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考提神|用标题就能解读古诗歌(三)
ABOUT
都随风雨到心头
往事依稀浑似梦
析标题,探意旨
1.看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
标题中有“酬”“和”“次韵”等字眼,表明写诗的缘起——和诗。如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标题交代了写作缘由——袭美抱疾杜门,即好友皮日休(字袭美)生病在家(抱疾)难以赴约(杜门),便给我写诗(见寄),我希望他早日康复再一起相约游玩,因此“和”了他这首诗。
2.探寻诗人的思想感情
有些标题含有“伤”“怨”“喜”等字眼,明示诗人的思想感情,如《伤田家》《征人怨》《秋夜喜遇王处士》;有些标题暗示诗歌的思想感情,如《孤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助标题中的“孤”“左迁”可以探寻诗人的感情倾向。我们要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那个字眼,看其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
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此诗是作者为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此诗前四句和后四句,一悲一喜,悲喜交感。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
3.揭示意旨,表明写作意图
有些标题揭示意旨,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句,以为是写湖水的风景,但从题目看,是谈“观书”体会,意在讲道理。因为是从自然界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有些标题表明写作意图,如干谒诗。干谒诗作为一种带有明确请求援引目的的诗歌类型,在唐代尤为流行,创作队伍庞大,数量可观,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郊的《古意赠梁肃补阙》、杜甫的《赠翰林张四学士》等。
第五届“语文报杯”网络书法比赛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