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向军:辨证治疗口臭】
辨证治疗口臭验案举隅
安阳市中医院 任向军
口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或为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或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所致。由于龋洞或者一些不良修复等口腔疾病引起的,应进行龋齿充填,残根残冠拔除,不良修复体拆除修复,牙周洁治等治疗。但一些重症口臭尤其是合并脏腑病变的口臭却难以通过单纯的口腔治疗彻底消除,还需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以中医药调理,才可以彻底治愈。中医治疗口臭一症,多从胃热炽盛,肠胃食滞治疗。但口臭病机多端,临证须细审病机,知常达变,随证变通,方见良效。今将笔者临床治验,举例介绍如下,以资佐证。
1、湿热熏蒸型
于某,男,58岁。2007年8月1913初诊。
自诉口臭近十年,每服牛黄清胃丸暂可缓解。素有嗜酒史,近日因频繁喝酒,口内出气臭秽再作且加重,伴头晕乏力,偶有泛恶,纳差,口干饮水不多,大便粘滞,舌红苔黄厚腻,脉滑略数。
患者嗜酒,素体湿热内蕴,又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清气不升,浊气上逆而致口臭等诸症。
辨证:湿热内蕴,气机阻滞。
治法:清热利湿,宣畅气机。
方药以三仁汤加减:
杏仁9g,白蔻仁9g,薏苡仁9g,厚朴9g,半夏6g,砂仁(后下)9g,石菖蒲6g,藿香9g,竹茹9g,山栀子9g,甘草6g。
每日1剂,早晚分服。
3剂后复诊:口臭、口干大减,仍时有恶心,舌苔根部厚。原方加薏苡仁12g,继进5剂,诸症痊愈。嘱其避免饮酒和膏粱厚味之品。随访至今未复发。
2、肺金燥热型
孙某,男,22岁。2006年5月22日初诊。
症见:口臭,头痛鼻塞,香臭不闻,咳嗽口渴,舌红苔黄,脉滑大。追问病史,素有鼻渊,此次口臭发作前有3d感冒发烧史,自服感冒药后,恶寒发热除,余症不减,又添口臭。
本案原有鼻渊史,外邪引动内伏于肺之邪热,肺燥则肺失清肃,肺之邪热冲发于口,而发口臭。
辨证:肺金燥热。
治法:清肺泻火。泻白散加味:
桑白皮12g,地骨皮12g,黄芩9g,辛夷9g,龙胆草12g,金银花15g,连翘9g,薄荷(后下)6g,葶苈子9g,杏仁9g,甘草6g。
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5剂,口臭即除,余症改善,遵原方加生地12g,再服3剂后诸症消失。嘱患者加强锻炼,预防感冒。
3、胃阴亏虚型
周某,女,28岁,2004年9月2日就诊。
患者素喜辛辣之品,口臭伴口燥咽干半年余。经洁牙等口腔清洁治疗不能完全缓解。伴见大便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胃阴亏虚,虚火上炎。
治法:滋养胃阴清虚热。方药:
沙参15g,麦冬12g,生地15g,玉竹12g,石斛15g,生地12g,黄芩9g,栀子2g,莲子12g,甘草3g。
日1剂,水煎早晚服。嘱忌食辛辣。5剂后复诊,口臭大减,再服5剂巩固疗效。随访1年,患者饮食清淡,口臭未复发。
4、虚阳上浮型
王某,女,53岁。2005年12月3日就诊。
诉口臭口干不欲饮7年,腰腿酸软无力,面白畏寒,舌淡白,脉细弱。追问病史,哮喘30余年,反复发作,逐年加重。
此乃病程日久,迁延不愈,元阴元阳受损,肾火上浮,出现下真寒而上假热的证候,看似胃火,实属虚阳上越。
辨证:肾热型。
治法:补肾泻火,引火归原。方药:
制附片4g,肉桂粉1.2g(吞服),炮姜3g,姜黄连(吞服)0.6g,蛤蚧(吞服)1.5g,炒当归9g,熟地15g,桂枝9g,石斛12g,黄柏9g,茯苓9g。
每日1剂,早晚温服。
服药5剂,口臭渐减,原方制附片改为6g,肉桂粉改为1.5g,再服10剂,诸症悉平。为巩固疗效,嘱服六味地黄丸1月,以巩固疗效。
临床上大部分口臭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欠佳、工作娱乐时间长、睡眠不足、吸烟、嗜食辛辣,故治疗的同时还需嘱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和生活习惯。
资料来源:任向军,吉林中医药,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