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骗您呢,今天谈“孝道”,不讲糖
孝 道
孝道,作为一种道德。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我有一个朋友,在他40岁的那年(2014),自己放弃了单位中层管理的职位,工作地点也从效益丰厚的场所调到了一个小地方,月收入那肯定是减少不少。很多人用不求上进的眼光看他,回复的却总是那憨厚的笑容。我们是莫逆之交。他回到的地方就在父母身边,每天中午都能回家陪老父喝一口。那时的老父亲已经69岁,有糖尿病。71岁的老母亲腰疼的厉害。他选择了尽孝。
我毕业于1990年,分配到离家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工作。除去我女儿刚出生和高考冲刺(高三)的这两年春节,我都会回家过年,我的爱人都一直跟我回去。河北老家那个地方过年是给老人磕头的,我爱人第一次磕头是给我的老师(我们都是八极门入室弟子),第二次就是给我的父母磕头。谢谢媳妇!我不知道您磕头的感觉,但是我的感觉是就是幸福和愧疚,因亲在而幸福,因远离而愧疚。
人生就是这样,我还得上班,还得工作。我舍不得我的患者,也舍不得我的同仁。做科主任期间,我都是主动参加到值夜班队伍,让孩子们能回到父母身边多待会儿,让更多的父母高兴。
最近几天,我们这里又住院了一位安徽的病友。老人69岁了,糖尿病十多年,都是老伴帮助注射胰岛素。被孩子从老家接到北京过年,因为有头晕,就住院了。儿媳妇前前后后忙个不停,那就一个孝顺,比自己的闺女都贴心。
(我在和患者儿媳妇交代老人的用药问题)
今天,69岁老糖的婆婆从老家来看望住院的儿媳妇来了,她已经92岁,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听家人说,由于儿媳妇头晕,饭菜还都是婆婆做,家里卫生都不让儿媳动手。
多么美好的家庭啊。
在我的记忆中,还有两位可以说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儿媳妇。一位是我的妻婶,从我到爱人家的第一天起,婆婆就一直住在我的三妻婶家,洗澡擦身子都是儿媳妇的事,现在我的妻奶已经99岁了。如果说那是老传统,另一位则是比我还小的。老人是我的糖尿病病友,今年已经85岁了,多年的糖尿病,并发症也很多。他的儿媳妇是银行职员,每天都会为老婆婆按摩、拔罐。
(这是我的妻奶和外甥女)
不知道社会怎么了?啃老族成风,出轨离婚成家常,几个儿子会把老人赶出家门,为争抢一栋房产而大大出手,治病救人的医生竟然常常成练手的对象。
我对年轻的医生护士们说,糖尿病医护在做最“无能”的事,让患者改变生活方式,何其难啊?天天重复着这枯燥的“管住嘴、迈开腿”。纵观全球,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普遍达标率不高?因为改变观念和行为是艰难的。
佛法无边,普度众生,但也仅度有缘之人。我做患教20余年,感觉能够真正听进去并认真改进的不足10%。我非佛祖,但仍愿广传大道,万物皆有定位,切勿逆之!
尽孝,在心。人常说要常存感恩之心,感父母之恩为最大。我左右不了别人买不买苹果7,但我能决定:今年我肯定回老家,我要在老父老母面前,磕头,感恩与忏悔。
最后说一句,不孝顺自己父母的人,最好离我远点。即使对我再好,你也不会入我口味,偶有入口,我也会未嚼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