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九帝·赵匡胤(1)—从小兵到禁军第一人

“北宋有九位皇帝,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桓,以他们为主视角,就能很清晰地看出整个朝代的走向,这个系列的第一篇,从赵匡胤开始。”

赵匡胤

残唐五代是个乱哄哄的年代,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你方唱罢我登场,说不定哪天国家就改了姓,更有胡族觊觎、四邻扰攘,总体来说,想在这个阶段讨生活相当不易。

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都城洛阳下辖的夹马营,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且不谈后世记载的各种祥瑞之兆,至少他的诞生还是让父亲赵弘殷甚为振奋,毕竟乱世里能把香火绵延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年,赵弘殷28岁了,作为禁军将领,他的收入还算不错,养活两个儿子尚不为难(长子赵匡济生卒年不详,但死在宋朝建立之前)。少年赵匡胤就这么安逸地长大,一直到了二十岁,生活也算顺风顺水。

且慢!这二十年里,中原地界换了两朝(后唐、后晋)五个皇帝(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石敬瑭、石重贵),赵弘殷竟然还是禁军将领,还把家搬到了新都城开封,养活了一堆儿女,这个人政治上的圆滑可见一斑;实际上,赵匡胤的性格中那些宽柔调和的部分,基本都是来自于父亲

公元947年,后晋在连年征战中大乱,辽太宗耶律德光率部攻入开封,却因民情激愤不得已北撤,病死在返军途中;京城空虚,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捡了个大便宜,他从太原施施然进了汴梁城,宣布改朝换代。

后汉开始了,赵弘殷却失业了,家里没了经济来源,20岁的赵匡胤再也不能游手好闲,他拿着一点盘缠,南下投奔父亲的故交,却始终不得施展,辗转一年多后,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决定:参军!

后汉地图

五代皇帝如走马灯,所以有些很罕见的现象在这里时有发生,比如赵匡胤和郭威的会面,就是两代开国之君,在都还不是皇帝之时,奇迹般地相遇了。

彼时刘知远已经驾崩,他的小儿子刘承佑继位,恰逢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郭威作为枢密使带兵出征,路上遇到了前来投军的赵匡胤。郭威和赵弘殷是老同事,一番考虑后,决定把这个故交之子收为自己的亲兵,就这样,赵匡胤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从军之旅。

如果赵弘殷是赵匡胤的第一个老师,那么郭威就是第二个,在河中城之战中,这个毛头小子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战术。河中城(今山西永济)易守难攻,此前朝廷几次强打都损兵折将,郭威一来,命令大家停止攻城,先把工事修起来,在城下堆出一座堡垒,看起来准备长期围困。

赵匡胤跟着其他人一起搬砖砌墙,眼看就要竣工,李守贞突然出城,一番冲击之下,人员虽无伤亡,活却是白干了。郭威大手一挥,继续修!

相信赵匡胤此时一脸问号,但领导的话就是真理,没说的,再干一次吧!这次李守贞故伎重演,再次派兵袭扰,虽说后汉军有了些防备,但也只是击杀部分守军,工事依旧被毁。尽管请战声不绝于耳,但郭威根本不听,再次命令修堡垒,再毁,再修...几番折腾下来,李守贞突然发现,自己的部队都快打没了,而城里人心惶惶,再也忍受不了折磨,只有投降了。

就这般,郭威几乎没费什么代价,就拿下了难以攻破的坚城,亲历此战的赵匡胤,学到了军事生涯第一课,打仗,是要讲究方法滴!

