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你的杠杆思维

选择、努力、能力……这些看似重要的原因,其实都只是比较表面的解释。

支撑你选择、支撑你努力、支撑你能力提升的,最根本的内核,是你的观念。

观念不同,即使面对同样一个事物,看到的东西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普通人看见树木,高手看见整片森林。

史铁生说过一句话:人与人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

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头猪之间的差别,是恒定的、可量化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则会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事实上,我们都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只是偶尔会有交集。

1

观念提升

比能力提升更难

2014年7月,我来到北京。至今已有5个年头,这期间我入职过两家公司。

第一家公司,我最开始做了一年的程序员,后来转岗做了运营。

转岗后,我从运营专员做起,7个月后,升职为运营经理,又过了7个月,升职为运营副总监,再过了5个月,升职为运营总监。

撕裂般成长的速度,带来的却是撕裂般的痛苦,而撕裂般的痛苦,又反过来逼着我去撕裂般的成长。

一个人的时候,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就可以了,非常轻松,但开始带团队后,痛苦就接踪而至。

为什么会痛苦?

虽然我的职位升级了,但是我对待工作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升级,还是原来作为一个执行者的思维。

凡事总想着亲力亲为,不愿意花时间培养员工,不知道如何管理目标......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有的时候,你观念的改变,恰恰来自于你对痛苦的反应。

有了痛苦怎么办?

有的人选择放任痛苦,有的人选择解决痛苦。

我选择了后者,我不想被困在原地。

我开始大量读书,因为我相信,我遇到的问题,别人肯定也遇到过,书里一定能找到答案。

通过读书,我明白了,我缺的是管理能力。

其中读到的最重要的一本书,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从那以后,我对痛苦竟然有了完全不同的认知。

每个人都排斥痛苦,我也不例外,但真的当你有了痛苦后,你应该怎么办?

反正埋怨痛苦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我反而觉得应该感谢痛苦,因为它给了你一次改变自己的机会。

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既然无法避免,唯有正面面对。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但很多人,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终究还是少了些勇气。

为什么观念的改变会如此之难?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思维定式里,就像一个牢笼,把你困得死死的,而最可怕的是,你是这个牢笼最忠实的捍卫者。

如果一个打工者不升级自己的观念,即使换再多的工作,能力再怎么提升,也还只是一个高级的打工者。

都是宿命。

如何才能改变观念?

我自己的经验。

一是你的生活出现了重大变故,你面对重大痛苦时,你主动寻求改变;

二是你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遇到与自己观念不同的时候,不要着急否定,而要静下心来思考;

三是给自己一个承诺,终身做个学生。

2

你的思维

决定你的层次

所谓的高手,脑袋里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升职加薪的速度是乌龟型,但有的人却是火箭型?

这是因为,他们明白一种叫做“工作杠杆率”的东西。

什么是工作杠杆率?

随着你所做工作的产品或者服务到的人增多,如果你付出的边际成本没有降低甚至越来越高,这就说明你的工作杠杆率比较低。

反之,如果边际成本下降很快甚至为零,那么工作杠杆率就高。

工作杠杆率低的工种有一个特性:简单、重复性、机械性。比如出租车司机,比如流水线工人。

你可能早就忘记了中学时期学过的杠杆原理,但阿基米德说的这句话你一定记得:“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这句话可以很好的诠释工作杠杆率的本质:用最小的代价,起最大的作用。

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如何将你的单位时间用得越来越有价值?

怎么来衡量?有两条判断标准:一是所花的时间最小化,二是造成的影响最大化。

这是高手和普通人的重要区别,为什么别人比你更值钱?

因为TA的工作杠杆率高,TA花最少的时间,造成最大的影响,TA当然比你更值钱。

从表面看,这有投机取巧的嫌疑。花最少的时间,造成最大的影响,这不就是投机取巧吗?

还真不是,这其实是一种逼迫你从更高层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让你仅仅在问题的表层做重复性的努力。

层次越高,抽象越深,作用越大。

举几个工作杠杆率高的例子。

如果某项重复性的工作,通过开发工具,提高了自动化的程度,那这就工作杠杆率高,因为这可以显著的减少完成某项工作需要的时间。

用心培养新员工,使其能快速的成长,帮你分担更多的工作任务,这对你来说就是工作杠杆率高。

学习也是一件工作杠杆率极高的事,虽然要花不少时间,但未来给你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需要注意,工作杠杆率高,并不是指某一种或某几种特定的工作,而是每一种工作,都可以提高工作杠杆率,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没有可能提高工作杠杆率,而总是在低水平的重复。

