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五世支祠――卒子走遍安庆
余氏五世支祠
卒子游记:
卒子走遍安庆,今天卒子带大家到安庆市潜山县看一看
余氏五世堂支祠位于潜山县的一个靠北的乡镇里。余氏迁潜十六世祖文章,天性孝友,法善齐家,事亲至;因谪祖鉴公(六世)祠近在咫尺,并侧面相对,五世堂;祠堂格局为“四水归堂”式徽派建筑风格;五世堂支祠不仅是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人文景观也;支祠创建人余文章一生践行炎帝和文化之传统,励行忠;迄今古祠己历仓桑两百余年
清王朝乾隆帝分别于五十五年和五十七年御赐“五世同堂”、“七叶衍祥”圣匾。人瑞声起,享誉四方。余文章为表示对皇恩的感激、尊崇,也为了教育子孙永振义门家风,决定建家庙,供奉圣匾,弘扬圣恩。遂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建起了这座家庙。即五世堂支祠。
因谪祖鉴公(六世)祠近在咫尺,并侧面相对,五世堂家庙未冠“宗祠”、“支祠”头衔(门头“余氏宗祠”是此次整修加装的)。原大门前建有六尺高花墙遮之(解放后花墙拆除)。有人说为避门前直下之水,有人说这避与祖祠对峙抢风之嫌,留下了不解之迷。家庙建成九十三年后,光绪十一年才由五世堂七房首事牵头,整修宗庙,筑起神坛,供上了含文章在内的祖宗牌位。至此,才算完备了支祠的应有功能。
祠堂格局为“四水归堂”式徽派建筑风格。正堂两侧分设东西厢房,占地500平方米。规模不大,但庄重典雅,气势恢宏。正厅中央高悬“恩旨”“五世同堂”、“七叶衍祥”圣匾。下设神坛为先祖之灵位。文章家训“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以竖匾对联式分挂在正厅主柱上。前后厅照坊上展示多块古匾:“傲雪松筠”、“洛社风高”、“望重彤庭”、“五福三多”、“媲美郑张"等,皆为褒扬文章母暨文章夫妇,忠、孝、节、义仁受之美德义举,以及五世堂的义门之风。题匾人上至太子太保,兵部佐侍郎,下至州县太守、县令。
每一块匾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每一块匾都传递着炎黄传统文化精神。这不仅是五世堂支祠的一大特色,也反映了五世堂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十分珍贵。
《传》载民国九年潜山县志;五世堂后裔人才辈出,文章四世孙至六世孙就有余受之光绪癸巳亚元;余际春恩科进士;余谊密安徽省代省长;余协中著名学者,国军少将;余大化中共潜山特支首任书记;余敦兆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视察;余英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曾任美国多所大学教授。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至今古祠己历仓桑两百余年。解放前每年有一至两次族务活动。解放后被视为国有资产使用,做过学堂、供销社、食品组、公社企业、个体厂(坊)。现余氏五世堂支祠定为县、市、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六安余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