郭威

郭威赢了,声望日隆,刘承佑却不高兴了。刘知远登基仅一年就去世,留给18岁的儿子偌大个国家,还指定了几位辅政大臣,郭威是其中最强的一个,经此一役,已然有功高震主的趋势。

刘承佑想当个名副其实的皇帝,就要压制众辅政,可惜方法粗糙了些,他在上朝时干掉了其他几人,却只派了一个信使,向正在外地的郭威宣诏,让他自己解除军职、返京悔过。郭威自然不愿意,刘承佑将此定性为谋反,并把开封城里郭威的亲属全部诛杀,包括郭威仅有的两个亲儿子,以及柴荣的三个儿子。

彼时的赵匡胤,除了气愤外,还没有料到这次屠杀对自己的未来有多大的助力。郭威只有反到底,他很快就打回了京城,建立了五代最后一个王朝,后周。赵匡胤因军功擢升东西班行首,继父亲之后,再次成为军中将领,可他却放弃了顺利往上爬的途径,主动申请出京,成了柴荣小团队的一员。

郭威的原配叫柴宗玉,是柴荣的姑妈,她婚后一直无子,干脆收了柴荣为养子。少年柴荣凭借自己经济上的特长,帮助养父母维持家用,双方感情深笃,即使柴宗玉死后依然不变。后周立国后,柴荣以皇子身份受封太原郡侯,留镇澶州,赵匡胤就是这时投到他的麾下。

不跟皇帝却跟皇子,这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赵匡胤跟柴荣在军中有过共事,可能是感受到对方巨大的潜力;其次,郭威虽是皇帝,朝政大权却被枢密使王峻把持,他大肆打击郭威嫡系,赵匡胤留在京城可能不安全。

这一着险棋,最终赌对了!郭威始终没能生育嗣子,登基第三年,他终于下狠心罢黜王峻,收回大权,并立柴荣为晋王、开封府尹,这套官职此后成了太子的代名词。柴荣成了储君,顺便把赵匡胤也带回了开封,次年郭威病逝,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赵匡胤水涨船高,成了禁军马步军都虞候,当上了军中高官。

站队成功后,赵匡胤曲中求直,官职迅速飙升,终于有资格在更高的平台上一展身手了。

柴荣

柴荣比赵匡胤大六岁,登基时已经33了,自然算不得“主少国疑”,但他面临的危机,却比那些婴儿皇帝有过之无不及,因为血统不纯。五代的皇位继承虽然不那么严格,但好歹也要有血缘关系,亲疏最远的石重贵,也是石敬瑭的亲侄儿,而柴荣甚至都不姓郭,当年王峻就以此为由,坚决反对立他为储君。

根基不稳,问题立刻浮现。太原城现在是刘知远的弟弟刘崇统领,史书把他这个政权称作北汉,以区别其兄的后汉。北汉从打出旗号的第一天起,就坚持不懈地干一件事:进攻后周,郭威刚死,刘崇就来了。

北汉联合辽国人,组成六万大军南下,后周边境告急。柴荣在军情发布会上饱受质疑,他虽声明亲征,可群臣一片看衰,连老油条冯道都冷嘲热讽:“未知陛下做得唐太宗否”,欺人太甚!

柴荣带着少量嫡系亲赴战场,让大将刘词尽快募集后援跟上,周世宗第一战,在泽州高平县打响。北军人多,刘崇甚至让辽人安心看戏,自己的部下已然足够,可他低估了柴荣的勇气,这位“五代第一明君”是天生的豪杰,他带着几百人就直冲对方帅旗,准备来个斩首行动。

一片混乱中,赵匡胤找到军中主将张永德,两人各带两千人占领东西侧高地,一个夹击,北汉军大败,辽人也很幽默,你不是让我看戏吗,戏不错,我先撤了。后周军一直追出几百里,甚至把太原城围攻了一番方才作罢,赵匡胤还亲自一把火烧了城门,可惜冲锋途中中了一箭,柴荣惜才,最终放弃攻城撤军,刘崇在忧惧中病死。

这一仗让柴荣立稳了脚跟,从此朝野上下毕恭毕敬;但对赵匡胤而言同样重要,他不仅结识了张永德这位真正的贵人,还得到皇帝的高度赏识。

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后,柴荣采纳王朴的《平边策》建议,“先南后北”,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第一个目标选择了后蜀,彼时后蜀的国境线延伸到陕西的秦、凤、成、阶四州,后周统帅向训就被挡在凤州城下,战事不顺利,朝中渐有退兵的声音。

