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展中国》书画艺术名家邀请展——储金山重彩画荷塘风韵专辑

储金山

储金山,画家,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韩美林、赵奇、许勇、王绪阳、孙文博、李秀忠、胡明哲等老师,毕业后从教多年。

国家一级美术师、工笔画技法探索者、四条屏画富有者、瓷文化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威海储金山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山艺术馆馆长,中国画创作高研班导师,辽宁省工笔画学会理事,盘锦市美协副秘书长,盘锦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辽河油田美协副秘书长,盘锦市政协画院画家,获中国石油总公司优秀画家称号。能用十几种方法画荷花、花鸟画。作品参加全国性大展二十余次,获金、银、铜及优秀奖若干次,作品曾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韩国等地展出并被几十个国家领导人.学者.同行收藏。作品《秋》被中共中央党校收藏。
获奖情况
1989年《白孔雀》参加石油部美展获银奖
1992年《秋晴》参加辽宁省美展获铜奖
1993年《微风》参加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
1998年《昨夜的风》参加辽宁省第二届青年美展获金奖
1999年《昨夜的风》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
2002年《秋异》参加辽宁省首届工笔画展获金奖
2002年《秋风过后》参加辽宁省文化厅美展获金奖
2003年《秋雪》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
2003年《流光溢彩》参加第二届中国岩彩画大展获银奖
2003年《斑斓的世界》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风景画作品展
2004年《金不换》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4年《北国风光》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菜乡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4年《荷塘悉无声》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辽宁展区获优秀奖
2004年《秋异》参加建国55周年全国产业企业美术书法精品展获金奖
2004年《荷塘悉无声》之二入选首届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中青年中国画提名展
2005年《芦荡莎莎》参加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6年《荷塘悉无声》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
2007年《荷花仕女图》在庆祝十七大胜利召开及建国50周年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美展中获金奖
2007年《秋荷》中国画作品被中共中央党校收藏
2009年《革命者永远年轻》建党90周年全国美展获铜奖
2010年《荷》参加全国第十四届花鸟画展获金奖

