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深度好文)
结尾曲:薛之谦、毛不易 - 下雨了
《吕氏春秋》有云:“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世间一切,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也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凡事掌握一个度,自然恰到好处。
01
人太闲,必有难
有人说:“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深以为然。
很多时候,人太闲,不是福报,而是一场灾难。
闲人,大多贪图安逸,安于现状,总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日复一日,只会在垃圾娱乐里自我消耗。
久而久之,他们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被现实淘汰。
生活中,很多人靠刷短视频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手指越划越快,人越来越没有耐心。
自以为充实的背后是:一停下来,就觉得无比空虚。
当一个人只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固步自封:只看有趣的东西,只聊别人八卦等,将导致认知局限,活成井底之蛙。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只有在走下坡路的时候,才会觉得轻松。
人太闲,内心越空,越容易胡思乱想。
古时,杞国有人担心天地崩塌,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太闲的人,总凭空捏造一些悲剧,和自己过不去。
宁愿闲到胡思乱想,闲到寂寞空虚,也不愿充实自我的人,再长寿,也是一种折磨。
02
人无德,必有灾
《周易》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一个人的德行如果配不上其待遇、福报,必然会惹来大灾大难。
秦始皇时期的李斯为了站上更高的位置,不择手段陷害韩非子。
在秦始皇死后,他与人合谋改了秦始皇的遗诏,让胡亥成王。
后来,他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而死。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当一个人为追求利益而不顾道德,终会惹祸上身。
人行于世,埋下的恶根和隐患,就算当时看不见,也总有爆发的那一天。
那些真正有福气的人,往往会把品德放在首位,不因利动摇,不因怨生恨。
曾国藩曰:“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人生苦短,唯有以德配位、以德配财,方可享一世安稳。
03
人无度,必有祸
度,分寸也。
有句话说得好:“一些人之所以能够顺风顺水,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勤奋,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
凡事有度,人生尽在掌握。
花钱有度,“手有余粮心不慌”,不做金钱的奴隶,不做欲望的傀儡,知足常乐,幸福一生;
说话有度,“见人宜说三分话”,不强人所难,不口无遮拦,谨言慎行,人缘才会越来越好;
做事有度,“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给人台阶下,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善良有度,“升米恩,斗米仇”,带有锋芒的善良,才有意义与价值。
爱人有度,爱人先爱己,留一点自我,留一些自尊,付出才会被重视,得到回馈。
吕本中曰:“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
规矩之外,祸事不断。
生而为人,心中有尺,行中有度,才能趋利避害,一生顺遂。
04
很赞同一句话: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物及必反,人太闲,必有难;人无德,必有灾;人无度,必有祸。
每个人心中都该有一把量人度己的尺子,做到每日三省,自我修炼。
才能在外圆内方的规矩里,活出畅意人生。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文章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