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本视角,军旅纪录片还能这样拍?

“中国仪仗队是我在世界上见过的最出色的一支。”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中国三军仪仗队念念不忘,以至他在写《回忆录》时仍大加赞赏。 这是2015年纪录片《中国仪仗兵》,呈现的绚烂夺目的重要历史片段。三集篇幅中,要书写几代中国仪仗兵的成长经历,并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的前进步伐,其宏观叙事可见一斑。

90后年轻人应征入伍,通过艰苦训练和重重选拔最终成为一名合格仪仗兵。镜头里,骄阳似火下挑战站立的极限,“国脸”的意义大于个人表达。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也无愧于历史。 但你若习惯了严肃军事题材纪录片里这样的中国军人形象,怕会觉得《新兵请入列》里的新兵蛋子们让人“大跌眼镜”。这是央视网出品、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军旅纪录片。不同于《中国仪仗兵》的优秀“成品展示”,《新兵请入列》历时180个日夜贴身跟拍,2万公里极致跨越,纵览海陆空三军训练基地,要做的却是“半成品拆解”。新兵生活、训练、考核的成长日记新鲜出炉,不过却远没有达到钢铁意志的标准线。

但或许正是这种“反差感”,才是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中间地带。在欢笑与血泪的混合中,《新兵请入列》最全面地反映了00后新兵的人物群像和心理状态。就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成为“兵王”之前也是被群嘲的对象,新兵蛋子没短板还叫蛋子吗? “00后”新兵,有啥不一样?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如果说《当兵的人》歌词展现的是90年代军人与普通人的“无差别”,那么《新兵请入列》则完全记录了00后新兵形象的多元参差。

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有着迥异的个性,碰撞之下不是“散作满天星”而是“乱成一团麻”。 在“新手村”,新兵们经历着想象的落差以及融入新生活的阵痛。北大学霸徐梦浩,在***海军训练基地因为不太跟得上节奏变成了新兵里的“学渣”。在思考哲学难题之前,他必须先解决自己慢一拍的问题。 女兵段润芝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却因白班长的严厉训斥而落泪。在打背包时,标准的“三横两竖”被段润芝弄成了“两横一竖”。白班长一个唾沫一个钉:“你的三横呢,还有一横去哪儿啦?”这种被强烈质疑的语气,特别像厉害的语文老师检查写字缺笔画的学生仔。

精通“摸鱼”的厨师林俊龙,也在***空军新兵体能训练中现了原形。平板支撑的时候,他还可以学南郭先生在地上“躺平”,但跑步太慢就要被班长跟跑:“快点不要停,冲过终点线。” 将形形色色的个体打散重塑,使之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之躯,大概就是“新兵养成”最吸引观众的人物弧光了。“拉垮”不是看点,“拉垮”的人如何把自己武装强大才是新兵训练的题中之义。 骄傲的陶班长,看到帽子也戴不好的蔡灼瑜内心估计崩塌了。难道我年年拿第一的英名,就要毁在你手上?所幸蔡灼瑜努力加练,只为了不给集体拖后腿。他总结道:“你输了,那真的失去的东西太多了。”身体还是那个身体,但眼神里的劲头明显有了兵味儿。

徐梦浩当班长,因为同班战友的不配合曾处处掣肘。小胡对于自己抽烟被举报无法释怀,觉得徐班不近人情。安排新兵刷碗,又被质疑怎么不叫另外三人去。都是新兵凭什么你来管理,00后个性突出,老徐的难处可想而知。 但徐梦浩总算通过以身作则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刷碗自己刷得最多,值日也是抢着做。实绩摆在那儿,服众不是早晚的嘛。虽然不擅长打牌,象棋可是秒杀众人。在他领导下新兵的文化生活也很丰富,徐梦浩兴之所至还给大家背《红楼梦》的《好了歌》嘞。 段润芝增重后,获得了更强的爆发力。得到第一名的时候,她自己都有点错愕。回想起班长的指导,才醒悟过来前辈诚不欺我。没有现在的艰苦训练,将来上了青藏高原苦的是谁? 内聚焦叙事回归人物情感世界

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叙事的主脉络,人物仅起到推动或顺应该浪潮的“螺丝钉”作用,军事类纪录片过去主要以这种形式结构内容,因此很难摆脱说教意味,也不容易拉近和“非军迷”普通观众的距离。 《新兵请入列》的创新之处,正在于打通了“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用温情脉脉的民间话语让观众更易于接受和代入。军事训练不再神秘,诸多主观视角镜头的调用让人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新兵。 《新兵请入列》还采用全知视角的宏观叙事,来展现几个军区新兵训练的整体状况。时间统一为“新兵入营X天”,每一集都会在北部、南部、西藏军区这三个战区间“横跳”,几个主人公的项目不同、进度不同,却构成了一幅新兵群像。

