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门:端端正正的不是秦印,歪七扭八的也不是秦印

我经常见印友们某年某月“拟秦印”的作品,因为秦印的风采肯定称得上独一无二,它有趣,值得一“拟”,但朋友们常常把"拟秦印"简单化了,以为,或者是认为只要加上田字格,不管里面摆的是“小篆”还是“缪篆”就算得上秦印了,或者是简单地保留了某些秦印的某些局部特征或某个字的某个特征(比如“印”字修长的体格或灵动的小尾巴)就算秦印了……
这当然不对,因为秦印用的是“摹印篆”(至今为止,篆刻界里很多大佬或者知名印人仍然认为摹印篆和缪篆是同一种字体,但实际上,两者有细微的差别,并不仅仅是名字上的差异),不是其他篆书,它有它独自的特征,另外,秦印多是凿制,它又有它独特的工艺特征。
我们可以这样说:秦印是在某个固化的模式里仍然保留了充分自由的一种态势,这正与秦代的文化形态相似,一方面是秦王朝严格的制度约束,一方面是各国民众们奔腾不息的各种思潮,像缪篆一样端端正正的状态,不是秦印;完全没有约束的歪七扭八的状态,也不是秦印。秦印的状态是一种既受约束,又保有自我自由的中间状态。甚至在秦印的整个发展期内,还有更为细分的子状态,即摹印篆向缪篆发展的整个过程,几乎都体现在秦印里面,渐进实现——到晚期时,秦印的摹印篆与汉缪篆几乎一模一样了,这也就是西汉印与秦印容易误认的原因。
(秦印:公孙榖印)
本文发布我们秦印作业的第7方,就是这方“修武库印”(严格来说,应当叫“脩武库印”,因为修、脩并不是同一个字)。
(脩武库印)
这方印的读序依然是交叉读,前面已经说过,秦印的印面文字读序比较随机,只能结合各种材料考查最后确定印文读序。
我们说过,秦印的学习重点在于字法和篆法。所以,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
“脩”。并不同于修。在《说文解字》中两个字也是分别归在“肉”部和“彡”部的。意义也不同,“脩”,指的是干肉,过去学生给老师带学费,叫束脩,就是拿干肉去(后来用钱代替)送给老师,用这个“脩”。“修”,指的是修饰,后来也用作修治,修东西,称“修”。后来脩、修常常通用,到后来就互为异体字了。
注意,这两个字只是互为异体字,并不是说脩是修的繁体字,要记下来。《兰亭集序》里用了三个“脩”,严格意义上,并不完全正确。后面两个“脩竹”,“脩短”可能是写了错别字,因为脩褉是祭祀,所以用“脩”,后面两个“脩”都与肉无关,该用“修”,但没办法,谁叫人家是王羲之呢!
在汉印中,“修”与“脩”也是不同的,写法也不相同。如图:
(脩的变化)
这方秦印里的“脩”,左边的“人”部并没有写得整整齐齐,而是有长短参差,这是秦印的状态,相比修长匀圆的小篆,它拉直了线条,但却没有整齐划一。但是到了缪篆中,它不但消解了小篆的圆转修长变得挺直,而且被完全整齐划一了。因为汉印印式基本很少见圆斜的线条,元代吾丘衍《三十五举·二十举》不是说:“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
但请注意,这里的“脩”,不是正方形的,而仍然保留着小篆的纵宽比,这与其他三字协调,从而导致了这方秦印是纵向长的长方形,不是正方形印面。
导致这方秦印是纵向长方形的原因还有其他三个字的小篆“印化”不彻底,就是它们同样是纵向稍长于横向的字形,这是小篆的字体特征,它是黄金比,很好看,但是不适合正方形的印面。这是绝大多数秦印存在的问题,是秦印无法方正的“原罪”。即便是两个字的半通印,它也绝大多数是纵向长的形状。到了后期,摹印篆日益演化,渐渐变方,成了缪篆,就成了端端正正的正方形。
(秦私印:贾牟)
导致秦印既不端端正正,也不歪七扭八的形态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秦印是凿制而成的,是铁刃加“椎”之后,一点点凿出来的,因为金属对抗金属而产生的阻力使线条呈现自然的欹斜状态,不平直,但又力求平直,它的“势”,是取向平直的,所以,它不呈现歪七扭八的状态,因为工匠的用力有自己的习惯,这种“势”,也成了一种天然趣味(有过用椎刻金属印经验的朋友可能会容易理解一些)。
(秦印:王当)
模拟秦印,一定要模拟出来这种“椎凿感”。印面受刀之后,每一笔都体现出这样的特征,既有不可遏止的“冲”力凿出笔画,但又被工匠及时收止,对,就是这种状态,它不雕琢、不修饰,特征“随机”出现,却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汉印里的“库”)
“库”字不用多说,因为它不复杂,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差异。“武”和“印”两字前面已经在第2方“昌武君印”中讲过,此不赘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