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口!堪比当年ETC,下一个牛股集中营?
这次轮到电子车牌了?
3月24日,公安部起草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第十二条规定由原来的“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修改为“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并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
此外,在一百零九条处罚条例中,明确了电子标识与驾驶证、行驶证等其他机动车材料处于同等地位。
电子标识其实就是电子车牌,此次修订建议稿被认为是我国首次在法律层面对汽车电子标识安装作出规定,市场对电子车牌的关注度火速升温。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19年的ETC,在国家强有力政策下,一度催生了万集科技、金溢科技等大牛股。
其中万集科技2019年累计涨幅高达547.89%,金溢科技年度涨幅为365.19%。
那么,此次的电子车牌呢,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牛股集中营?
电子车牌,简单理解就是汽车的“电子身份证”,本质上是一种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应用非常广泛,典型的应用场景有门禁管理、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等。
电子车牌一般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在其内部芯片中,会储存与车辆相关的信息,包括该车的车牌号码、使用性质、车辆类型、车身颜色、保险信息等。
安装有电子车牌的车辆在经过射频信号区域时,电子车牌会接收到读卡器发射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启动芯片工作。
在验证身份之后,电子牌照会将信息发送到读卡器,读卡器再将信息加密后传送到服务器,指挥中心便可以获得相对应的信息。
在电子车牌诞生之前,主要通过光学技术来实现车牌识别,就是依靠安装在路边的摄像头进行拍照,通过摄像头的OCR算法进行车牌识别。
传统的车牌识别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在大雾天气、高速行驶、车牌遮挡等情况下无法保证识别的准确性。
相对来说,电子车牌在数据准确性、快速性、稳定性等方面更具优势。比如,在每小时200公里的车速下,电子车牌的识别精确度依然达到99.9%。
至于对车牌进行遮挡、变造,也丝毫不影响电子车牌的正常识别,这些都是传统光学识别技术无法实现的。
我国汽车电子车牌已有10多年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当年在重庆市开始了电子车牌的项目试点。
但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汽车电子车牌产业化进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两方面阻碍。
特别是在2013年以前,我国电子车牌试验主要以各地级市为主体,各个城市间的侧重目的和技术标准也都不一样,导致电子车牌技术参数互不兼容,难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此外,汽车电子车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撑,一方面,电子车牌储存大量个人信息,用户担心信息泄露,主动安装意愿不强;
另一方面,电子车牌涉及到国家数据安全,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试验,到核心器件的知识产权,都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
到了2013年,公安部牵头制定汽车电子标识相关条例,电子车牌的政策法规开始逐渐完善。
2014年,国标委颁布《汽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的征求意见稿。
2017年,国标委发布《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通用规范》等六项推荐性标准。
与此同时,电子车牌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有序推进,先后在无锡、沧州、深圳、天津等地启动试点。
其中,无锡是全国首批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应用城市,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路面读写基站,增加安装汽车电子车牌车辆数量,实现对重点车辆、重点部位全覆盖。
未来,随着试点地域不断扩大,电子车牌有望逐渐在全国普及开来。
说了这么多,电子车牌的推广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电子车牌是车联网的重要部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子车牌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方便公共安全管理,除此之外,在道路交通管理、社会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还有广泛的应用。
公共安全管理
通过电子车牌可以准确识别车辆信息,对车辆行驶轨迹进行刻画和追踪,提升缉查布控能力;
对黑名单车辆、两客一危车辆、非法上路特殊车辆、重点车辆进行识别和监控,对车辆限号、限牌出行识别和监控;
增加违法取证的号牌识别手段,提高交通违法查处准确性,可以发现假套牌、非法改装、伪变造车牌等违法违规行为。
道路交通管理
通过电子车牌实现数据采集,从而对交通流量、平均速度、饱和度、过车数据、交通拥堵进行分析,为交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缓解交通拥堵;
电子车牌的精准身份确认可以为拥堵收费、高速公路不减速出入、路桥通行年费票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可以实现对“黄标车”、货车、教练车等重点车辆的自动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
社会服务应用
基于电子车牌精准身份确认,当车辆进入恶劣天气、重大事故等特殊区域时,可以对驾驶人进行精确的信息推送;
基于电子车牌可以实现停车场无障碍进出,解决停车场出入口拥堵的问题;通过发送停车数据到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市内停车情况统一调整,解决停车难问题。
环境保护应用
通过识别电子车牌中的车辆环保信息,实现环保限行,在指定区域内对黄标车辆禁止通行,对绿标车辆自动放行;
可以将机动车排放总量分配给每一辆车,在额度内可以随意出行,超出排放额度禁行或缴纳相应的费用;
通过计算车辆行驶路径和里程,得出一定区域内车辆排放情况,为环保数据分析提供支撑。
未来,电子车牌会不会掀起“抢装潮”呢?
我们不妨拿电子车牌与ETC做个简单的对比。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由交通部主导的,也是基于RFID技术的产物。
现有国标ETC系统中的车载OBU是有源工作,电池寿命有限,生命周期一般在5年以内。
此外,ETC读取信息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在百毫秒级别以上,所以在被读取时,车速要大大降低。
正是基于ETC和电子车牌在功能和应用上的不同,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两者可能会共生共存,同时存在在车辆上。
至于电子车牌未来能否大规模推广,兴业证券认为,除了由公安部推动以外,还需要引入车主、监管以外的第三方商业机构如保险、银行等共同推广,这个商业模式的形成以及三方的信息流、资金流的打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
那么,电子车牌的潜在市场有多大呢?跟ETC一样,庞大的汽车保有量能够提供很好的保障,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高达2.91亿辆。
以2017年天津市汽车电子标识采购项目作为参考,该项目总投资约8559万元,对应30万辆汽车电子牌照、固定式识读基站250处、移动式识读基站50套,以及系统平台软硬件建设。
机构预计2020年我国潜在的电子车牌市场规模约为830亿元,以8%的汽车保有量复合增速估算,到2025年我国电子车牌市场总产业规模约为1220亿元。
汽车电子车牌的产业链包括上游零部件厂商,中游整机厂商,下游解决方案供应商,上中下游一体化趋势非常明显。
未来在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下,汽车电子车牌有望在我国迎来大规模应用,相关上市公司也会从中受益。
高新兴(300098):电子车牌龙头,2016年收购中兴智联84.86%股权,中兴智联产品涵盖电子车牌全产业链,已成功参与重庆、深圳、上海、北京等20多个城市汽车电子标识项目,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
千方科技(002373):最早进入汽车电子标识行业的企业,全程参与机动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的起草、论证、测试和试点应用等工作,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标识系列产品。
易华录(300212):2016年参与无锡试点,2017年参与公安部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研发,2018年读写设备通过了公安部检测认证,同年中标天津试点。近年公司电子车牌在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北京市等地相继应用及落地,业务签订合同金额超1亿元。
(文章来源于:解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