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少一点,活好一点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间,就我和你。


因为疫情,不得不困在家中,每天和父母,抬头不见低头见。

如此高密度的相处,必然导致,犄角旮旯,矛盾丛生。

令人如梦初醒,原来代沟这种东西,果真存在,而且,积重难返,回天乏术。

你说在大城市工作能够开阔视野,磨砺心智,她形容每个月兢兢业业为着房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你说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对自己好一点,偶尔买一两件“奢侈”的物事,才是钱用在刀刃上,她说人要懂得目光长远,不要贪图眼前的享受;

你在回家的时候便反复提醒,某些衣服不能手洗,她不仅自作主张大洗一通,还苦口婆心,振振有词——不能洗的衣服,买来干嘛?

这些事,长远来看,都不足挂齿,却在人生中的某一些片刻,着实令人黯然惆怅。

关键在于,父母有自己的一道杀手锏:“我是为你好。”

这五个字,俨然是唐僧口中念念叨叨的紧箍咒,每每令人头疼不止,怨声载道。

面对一个“为你好”的人,你能说什么?

你能说“我不需要你为我好”吗?

这不等同于“得了便宜卖乖、过河拆桥”吗?

你能说,“我不需要你这样为我好”吗?

这样回答听起来工整圆润了一些,可是——

他们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讲起道理,谈起人生来,谁更掷地有声,谁是理屈词穷?

无论如何,仿佛都是父母“在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父母确实比子女人生经验丰富,生活感悟更多,他们也的确对自己的处世经验信心百倍,因为不这样也不能。

但是,他们很少去思考,这些处世经验、人生“智慧”,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是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问题还出在,人们过分膨胀的“自我”——

太过“自我”,就会导致过分自信,随之而来的就是,独断专行、一厢情愿、自怨自艾、顾影自怜……

说来说去,统而论之,就是两个字——“自私”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世界上还有比父母之爱更无私的吗?

几乎没有。

但诡异之处就在这里,正是这种看似毫无缘法、源源不绝的“无私”,极其容易演化为“自私”

所谓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是也。

因为大多数人(或者任何人)都只会以自身作为尺度,去丈量人世的长短曲直。

所以,符合自身需要的,就是好的,值得歌颂的,反之,就是坏的,避之唯恐不及的

父母“无私”,是一种“顾影自怜”,是一种自我说服,在自己而言,尽职尽责,可歌可泣,是自身的“需要”;

可一个人太过于仰仗和信赖自身的“需要”的时候,有没有余地和心境去真正揣摩对方的需要?

当自己的需要与对方的需要并不契合的时候,便会出现甲之熊掌乙之砒霜的情形。

当然,任何关系里的问题,都不可能只是某一方的问题。

所以以上所言,都可作两面看。

父母任有千年的道行,子女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

如今,影视作品当中,探讨这种家庭伦理关系问题的作品,也愈发多了起来。

像前不久因为疫情的原因而转院线为网络上映的电影《囧妈》,便是鲜明的例子。

前者有袁泉扮演的都市精英妻子对着徐峥扮演的中年焦躁丈夫义正词严地说,他不过是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完美妻子的模样,然后以这个框架模型去约束她;

后者有徐峥扮演的中年焦躁儿子在开往莫斯科的绿皮火车上对着黄梅莹扮演的老年焦躁母亲将妻子对自己说的话改了一个身份名词原封不动地赠给了她。

这不是导演或者编剧偷懒,也不是露了马脚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是这种“解不断理还乱”的纠葛,生命力强盛,无所不在。

丈夫心目中渴望的妻子,自然美丽大方、温柔和顺、相夫教子,不在话下;

妻子心目中的丈夫,高大伟岸,顶天立地,拥有责任心、事业心;

孩子心目中的父母,善解人意,不咄咄逼人、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最温情的港湾;

父母心目中的孩子,正直上进,为家庭增光,规规矩矩,最要紧是听话……

理想的世界,玲珑剔透,珠圆玉润,可是现实往往七零八落,千疮百孔。

所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电影里的徐峥没有遇到这样的妻子,妻子也未必得到她心目中的丈夫;

电影里的黄梅莹没有得到让她心平气和的儿子,儿子也在与母亲和解之前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火火,怒气腾腾。

是的,电影自然要给这趟旅途一个交代,要给观众一个交代,所以意料之中地,母亲圆了年轻时候在大剧院表演的梦,母子二人也彼此坦诚相待,互相原宥包容。

而这种冰雪消融,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不是这一趟漫长曲折的莫斯科之旅,如果不是沿途经历的九死一生,如果不是两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时候达成的默契?

这种“和解”,或许更会“延宕”至更远更远处。

电影为母子二人互相理解和包容造足了势,做足了戏,但生活中未必能有这样的起承转合,荡气回肠。

生活是鸡毛蒜皮,生活是细水长流。

故事是别人的,但矛盾却是自己的。

并非人人都要依靠这种形式来冰释前嫌,事实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黄金秘钥。

像《恋恋笔记本》里的母亲,如果执意让女儿嫁给自己认为更加合衬的富家公子,而没有带着她去“造访”自己年轻时候的恋人——如今在工厂营营役役、泯然众人,Allie会下定决心选择投奔爱情,进而理解母亲之前的所有激烈以及此刻的千种柔情吗?