在追逐自由中呈现异样的美

——储金山荷塘风韵及其他

文/李秀忠

在当今风起云涌,洋洋大观的花鸟画创作中,能够始终坚持不落陈套,刻意求新求变,并企图把自己许多美丽的想法,通过百般的实验和大胆探索,使传统的民族语汇和审美定势在与当代文化的撞击中实现融合或重构,获得再生。凡此种种,已经成为有志中青年画家们每天都在思考着,奋斗着的自觉行为。在这支不小的群体中,经过多年的努力,出类拔萃者很多。以画荷为能事的储金山二十多年前其作品就以视角独特,表现手法与众不同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他的那种强有力的画风和信手拈来的表现能力技高一筹,艺压群儒。金山笔下的荷多半是秋荷、冬荷,老成者持重,沉香者袭人。他所绘冬荷雪芰,姿容倔强,不蔓不枝,轻松自如,温馨中充满生命的活力,给人以力量和对新生活的期待,这也是储金山花鸟画最感染人的地方。
追逐创作自由,是储金山第一精神需要。在当今花鸟画坛照仿自然、“实对”生活真实,人云亦云、商业化十足的创作氛围中,许多人分辨作品优劣,往往只注重其市场的销路如何,自觉不自觉地贬低了艺术品的个性化品质。这势必会贻误当下绘画艺术的发展,也会严重地影响到作品的高质量水准的发挥和学术上的大幅面提升或突破。储金山的工笔或兼工带写的荷塘与众不同之处首先在于他能够把自己所感所悟加以归纳,概括、提纯到自己认可的极致,在这一过程中又悄然加入自己钟爱着的大千世界中一切可以得到展示的“小物件”,诸如各类水鸟、小鱼、蜻蜓,还有水族中与荷相伴的各种知名不知名的水草、浮萍之类的共生们。由这些组合成活灵活现的大家族,而荷——不管是夏荷还是秋荷或冬荷,掩映其中,必尽显其亭亭玉立,端庄精穆、谦躬而平和、刚毅无言的美好品格。哪怕是雨雪冰霜下历经苦难的残荷、败荷,亦在伤痛的同时昭示出逆来顺受的安详和自信。实质上,储金山工写有加的大含量荷塘作品,早已摆脱了观念化的传统思维定式的局限,走进了荷塘风景的洋洋大观。有如《荷塘悉无声》等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不仅是博大、厚重、丰富、喧嚣,更给人以生命的活力和鼓舞。甚至可以说,这幅力作所表现的已不仅仅是初冬雪荷的姿态,它所呈现的完全是一个自然生物群体的团结,亲昵而热烈的乐观主义情怀和无与伦比的即紧密又疏朗,即冷峻而又欢快的一种“英雄主义”的展现和体验。而悄悄躲在荷叶深处的水鸟。更给画面增添了许多“迷你”的情调。人们不单从中领略了此处的“风景这边独好”,也从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构图及高调色彩中体会到那些莲蓬与荷叶交相呼应所展现的处在生命的转换过程中的大自然的生态美。
不甘寂寞的储金山,总是习惯于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独到的观察和体验,并把这些与众不同的感受快捷的呈现在自己的创作中。从不趋从同类,近几年他的荷塘风景中溶入了更多的符号化元素和平面构成的实验;以线的分割促进或强化构图的聚散;以色块冷暖及明度的对比或微差变化来烘托画面主体形象的丰富或饱满等等;在整体呵护、声东击西、左顾右盼中体现作品的平实统一。那些虚虚实实,若有若无的看似无心则有心的“玩耍”把戏,为每幅大作发挥着“无为而治”重要作用。尽管上述的构成思考尚属初探,但是它未来的定位或成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以极具浪漫情调的匠心,把笔下的荷塘处理得更唯美化,是储金山童心未泯,不满足生活原型的简陋,向往更为理想化境界的美好追求。
在艺术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画家离开了生活的赐予,离开了自然所提供的“现成”形象,便寸步难行啦。他们不懂得也很少想到,“艺术首先是发现”。而“发现”则是在“那一时”理性判断与感性认知的一种突现和爆发,即所谓“灵感”。从这一意义上说,“灵感”不只需要调动和保护,更需要培养发掘。储金山平实极为轻松的,信马由缰地游走于大自然的一切之中。他甚至是茫无目的地,但他却在时时“用心”去观察那自然生态中的一切的一切。用心去记住那一次次美美的感动。他特别在意一年四季、不同季节荷的自然生态的总体形象的个性美,而荷之大美必在秋冬之际。那种作为水生植物的荷,所呈现的品质的美则达到了绝伦高尚的地步,比起古人爱莲说中所赞誉的荷,彰显得更加尽善尽美。因为这其中所流露的荷是一种崇高,是生命的呼唤,是一种力量和道德的凝聚,也更是值得人类倍加珍爱的榜样。储金山在大量的创作中,正是基于如上的崇拜和由此生成的感悟,使他把自己对荷的全部的爱倾注在画面上,并有意舍弃了荷作为水生族的许多令人深感乏味的概念化的冗繁描写,而集中塑造、刻画秋、冬之荷的倔犟、顽强、乐观及勇敢面对苍凉、冷峻中的生死考验,依然坦然自若的个性形象。也因此使金山的荷具有了从古至今,许多画荷作品所不具备的独到的艺术思索和相应的高层面文化内涵。
积二十余年老成扎实的工笔兼写意的创作实践经验,使储金山在写生、创作方面的技术、技法、技巧和艺术表现方面近乎炉火纯青;如鱼得水,来去自由。而在创作中有意借鉴西画的光影关系,光色关系,明暗虚实关系,黑白灰关系等都十分得体,不生不楞,尽显优雅妩媚之态。他的许多精心力作不单具有精神上的征服力,也同时具有厚重、沉稳和饱满。这类作品,对广大欣赏者来说,无疑提供了许多品读互动的可能并从中获得愉悦和可人的心理满足。
当着本文即将搁笔之际,忽又想再次强调一点;即在创作中(包括写生、白描速写在内)减弱一般化的、普遍性的泛泛的一面,舍弃或压缩可要可不要的事物(正如鲁迅曾说过的:“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强化和夸张具有个性意味的品格化的一面,使之突显其中,从而使画面中的主体具有某种精神性的表达;人文意义下的关照;这不仅是当代创作上的精神期待和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艺术上赖以长足发展的不可小视的必由之路。其二,当代花鸟画向风景属性演进,不只是传统艺术在传承上的悄然变化,也是当代大众审美诉求的高品位渴望。这一有益的尝试已经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21世纪所独有的艺术现象。我们完全有理由欣赏它的发展和变异。这一变化和走向,充分体现了当代艺术不管是言继承也罢,言创新也罢,能得到健康发展,才是硬道理。
储金山画荷及其花鸟画的最大特点是艺术思想活跃,志在独特,志在标新立异求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