同时,它也有内聚焦的微观叙事,去剖白人物的细腻情感。段润芝每天会在被窝里打手电筒写日记,用活泼的语气纪录新兵生活。“今天熄灯前,白班长竟然祝我们睡个好觉,她平时可不会说这种暖心话。”考试时播放催泪的《军中绿花》,让女兵感慨:“我是要哭还是要笑?” 徐梦浩有“班长”无法服众的烦恼,只好去向领导邱队求助。邱队给徐梦浩解压,你们上有区队长下有新兵,自己也是新兵,处境很尴尬工作很难做呀。而新兵们的情绪变化也被《新兵请入列》捕捉到,一个新兵感慨:“他自己会比我们干更多的活。”

作为新兵和士兵过渡的“把关人”,负责新兵训练的班长们也有喜怒哀乐的多面形象。其实班长们前几年也是新兵,陶班长回家陪产时仍惦记着即将下连考核的新兵,新兵和新生儿都让他挂怀;不苟言笑的曲桑班长对受伤女兵十分关心,细心清理伤口泥沙生怕对方感染。 总台央视记者王冰冰的配音,则以甜美声线先声夺人吸引年轻受众。冰冰在《新兵请入列》片尾有时还会露脸,给观众科普部队日常作息安排等小常识,把军营风貌以更灵活的方式、更立体的形象进行传播。

令硬糖君感到惊喜的是,解说词也巧妙化用网络热梗,最大程度贴近了年轻人的话语形态,配合画面的精准调侃常让人忍俊不禁。诸如装卸枪支时说“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女兵战术练习时遇到下雨说“爬战术练习与下雨天的泥泞是一对天然CP”、新兵加练时说“路漫漫其修远兮,苦练才是硬道理”,都是《新兵请入列》的金句。 有些解说词,显然是专门为主角团打造的。比如描述徐梦浩的窘境时,解说词是“徐梦浩搞得懂苏格拉底,却搞不懂人际关系。”既保持了一定的韵律感,又结合了他自身的哲学专业,是典型的雅俗共赏的包袱。 融合创新找到与年轻人的对话方式

《新兵请入列》没有严肃化新兵的成长过程,反而展现了诸多有趣的生活细节。蔡灼瑜起哄和大家把陶班长抛到空中庆祝阶段考核获得第一,就像热血漫里的ending画面。

野战生存训练新兵们拿出了“过家家”的童真,通风道没挖好烟雾大得能被敌人立刻发现,就像在演《炊事班的故事》;女兵做卫生不到位被班长戳心到满脸通红。她们反复请缨“让我们来打扫吧”,班长坚决不允“不需要,不要动”。脸皮薄的,大概想找个地缝钻走了。 在“主流话语”与“年轻表达”中搭建桥梁,《新兵请入列》无疑找到了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它既有00后的天马行空,也可以引发关于责任和成长的深度思考。 有没有可能在保持个体独立性的同时,肩负起新时代军人的担子?《新兵请入列》让我们看到,两者并不矛盾而且自有调和之道。徐梦浩性子慢,拿来磨新兵的毛刺是最恰当不过的“利器”,你撂挑子不干,也不见老徐发大火呀;蔡灼瑜看着嘻嘻哈哈的,其实内心很有不服输的斗志;段润芝爱流眼泪,但是流完之后会立刻找到变强的方法。

恰逢2021年秋季征兵工作进行中,《新兵请入列》的播出可谓恰逢其时。它以轻松的内容输出,最大程度辐射受众群,又深入浅出地贯彻了展现新时代新兵风貌的初心。 为时代发声,为时代精神张本,是主流媒体不可懈怠的责任。央视网出品《新兵请入列》,既是对时代浪潮的一次主动追击,也是对群众关切问题的一次有问必答。关于00后新兵的一切,你都可以在其中探寻。 从挖掘人生纵深面的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二次》,再到取得极佳传播效果的《新兵请入列》,央视网利用纪录片内容实施的“青年+”战略已初见成绩。

在这些与青年对话的内容产品中,融合成为了主基调,内容IP作为了主抓手,是全面的战略转型而非战术性的讨好用户。在娱乐体验的浅层内容之下,其社会关切和人文关怀底蕴作为深层主题,为节目的国民调性保驾护航。 当然,若无对军事资源的强大调动能力,也难以胜任“展现新时代新兵”的纪录片任务。光是横跨几个军区的素材获取,就是一道横亘在普通媒体与央视网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依托,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递主流文化价值,构建主流舆论矩阵,央视网以《新兵请入列》展现了其转型道路上的创新魄力和使命感。这是一份新兵的图鉴,也是一份主流媒体的新媒体时代答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