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里的好老师22】刘义勋:追忆我的启蒙恩师阳勋华
追忆我的启蒙恩师阳勋华
刘义勋
五十多年前,在我家的后山坡上,曾经有过一所学校——铜鼓小学。学校隔年招生,只有两个班级,两个教师。它或许是全世界最简陋的小学,却是全村毫无争议的“最高学府”,我的小学一至四年级学业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俗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学校虽然校舍残破陈旧,却有一位难得的好老师——阳勋华老师。她是学校的校长和低年级的班主任,更是村民和孩子们心目中知识的化身。通往学校的黄泥巴路有两个陡坡,且要经过一个深水沟和一段木桥,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十分危险。阳老师爱生如子,常常把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深水沟。今天回想起来,还是那么温暖,那么动人。小学一年级时班上同学无意识中错喊阳老师为“妈”的不止一人,常常引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
阳老师教学有方,是仙槎桥区的名师,经常有外校教师慕名到我们班来听阳老师的课。每当这个时候,同学们特别来劲,表现得格外积极。阳老师对工作十分负责,每天批阅的作业堆起来像小山似的。她对学生学习要求十分严格,再调皮的学生在她面前都是恭恭敬敬、规规矩矩、服服帖帖。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放学后必须留下来,首先背诵毛主席语录:“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然后再跟你讲道理,直至你口服心服为止。
有一次,我好像突然发现了新大陆,大惊小怪地跑去问阳老师:“您的名字怎么和我的名字共了一个'勋’字?”阳老师微笑着说:“傻小子,你的名字还是我取的呢!”阳老师向我解释了这个名字的寓意,用心良苦。原来,我的父母都是文盲,没有上过一天学堂,我出生后父母特别高兴,特地请全村最有文化的阳老师取的名字。
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却从不知道自卑为何物,还以为自己是孙悟空,能上天入地。我的超强自信源于有人说我行,并且说我行的人很行,这人就是在村民中享有崇高威信的阳老师。阳老师曾在班上说过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今后肯定会有出息的。阳老师的话我们都深信不疑。小时候邻居老奶奶还给我取了一个绰号叫“王恩聪”。王恩聪乃当时我们仙槎桥人民公社的书记,大名鼎鼎,说话算数,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够见到的最大的官,人比较胖。我小时候喜欢吃红薯,也偏胖,于是乡亲们说我越长越像王书记,干脆就给我取了这个绰号。和阳老师一样,也是认为我长大会有大出息。
可能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罗森塔尔期待效应吧。儿时的小伙伴中,我是唯一一个能够翻空心筋斗的家伙,被大队部“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吸收为临时小演员。我喜欢打乒乓球,乒乓球技无人能敌,是乒乓球玩伴中无可撼动的“老王”。学习成绩更是首屈一指。阳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激励我度过了美好的儿童时光。
小学五年级时我们到片小——青石小学读书去了。我们走后阳老师得了一场大病,治疗过程中又发生链霉素中毒,真是雪上加霜,不得不提前病退。阳老师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我们可以算是阳老师最后一批学生。阳老师退休后,铜鼓小学没有支撑多久,就被撤并。人去楼空,学校校舍作为危房被拆除,铜鼓小学从人们的视野和记忆中彻底消失。
阳老师和乡亲们当初的愿望是那么美好,而现实是残酷的。我没有像阳老师所希望地那样有出息,但还是跳出了“农门”,吃上了“国家粮”,当上了人民教师。八十年代我就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是当时全县最年轻的省优秀教师。阳老师是在报纸上看到了我的名字,她比我本人还要高兴,因为这个名字就是她的杰作。
阳老师晚年与病魔顽强搏斗,生命延续到八十多岁。在生命的最后几天,我们几个人一起去看她,她已在病床上动弹不得,但听到我的声音,阳老师还是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了一句话:“谢谢你们,你们的到来是我心灵的安慰。”
阳老师逝世已经多年,她的崇高品德,她的人格魅力,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永远铭刻在学生的心里。
【作者简介】刘义勋,1963年出生,1982年参加教育工作,杨桥镇中心学校书记、校长,邵东市首席名师,湖南省中小学系列心理教育专业首位正高教师,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参加过英语辅导丛书、新课程研究丛书、心理学丛书的编写,在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刊物发布论文案例40多篇,在邵东教育网等教育网站发表心育作品4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