个说法的出现其实来自外国的一则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试验。在实验中,通过一定程度的节食来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减少摄入的食物量确实能够有助于延长寿命。但是这项研究并不是在人身上发现的,而是果蝇。研究者将果蝇划分了对照组,然后针对试验的需要,对其中一组的果蝇进行一定的饮食控制,结果发现,限制饮食的果蝇组寿命得到了一定的延长。除此之外,还有在小鼠身上的试验、猴子身上的试验等都出现了一样的结果。在每次只吃7、8分饱的猴子中十年后的生存率达到88%以上。而未曾控制饮食的猴子,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患有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生存率仅有50%左右。由这些研究结果,科学家们推论限制一定量的饮食对于人们延长寿命有一定的好处。但这个结论尚且没有科学实验能够证实。大家千万不要盲目的节食,希望以此来延长寿命。吃得少和节食是不同的概念名人们需要掌握着之间的分寸。有调查显示,目前有超过80%的家庭存在脂肪含量超标的问题,而人们体重处于肥胖、超重等范围内也是引起很多慢性疾病的因素之一。限制一定量的热量摄入是能够降低身体氧化代谢的速率的,从而预防一些慢性疾病出现,起到延缓衰老的效果。“吃得少,活得久”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如何做到合理的“吃得少”?有的人说,吃的少是不是什么都要吃得少?那不是会饿吗?其实在很多的养生方法中都存在一定的“轻断食”的方法,在某一个时间段实行有规划的减少饮食摄入,从而起到减少人体内摄入的热量的目的。比如16:8轻断食法,在一天中有8个小时可以随便吃东西,但剩下的16小时不吃。又或者2:5轻断食法,一周七天中正常饮食5天,剩下选不连续的两天限制一定的饮食。这些方法在一些人群中也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如果你在一些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能够尝试这样的轻断食法,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觉得体重有所下降,身体更加轻盈等好处,那么可以尝试。但提醒大家,这样的方法不适合所有人。除了这样专业的轻断食法,一些食物种类的限制摄入,也能起到“吃得少,活得久”的效果。主食加新鲜的蔬菜瓜果,并且摄入一定的鸡鱼肉蛋,对于营养均衡补充是必须的。这样的饮食结构最好不要擅自更改。但对于饮食结构内的食物组成却可以有所调整。比如针对主食,很多人都喜欢吃精细粮食,米面等,对于粗粮的补充比较缺少。适当的在主食中添加红豆、荞麦等粗粮,也能均衡补充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对健康有好处。肉类的补充能够为人体提供充分的蛋白质和脂肪,是对健康有好处的。而其中的红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经常吃比较容易导致肥胖、超重,给肝脏、肠胃增加消化的负担。可以多选择深海鱼类、蛋类等优质蛋白,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增加消化负担,或对长寿有帮助。在吃饭的总摄入量上也可以多留心。很多人都喜欢边吃饭边聊天,很容易一不留神就吃撑了。每次都吃十分饱对健康也是不太好的,肠胃长时间的运转,也会增加消化的负担。科学家建议人们每顿吃7分饱就够了,既能保证吃饱,而且还有助于降低诱发一些慢性疾病的风险。现在你知道了吧,吃得少,活得久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但并没有一定的研究证实在人类身上节食能够有助长寿。人们可以选择限制饮食类型等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有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