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门:秦印入印文字的“印化”方法

本文介绍秦印中入印文字的“印化”方法,同时发布我们秦印作业的第19方和第20方(再说一遍,我们的篆刻作业是汉印220方,古玺50方,秦印50方,明清名家印180方)。
因为是半通印,工作量与难度相对变小,我们同时发布两方,即“臣虎”和“殷申”:
(“臣虎”和“殷申”)
我们已经说过,秦印的入印文字是“摹印篆”,摹印篆既不是小篆,也不同于后来的汉缪篆,它的总体特征是比小篆更方正,但又没有完全过渡到缪篆的正方程度,如图:
(刻凿味道明显的摹印篆秦印:张季)
也就是说,字形的总体特征为:小篆的纵宽比基本上是2:1,缪篆的纵宽比基本上是1:1,那么摹印篆的纵宽比大约在1.5:1,介于两者之间。
但它又不绝对,它同时也是灵活的,常常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依据印面具体情况的不同,它又具备灵活多变的特征,因此,秦摹印篆的入印文字在入印时,它的“印化”特征总体有三:
1、改变文字的外部轮廓,使其适应印面空间。如第19方中的“臣”字,它由原来标准小篆的竖长字形,变为扁方字形,方法,就是压缩横笔间的距离,扩张横向笔画的长度,同时外形由圆转变为方整,转折由圆弧变成方挺。我们看:
标准的小篆的“臣”字:
(《泰山刻石》中的臣)
与本印中的臣字相比,至少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两个方面的变化)
实际上,这种“印化”手法,在汉印中也极为普遍,我们可以看一下汉印中的“臣”字:
(汉印中的“臣”字)
改变外廓的圆为方,改变纵宽比,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适应印面的需要。
2、改变文字的结构,使其适应印面空间。在第20方印“殷申”中,“殷”字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与小篆的写法有很大不同。改变文字内部结构,实际上与18方中部件的挪移和以后要讲到的拼接一样,是为了达成篆法的改变,适应印面空间的需要。
(发生内部改变的殷)
相对来说,这种文字结构的改变,在汉印中相对减少了,也就是说,在秦印的创作中,文字结构相对较为自由(与古玺相近),到了汉印,文字篆法规矩严格了,改变结构的做法越来越少见了。看汉印中的“殷”,我们较少发现有结构、部件上的变化了:
(汉印中殷)
3、改变圆曲的笔画为平直,使之更加便于凿刻。秦印几乎全部都是凿制,因此秦印入印文字的“印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印文中的线条以直代曲,以方代圆,其态势以率意代替精整,目的很简单,便于刻凿。我们看这两方印,四个字无一例外都有这种特征:
臣字上面已经强调过,圆角都变成了方角,“虎”字的所有转折,都处理成了纵横线条的交接,“殷”字的“几”部几乎篆成了“屮”,“申”字的左右两部,特别是左半部,几乎改成了完全平直的线条(如果右部也与左部做相同处理的话,简直就成了楷书的“申”),如图:
(以直代曲,以方代圆)
这种处理方式,会让人想起甲骨文书法,一刀一刀,刻痕交代得非常清楚。当然,秦印也因为这个特征,在趣味上呈现一种特有的稚拙味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