像《贝蒂与琼》里的BD,如果没有亲身上阵和母亲一同出演《兰闺惊变》,能够明白身为演员的母亲所承受的诸多来自事业与家庭的苦辛与无可奈何吗?

也像《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的Miriam和Joel,如果丈夫曾经没有成为脱口秀演员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付出过,又怎能设身处地地体会麦瑟尔夫人站在舞台上所品尝到的骄傲与心酸,又怎会懂得在付出未能得到回报或者回报不如预期的时候内心的愤怒与不甘?

可见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怎样的曲意逢迎,基本要义还是一颗能够暂时放下自我偏执的心。

能够暂时从我执的泥沼里跳脱出来,才能够看清一些云遮雾绕的真相。

心若是壁垒森严的城堡,阳光如何透过缝隙照耀进来?

然而,观众是清醒的,人生并非一趟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绿皮火车,人生的这趟旅途更加漫长,更加坎坷,更加险恶。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生命不息,矛盾不止。

如果人真的那么容易醍醐灌顶,立地成佛,何来万丈红尘,何来苦海无涯?

因为人生,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一个又一个矛盾的旅程。

*

父母孩子之间的来来往往,玄奥诡谲一如爱情。

因为是至亲,所以关系非同小可,所以分外渴望从对方身上获取关注、爱、理解与尊重。

如果是陌生人,自然不痛不痒,两袖清风,正因为贴己切肤,所以百转千回,所以无可奈何。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轻松,所以清晰。

关注和爱不难,只怕太多太满。

真正难的是,理解与尊重。

因为理解,始终建立在两个人境遇相似,情感相通的基础之上。

社会日新月异,人和人之间,造化境界也各有差别,天地间尚且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又何况是五脏六腑、七情六欲的人?

既然境遇很难相似,理解自然毋庸赘言。

我指的是真切的、饱满的、透彻的理解。

用一句稍显决绝的话语形容就是,针不扎在自己手上,就不知道疼。

是这样的。

而尊重,是太高级的词汇,需要相当程度的文明才能孵育培植。

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凄风苦雨,走过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民族而言;

对于一个充斥着“养儿方知父母恩”、“百善孝为先”等观念的民族而言(类似的表达并不是不好,只是太过侧重强调难免有“横行”的嫌疑)——

太多人本能地认为,子女由父母全权造就培养,相当于自己的一件作品,说得好听一点,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说得不好听,是上辈子欠的债——没有一个比喻不是在将孩子物化;

而且,为了将孩子抚养成人,大多父母尽心竭力,栉风沐雨,不是不感人至深的,却也正因为此,父母觉着一些“过分”的关注与爱,是人情之常,是理所应当。

太少人去思考,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既然是独立的生命,就会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生命法则。

随着年月累积,随着孩子视野心境的蜕变,这种发展轨迹与生命法则,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父母自身的发展轨迹与生命法则,难免分叉。

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进而正视,以至于化解这一点,才能营造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

所以龙应台才能写出《背影》那样令人感慨不已的文章。

因为有时候,“放松”比“紧握”更见功力。

“放松”,是尊重,也是成全。

让他去做他愿意做的事,他能够做的事,让他自己去跌跤,然后站起来,学会绕路而行,而不是一味三令五申,耳提面命。

越是相爱,越要懂得“自由”的宝贵。

这种“自由”,是带着翅膀的自由,是拥有壁垒的自由,是有依靠、有屏障、有托付的自由。

这种自由,是“有你有我”的自由。

没有谁一家独大,更不会徒呼喝喝,百无一用。

两个拥有独立自我的人,决定在一起相处,磕磕绊绊,吵闹纠纷必然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惺惺相惜,更多的,是理解包容与尊重。

如此,一段关系才能经得起似水流年,才能敌得过物是人非。

而我能想到最恰当的“范例”,是吸血鬼和人类的关系(只关乎某种特定情况)。

当一个吸血鬼爱上了凡人,比如《暮光之城》里的Edward和Bella——

他会竭力控制自己内心想要吞噬恋人的欲望,因为他不愿意她承受自己所面对的黑暗与阴寒;

她却怀着想要被他“同化”的期盼,这种“同化”,不是对自我的背叛,而是为了坚定自己爱人的心愿而作出的抉择,因为她不愿意看着他百般痛苦折磨。

在爱里,我们最容易融化自己,或者太过牢固地捍卫自己,到最后,变成一团浆糊,或者硬碰硬,毫无美感与兴味,却忘了——

许多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软化自己,让彼此,都拥有存在和呼吸的空间和氧气。

因为我们渴望的,本来就是,在爱里,成为更好,更懂得爱与被爱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