我们总是习惯用忙碌来麻痹自己。

所以,为什么升职加薪的速度这么慢了,因为你一直在做最表层的工作,从来没有从更深的层次去解决问题。

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价值,就别用增加工作量的方式来衡量自己,而要挖的深一些,从更深层次去提供价值,挖得越深,威力就越大。

在我初入职场时,我的老领导经常问我一句话:有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这句话总是能让我去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也让我养成了先思考、再行动、再反思的习惯。

感谢我的老领导。

前段时间发了一篇文章:《赚钱的4层境界,你在哪一层》,里面提到了赚钱的4层境界。

第一层——打工者: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第二层——成长者:同一份时间,出售两次。

第三层——IP者: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第四层——资本者:用钱买别人的时间,创造了价值,然后再卖出去。

成长者相对打工者来说,杠杆率就更高,虽然两者花的时间是一样的,但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却大不相同。

IP者是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这天然就是高杠杆率的工作,它完美的符合了高杠杆率的2种标准:所花的时间最小化、造成的影响最大化。

而资本者,把低杠杆率的事都外包出去,比如请助理,比如请司机。而TA去做对TA来说杠杆率更高的事,比如学习,比如研究商业。

这里需要注意,杠杆率的高低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比如写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杠杆率极高的工作,但对马云来说就不是。

所以,不管你在什么位置,就从你现在的位置出发,去思考,去分析,怎么能够提高你当前工作的工作杠杆率。

对每个人来说,可以遵循这三个基本方法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杠杆率:

减少完成某项工作需要的时间;

增加一项工作带来的影响 ;

外包低杠杆率的工作,将时间分配到高杠杆率的工作上。

这其实是符合二八原则的,你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那20%的高杠杆率的工作上。

如果你嫌自己挣得少,那你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杠杆率。

切记,不要通过增加工作量来解决问题。

再进一步说,工作杠杆率的本质,其实是效率。

社会的进步,就是一个高效率淘汰低效率的历史。

汽车淘汰马车,笔记本淘汰台式机,智能机淘汰功能机……

我在判断一个企业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框架,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始于价值,长于效率,优于体验,毁于科技。

为什么会毁于科技?

因为科技的进步,必然带来效率的提升,所以如果你不想被淘汰,那你就只能自己革自己的命,用新技术和新工具来武装自己。

为什么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因为效率高。

为什么知识付费这么火?因为学习效率高。

为什么知识付费加社群越来越火?因为学习效率更高。

追求高杠杆率,其实是在追求效率。

3

混沌中

寻找你人生的秩序

很多人都在说底层能力,底层能力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底层能力,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认知框架,我们通过认知框架去建立信息的秩序,再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那种茫然无措的状态一路走过来的,因为没有认知框架,所以我们每天都面对着海量的正面的、负面的信息,任其冲击我们的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我曾在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19世纪70年代后期,妇产科医生斯蒂芬·塔尼去巴黎动物园散步。

那时候相当于中国的清朝,鸡鸭等都是动物园里的观赏动物。在动物园里,他看到了小鸡的孵化器。

斯蒂芬看到了从小鸡孵化器中刚孵出的小鸡,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蹦蹦跳跳,他顿时有了一个想法。

他聘用了动物园的家禽饲养员奥迪尔·马丁,两人合作用小鸡孵化器的模式,制作出了人类的婴儿恒温箱。

你要知道,19 世纪末期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高得惊人。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婴儿恒温箱成为了美国每家医院的标配,让1950年到1998年,近50年间新生儿死亡率降低了75%。

研究认为,婴儿恒温箱的发明对公共健康起了巨大的保护作用,超过了20世纪其他任何一项发明。

因为它是在生命之初提供了帮助,让一个新生儿拥有了人生。

这么伟大的发明,却来自于一个医生去逛动物园,看到的小鸡孵化器。

他为什么会因为小鸡孵化器而联想到人类的婴儿恒温箱呢?

因为他有慈悲之心,他想解决新生儿死亡率高的问题。

当你为某件事感到痛苦,当你面对痛苦时的起心动念,当你想要解决这个痛苦,也许,你会因为日常的一个小事而受到启发。

你的思维升级了,你的工作杠杆率提高了,你的效率提升了,但这并不是你追求的终点,这些都只是为你服务的工具。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的效率必然高于人,我不想你成为一个只追求效率的机器。

生而为人,唯爱不可缺。

上个月,马化腾在朋友圈写到:科技向善,我们新的愿景和使命。

短短4个字,足够简洁,足够明确。

茨威格说,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世界总是混沌一片,在混沌中,寻找你人生的秩序。

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你的底层逻辑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

“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的确,思维模型是一种很好的、能帮我们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测问题的东西。

然而,它究竟是什么?到底什么能被称之为思维模型?