赵匡胤自告奋勇,愿意去战场考察一番,他从前线归来后,提出了一个策略,先攻秦州,这样凤州的门户就洞开了,然后顺势取之,其余二州自然不在话下。柴荣采纳了他的建议,破秦凤、收成阶,仅四个月后就尽得四州之地,赵匡胤的战略眼光第一次征服了众将

后周很穷,伐蜀是个大工程,不如征南唐实惠,所以把蜀人赶回蜀地后,柴荣调转枪头,开始进攻南唐。为募集战争经费,他下令熔掉全国的佛像,铸成铜钱来打造战船,终于冲破了淮水,到了寿州城下。涂州附近有南唐水军,赵匡胤使用诈败之计,一战尽得军舰五十艘,暂时解决了水面上的袭扰。

寿州易守难攻,守将刘仁赡堪比三国的郝昭,让后周大将李重进一筹莫展,可南唐援军快要到了。为了扫清障碍,柴荣派赵匡胤率军进攻滁州,以解除侧翼的威胁,滁州守军十万,更有天险清流关,赵匡胤只有五千人。

滁州守将皇甫晖,原本是后唐驻守瓦桥关的狠人,眼看周军人少,立刻出清流关迎战,没想到赵匡胤学了一把邓艾,从关后徒手攀岩,最终两面夹击,南唐军大败,皇甫晖只能撤回滁州,收起吊桥,打算闭关不出,反正你就五千人,见好就收吧。

很明显,赵匡胤接到的是死命令,必须不惜代价拿下滁州。他带头骑马渡过护城河,在城下挑战,自己穿着各种奇装异服出阵叫骂,就差把“向我开炮”写在脸上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皇甫晖也是跟契丹人玩过刀子的猛男,怎能受此欺负,他在城楼大喊,让后周军腾出场子,双方正面刚一波。

后周军很乐意接受了这个提议,接下来的事就比较耸人听闻了,万军丛中,赵匡胤拍马直入,在皇甫晖后脑勺狠狠砍了一刀,把对方打晕在马下,之后生擒另一名守将姚凤,完全是孙策再世,滁州守军望风披靡,全部请降。

这一年,赵匡胤29岁,谁说宋朝无血性,开国皇帝本人就是最猛的勇将。

赵匡胤堪比孙策

滁州城里,赵匡胤收获了柴荣的大礼,一个叫赵普的文官被派来帮他治理公务。赵普审案断狱既快又准,迅速赢得了赵匡胤的信任,有他相助,自己可以腾出手来上战场了。

后周大将韩令坤攻下了东都扬州,南唐国主李璟派弟弟李景达率四万大军来救,扬州离南京很近,为防止军心溃乱,柴荣派赵匡胤带着两千督战队前去压阵。

李景达是一代名将,他纵览全局,认为与其攻打扬州,不如偷袭寿州城下的柴荣,打好了直接俘虏对方皇帝,即使退一步也能围魏救赵,好巧不巧,他的行军路线跟赵匡胤有一个交点:六合。

两千打四万,还是1:20,这一幕突然觉得好熟悉。赵匡胤不能撤,他一撤,柴荣就完了,就算死在这里,也要给寿州城下的周军赢得时间。为此,他先是故布疑阵,打出自己的旗号,滁州之战李景达显然也已知晓,心里自然犯了嘀咕,怎么碰到这么个家伙,这一犹豫,就过了四天。

事实证明,战场之上最怕犹豫,李景达的精锐部队士气逐渐低落,反倒是赵匡胤来劲了,皇帝想必已经收到线报,自己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可以放开手脚干一场。这一打不得了,阵斩南唐军一万多人,并最终迫使南唐求和。

凭借一系列战功,赵匡胤受封殿前都指挥使、定国军节度使,成了禁军三衙里真正的管理层。后周禁军分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其中殿前司是精锐中的精锐,除了禁军正副都点检外,赵匡胤已经是最有权力的官儿了,他特地申请将渭州军事判官赵普调来当自己的节度判官,开始组建核心班子。

三征南唐结束后,柴荣解决了南方的隐患,开始着手北伐。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四月,柴荣尽发举国兵力出征燕云,水陆并进,赵匡胤任水路都部署。四十二天内,后周连克莫州、瀛州、易州、瓦桥关、淤口关、益津关等三关三州十七县,兵锋直指幽州。决战在即,柴荣却突然生病,不得已返回开封,但部队并未班师,而是就地驻防,等待皇帝恢复健康再度北伐。

六月,赵匡胤等来了两个消息,首先,都点检张永德被撤,自己接任,成了禁军第一人,其次,柴荣驾崩了!

