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馆─诨名“穆柯寨”和“寡妇馆”的小吃店
著名回族学者王孟扬 遗稿
(王老次子王力德先生授权刊载)
在前门外樱桃斜街靠近臧家桥一侧,有一家两开间二层楼的中型清真饭馆,在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里,经常可以看到一进门的灶火前边,立着一位胖胖的老太婆,精神焕发地一手执着大炒勺,一手执着铁铲,脸上渗着汗珠,辛勤地为食客们烹调独家经营,别有风味的平民食品──炒面疙瘩。这便是北京素具盛名的广福馆。
广福馆创办于清朝末季,当时北京最繁华的地区是前门外迤西一带,由于这里不但是商业中心,而且剧场、茶楼和妓院林立,因而有名的饭馆如丰泽园、全聚德、都一处、撷英番菜馆、元兴堂、两益轩、萃芳园等,都设在这个地区的附近,广福馆也是其中之一。
这个饭馆是由一位牛街地区姓穆的回民所开设的,由夫妻二人共同经营,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小型的专以平民为服务对象的便饭馆,专门供应炒面疙瘩,这种简易的食堂,本来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由于穆氏夫妇,对烹调精益求精,所做出的炒面疙瘩香滑松软别具风味,于是生意日渐发达,一些“达官贵人”,也慕名前来一尝异味,逐渐建起楼房,炒面疙瘩居然成为一种著名的食品。至民国元年,掌柜穆师傅因病死去,这个饭馆的经理和掌灶的任务,就落在老板娘的身上。由于穆大娘精明能干,锐意经营,生意越来越兴隆,顾客们钦敬她的为人,欣赏她的熟练技术,就顺口谐音地称广福馆为“寡妇馆”,原名反倒湮没不彰。又因她的丈夫姓穆,现由她当家作主,出人头地,便会联想到京剧穆柯寨,于是广福馆竟又以“穆柯寨”的代名而传遍遐迩了。
广福馆的炒面疙瘩,是用上等面粉和成较硬的面团,然后用刀以迅疾而准确的手法,削成蚕豆大小的疙瘩,煮熟后过水晾干,然后用小磨香油炒过一次,务使每个小块都附着熟油,再用特制的五香豆酱炒上一次,同时在面疙瘩里,杂拌一些绿豆制成的炸饹馇条和韭菜段,一并炒熟后,再适当地加些胡椒或其它香料,拌搅均匀使其香味透溢,端到食客面前,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售价低廉,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

由于营业发达,不能专以供应炒面疙瘩为限,遂又增加各种炒菜、面食等,但顾客在饱尝各种精美菜肴之后,总是要吃碗炒面疙瘩,这样,这座中型饭馆始终以炒面疙瘩为其特色。
到四十年代前后,穆大娘年事已高,另外培训青年技师,负责烹制,但她始终不离灶火,有时仍然躬亲操作,有些“有面子”的熟客,点名要吃穆大您亲手做的炒面疙瘩,否则认为是虚此一行。
解放前穆大娘年老逝世,但广福馆仍在原地开设。人民政府为了保存这一特殊风味,将该馆移到煤市街,易名为炒疙瘩食堂,一代盛事的广福馆也就延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