相信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今天这篇文章就要来跟大家讲讲到底什么是思维模型?以及思维模型背后的东西。

优秀的人学习思维模型

从而更透彻地解决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思维模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模型?

1、什么是模型?

其实,查理·芒格曾给“模型”下过一个定义:

任何能帮助你更好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

举个例子来说:美国航空公司每年要接待几百万乘客,创造数千亿美元的价值。但在2012年,飞机票价平均178美元,每次飞行航空公司只能从每位乘客身上赚到37美分。

而谷歌,创造的价值相对少,但却从中赢利很多。

谷歌2012年只创造了500亿美元的价值(航空公司创造了1600亿美元),却从中获利21%。这个利润率是航空业的100倍多。

谷歌的巨额利润使它的市值是所有美国航空公司市值之和的3倍多。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看似非常复杂的现象,经济学家只用两个简单模型就给出了解释:一个是完全竞争,一个是垄断。

完全竞争,说的是在这个市场中的每个公司之间不存在差异,卖的都是同质产品。因为这些公司都没有市场支配力,其产品价格必须由市场来定。

相反,垄断说的是垄断公司拥有自己的市场,所以可以自行定价。因为没有了竞争,所以垄断公司可以自由决定供给量和价格,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航空公司所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而谷歌所处市场是垄断市场,正因为此,二者的利润率相差甚远。

这就是运用“模型”,也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人造框架”,将看起来纷繁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抽象化的方法。

那什么又是思维模型呢?

简单的说,思维模型就是对于信息的压缩,是帮助人们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佳框架。

可以说,思维模型就是我们大脑中用于做决策以及思考问题的工具箱,有时可能表现为一个用于分析的框架。

比如:SWOT分析法 (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有时可能表现为一个简短的理论,比如:心理账户理论。

而如果用个时髦点儿的比喻就是:思维模型就是安装在我们头脑中的APP。

在想给假期确定行程时,我们打开手机,点一下上面的“马蜂窝”APP,看看别人都是怎样玩儿的。在想预订酒店时,我们打开手机,点一下上面的“Booking”APP,瞬间就完成了酒店预订。

同理,在设定工作目标时,我们可以打开一个名为“SMART”(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ttainable可达成的、R=Relevant相关的、T=Time-bound有时间限定的)的思维模型,用它来设定清晰详细可执行的目标。

手机上的APP是那些能够直接拿来就用的工具箱,而思维模型一旦扎根在我们的头脑,也就成为了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工具箱。

因此,你头脑中拥有的工具箱(即思维模型)越多,安装的有效APP越多,你就越能做出快速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2、如何使用思维模型?

对于思维模型的重要性,查理·芒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要想获得普世智慧?80-90个重要的模型就能完成90%的工作。”

所以,对于思维模型的使用,最基础的第一步就是去了解那些最重要的思维模型,然后将它们运用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它们去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测问题。

比如:你发现,有人在吃饭买衣服上毫不手软,但在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投资上却很少支出。

为什么?

假如你知道“心理账户”这一思维模型,就会立刻明白,它的意思是,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因为钱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其实并不是统一存放的。

比如: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购买衣鞋包包账户、孩子教育账户、享乐休闲账户等。

虽然这些账户看似都处于你的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于我而言,我会将每年的大部分开支都放在“自我成长与学习”的心理账户中,然后将很少部分放在“购买衣服鞋子包包”的心理账户中。

相反,有人则会将大部分收入放在名为“奢侈品消费”的心理账户中,而给到“自我成长和学习”心理账户中分配的金钱非常得少。所以,依据他的心理账户分配,他就会习惯性地在购买奢侈品上花钱。

再比如:

你发现,虽然有很多公司都想做出一款能够颠覆微信的即时通讯工具,但迄今也没有一个能够撼动微信。相反,微信反而越做越大,现在的月活已经达到了10亿。

为什么?

隐藏在这背后的原因正是“网络效应”这一思维模型。

网络效应的思维模型说的是:用户因为离不开这个网络上的其他元素,所以就无法离开这个网络。

比如微信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流行,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家人、同事、朋友都在上面。所以我们无法不去使用它。

可见,在理解了什么是思维模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学科中的概念、理论或方法论都可被称为“思维模型”。

而一旦掌握了这些“思维模型”,就等于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安装了很多个非常好用的APP,可以随时拿来就用,而无需费心思考甚至发明创造。

所以,对于思维模型的学习与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更快速、更透彻的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测问题。

因此我说,优秀的人学习思维模型。

可是,为什么我还说“顶级优秀的人思考底层逻辑”呢?