(0)

相关推荐

  •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赵匡胤任禁军军官.郭威死,周世宗即位,升为殿前都点检.世宗死,恭帝即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于960年称帝, ...

  • 后周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纵观五代十国的历史,前期是唐末的藩镇林立四分五裂,后期则是各国之间的不断整合兼并,这一点和春秋战国时期非常相似--先是春秋五霸争立,后是战国七雄纷争,可惜最终都为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做了嫁衣裳. 如果有人 ...

  • 赵匡胤:身为横跨几朝的官五代,轮也该轮到我当皇帝了

    有人觉得赵匡胤当皇帝有些不光彩,趁着后周孤儿寡母,自导自演的来了一出黄袍加身,哪里比得过刘邦从一介布衣愣是打出一座江山,那才是英雄所为. 赵匡胤同志如果听到这种言论,一定很不服气,开什么玩笑,我老赵家 ...

  • 宋瓷收藏,你必须要知道的北宋九帝与瓷器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武若文强经济强的一个朝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代是典型的世界历史上落后文明侵蚀先进文明,并取而代之的范例.宋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历十八帝享国319年,分别与辽,金,夏并立.并在蒙 ...

  • 契丹辽国九帝简介(二)

    由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号称"幅员万里",长期与中原地区的北宋王朝南北对峙.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开始,到1125年被新兴的金国所灭的209年之中,辽国帝位传承充满了血腥杀戮和母后垂 ...

  • 契丹辽国九帝简介(一)

    由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号称"幅员万里",长期与中原地区的北宋王朝南北对峙.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开始,到1125年被新兴的金国所灭的209年之中,辽国帝位传承充满了血腥杀戮和母后垂 ...

  • 南宋朝七世九帝,这个皇帝死后最惨,头盖骨竟然被做成了骷髅碗

    宋理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历史地位十分特殊的儒君,在对儒学的崇倡方面,完全可以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并驾齐驱.自理宗朝,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后,历元.明.清迄于近代,统治中 ...

  • 北宋九个皇帝一起上朝,你见过吗?

    拍摄于2011年11月9日,龙亭公园门前.因为有雾,拍摄效果不好,当然了,拍摄技术更差,您也就看个热闹吧.九个皇帝一起上朝,您一定没见过这阵势吧,过来瞧一瞧吧. 忽听一阵锣鼓声,身穿北宋士兵服装的人扛 ...

  • 中国唯一的十朝元老,九帝宰相

    中国唯一的十朝元老,九帝宰相,却生性耿直,乱世圣人,他是如何屹立不倒呢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飞哥裁缝铺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中国历史上有过四次诸侯割据时代 ...

  • 中国唯一的十朝元老,九帝宰相,却生性耿直,乱世圣人,他是如何屹立不倒呢

    中国唯一的十朝元老,九帝宰相,却生性耿直,乱世圣人,他是如何屹立不倒呢

  • 北宋全军覆没的一战,所有高级将领无一人存活,西夏就此崛起

    提到宋朝,相信人们脑海中它的形象都是重视文化而放松武备,朝中文官众多却缺少有血性的武将.此外,宋军战斗力低下,对外常常打败仗,只能靠割地赔款来换取一时和平.好在宋朝经济实力强大,足以应付辽.西夏.金等 ...

  • 第39军九大军师级将领,至少是少将,一人成革命烈士

    上一回介绍了第38军成立时七大军师级将领,38军是万岁军,39军是千岁军.今天就来介绍一下由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编而成的第39军成立时,九大军师级将领. 1.军长刘震,开国上将 刘震是和韩先楚齐名的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