顶级优秀的人思考底层逻辑

掌握万千现象背后的底层规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才是底层逻辑。

1、一个故事

在刚开始做我的微信公众号时,对于如何给文章起标题,我是一筹莫展。

于是,就去翻看那些爆款文章,想要跟着他们学习一下什么样的标题能够夺人眼球。

紧接着,我看到了各种各样、完全不同的标题,有的是疑问句,有的是陈述句,有的是比较式,有的是自问自答。

我想,这些纷繁复杂标题的背后一定还存在着某些规律。

果不其然,很快我就搜到了一些专讲如何给文章起标题的文章。这些文章对文章标题的起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

比如:对比式标题、悬念式标题、倒装式标题、引语式标题等。

或者是:如何体、合集体、带负面词汇的标题、带有急迫感的标题、赋予珍贵资源被读者独家抢占到的感觉、解释性标题、嵌入专业词汇类标题等。

这些起标题的具体方法如同技巧一样,非常有用,但我还是忍不住又去思考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类型的标题就能带来更高的关注率与打开率呢?”

比如,我曾经看到“插座学院”讲到的一个例子,有篇文章的原标题是:《失控》书摘50条,精华都在这里(2天阅读300+);后经专业人士修改,将标题改成了:如果你读不完《失控》,至少可以读完这50条书摘(2天,阅读1万+)

同样一篇文章,在用第一个标题的时候,2天只有300多阅读量,然而在改成第二个标题后,却一跃变成了1万+阅读量。

原因就在于原标题只是平铺直叙,而修改后的标题则是直击读者痛点。

《失控》是当年一本非常热门的书,然而这本书因为太过晦涩,很难理解,能读完的人凤毛麟角。对于那些没空去读或者读不太懂的人而言,书摘自然就很有用。

第一个标题之所以阅读量不高,是因为它很平淡,没能抓住人们的痛点。

但第二个标题,则抓住了人们的痛点。

看到这个标题后,我们就会产生一个念头:别人在读《失控》,但我没有时间、也读不懂,如果连这篇书摘都没看过,那就落后太多了,应该点进去看一眼。这就是直击痛点。

就是这样,我找到了不同类型标题能够带来更高关注率和打开率的原因:它们或是击中了目标读者的痛点,或是击中了他们的爽点。

正如著名产品人梁宁所说:

“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暴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如果做一个看上去可以在某种程度帮人不再难受,而在'爽’和'恐惧’上无所作为的产品,那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也许有人会买单,但不会爆火。”

然而,为什么取一个直击读者痛点或爽点的文章标题,或是做一个让人暴爽或抵御恐惧的产品,就能给我们带来爆火的效果呢?这些具体方法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样的道理呢?

后来,我明白,在这些具体方法后隐藏着的正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什么是人性?

人的欲望、贪婪、嫉妒、执着、恐惧……简单的说,人性的一个面就是贪嗔痴。

贪嗔痴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念头,比如:担心自己比不上其他人、担心自己的才能无法匹配上自己的年龄,想要拥有跟同事一样的大房子,想要成为同学中最美的那个……

于是,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的痛点和爽点。

如果你的标题能够正中下怀,直击读者痛点和爽点,回应他的“贪嗔痴”,它的关注量与打开率自然就会上升。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之父”张小龙如是说:

“你要去了解人们的欲望,通过你的产品去满足他们。我们要去满足他们的贪、嗔、痴。我们要洞察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要对用户产生黏性,就是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

“当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是在研究人性,而不是在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

是的,这个隐藏在具体方法与现象背后的“道理”不仅可以运用在给文章起标题上,还能运用在做产品上。因此,可称之为“底层逻辑”。

2、什么是底层逻辑?

关于底层逻辑,其实早就有了线索,只是那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么多位智者说得竟是同一件事。

查理·芒格这样说:

在商界有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分两步:

1)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爱默生这样说:“方法,可能有成千上万种,或许还更多;而原理则不同,把握原理,你将会找到自己的方法;追求方法而忽视原理,你终将陷入困境。”

乔希·考夫曼这样说:“无论你学习什么科目,其中最为美妙的事情便是,你不用知道所有的知识点,而仅仅只需要知道一些浓缩其核心原理即可,一旦建立起核心原理的框架,学习知识甚至进一步拓展便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原则》作者瑞·达利奥这样说:“所有一切的运转,都有赖于深藏其中的原则,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关系决定了这个世界的走向。如果你探索出了因果关系,虽然不可能是全部,但最好是绝大部分,那么你无疑就掌握了打开这个世界藏宝箱的钥匙。”

《暗时间》作者刘未鹏这样说:“看一个问题的解法,必然要看其解法所诞生的过程,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具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否则这个解法就只是一个问题的解法,记住了也无法推广。”

著名商业顾问刘润这样说:

“做任何一种商业,都需要找到其最本质的原理。”

查理·芒格口中的“道理”、爱默生所说的“原理”、考夫曼所说的“核心原理”、达利奥所说的“原理和因果关系”、刘未鹏所说的“更具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原则”以及刘润所说的“最本质的原理”,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底层逻辑。

可以说,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世界虽然纷繁复杂,变化万千,但其背后却常常有着如同“看不见的手”一般的“道理”或“逻辑”在指挥着,主导着,而这些“看不见的手”就是“底层逻辑”。

换句话说,底层逻辑就是万千“术”后的那个“道”,也是万千现象背后的那个底层规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底层逻辑”主要有四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是抽象:

越抽象的就越在底层。

第二个是简洁: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大道至简”说的正是事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往往都是极其简洁的。

第三个是动力:

底层逻辑是各种现象出现的动力。

第四个是通用性:

底层逻辑不是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的,而是针对一类问题或现象的,有的甚至能被运用在万事万物之上。

所以,思考普遍问题或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能让我们拥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本领,在看问题时变得更加通透和准确,成为“一秒钟看透问题本质”的顶尖高手。

那么,除了刚才提到的“人性”外,还有什么可被称之为底层逻辑呢?

在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中

,我还曾谈到过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即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方面的底层逻辑,是隐藏在万事万物能量转化背后的道理,不论是热能、动能还是势能,无一不是遵从这一定律,所以也能被称做“底层逻辑”。

3、如何使用底层逻辑?

首先当然是理解,其次就是将它真正的运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比如:在商业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即商业的本质就是消费者获益。

当你真正理解了这条底层逻辑后,就会明白,为什么贝佐斯能把亚马逊做得那么成功。

背后的原因之一,正是他洞察到了这一底层逻辑并坚定不移地执行到底。

既然商业的本质就是消费者获益,那我们就该真正做到让消费者获益,然而,能够真正做到的企业却是少之又少的。

而亚马逊的最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以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且他们的确把这个理念做到了极致。

当年贝佐斯决定引入Marketplace业务,也就是允许第三方卖家在亚马逊的平台上卖货,其实对亚马逊的收入是有伤害的。

就好像是星巴克允许瑞幸在它的店里卖咖啡一样。

这一举措当然会遭到了各方反对。然而,贝佐斯却说,引入第三方卖家,才是对客户最好的方式。

因为如果有一个商品,它的价格或者品质比我们卖得更好,那我希望能让用户在亚马逊上也能轻易地买到。而不是还要去其他地方很费劲地寻找。哪怕这样会暂时影响我们的利润,但长期来看,客户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

同理,对于这一底层逻辑的信仰与追随,也是当年王兴从“百团大战”中最终胜出的关键原因之一。

当年中国的团购网站都是从模仿美国第一家团购网站Groupon开始创业的。

Groupon的理念是商家第一,消费者第二,因此它的毛利高达40%。

然而,后来王兴发现,Groupon的理念与策略是错误的,它有悖于商业本质,即有悖于这条底层逻辑。

于是,他开始反其道而行,将美团的策略确定为:消费者第一,商家第二。

因为很低的毛利,所以就需要非常大量的消费者购买才能维持这一模式,同时还需要非常精细化的管理。

一路走来,相当不易,但也正是因为对于这一底层逻辑的信仰与追随,让他最终成为了“百团大战”的赢家。

所以,我会说,顶级优秀的人思考底层逻辑,因为底层逻辑才是诸多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那双“看不见的手”;而且不仅是各种现象背后的“手”,还是各种思维模型背后的那双“看不见的手”。

最后的话

多学习一些思维模型,就等于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安装了越来越多的APP,或者说是工具箱。

因此,当我们在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的时候,就能非常便捷的拿来就用。

而多思考一些底层逻辑,就等于是看清了很多现象与思维模型背后的那双“看不见的手”,因此也就拥有了从纷繁复杂世界中看透本质的可能,成为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顶级高手。

所以我说,优秀的人学习思考模型,而顶级优秀的人思考底层逻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