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启发—五行的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甲骨文的行字的转变

这是甲骨文的行,后来的隶书行的模样和现在的行基本一样了。

我们先不把这个当字,而是当成一幅画考虑。

早期的行字是十字路口的样子,如果你要表达行走的意思,就要抽象的考虑,面对十字路口,我们要抉择下一步。这是以静待表达动态的方法。

后来的行字,十字路口变成了箭头指示方向。也就是你知道该怎么走了。甲骨文的矛字采用了箭头指示代表枪尖的意思。也就是这是有意识的改变。用静待表达动态,这样写更准确一些。

金文、篆字的行强调了这种左右对称性和文字线条的美化修饰性,由于装饰性带来的问题是,十字路口标识被曲解,变成了左右背靠背的两个人的形象,且左右对称。这与古人重视对称性有关。

至隶书,行字变成大体现在的模样。但是,左右有些像,但是不对称了。这也许是受洛书的可公度性对称的影响。表达一种特殊的对称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镜像对称了。

也就古人,自产生这个行字,它就代表了一种人文性的思考。面对十字路口,未来在哪里?不管知道不知道这个未来,也要必须抉择,之后向前走。这很鸡汤。

甲骨文中缺走字,这个行字在甲骨文中是走的意思。金文有了走字。这样行干正经事情去了,搞人文去了。行也就与走字区别开来。甲骨文的走,是用脚走路的一个人的姿态。而脚后来演变为古代哲学里面一个关键的字,止。看来这是考虑了脚与地面摩擦力的问题了,当然,这是玩笑。因为后来的这个止字也跟着搞起人文来。知止成了大道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有句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通常被简单理解为一种喜好倾向。实际这依然是有说道的,这是对思想的一种意象比喻。

老子的道家学说,孔子当时应有耳闻,后来道家编撰了孔子拜会老子的故事,实际暗中说的就是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在老子那得到了思想,才产生了儒学。(得到了思想,这个得到,后世被改为得道。《老子》中很大的篇幅实际就是在讨论得与失的关系,这是道的一部分)这种编撰,促进了后世儒道思想的结合。本来就都来自黄帝、伏羲的阴阳思考。这是这个故事能够被产生出来的基础。

《老子》的作者,有学者怀疑是三个人的作品的综合,这就有孔子之前的,也有孔子之后的。所以孔子问道老子,就当思想看而已,是否存在这事,这得问这两个当事人,才能明白,否则,打不清的的口水官司。当时没有录音机和录像机,但是,这个故事把两个人的私聊描述得惟妙惟肖、头头是道,这是一个通晓阴阳学说、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的一位道家学者的妙笔。其中两人的言论,各有各的学术特点,故事本身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里面的思想了。

中国古代产生一个专门的山水画流派,这与这种哲思不无关系。

据传说,易经前有连山、归藏两易。从思维方式上考虑,连山是儒家关注的如山势连绵一样的阳的波动发展,如乾卦;而归藏,如老子之阴柔、收敛、若水之手段的意象,一样是发展的方法,如坤卦之象。这说的是原始的卦象。

而周文王的易经已经将乾坤两卦转意,并变成易经的阴阳总纲了。

古人的三态考虑

《黄帝内经》中产生了对气的描述,甲骨文中,气字就是三,后来为了与三区别,上面加了一个弯,再后来下面也加了一个弯,这样就和现在的气一样了。

三在甲骨文的时代,还是乾卦,古人为区别,中间一横比上下两横要短。同时,这与水字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都是一种意象方式产生的结果。

也就是用三笔意象,水用断比喻变化,而气不断。写法上一横一竖。这就是古代液体与气体的区分。

大约在清朝出现“炁”这个字(时间待考证),这明显是道家的造字。一种微小到看不见的东西,但却有能量。

也就是黄帝内经考虑了气体的动力学问题,可见、不可见的无形;而老子考虑了流体动力学的问题,可见的有形无形之间;当然,孔子重点考虑的是固体态的转变,可见的形变。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也就是说,智慧的人喜欢研究水,因为这种变化之复杂往往不可预期,挑战这个预期,当然需要智慧;而仁者的思想重在坚持、重在毅力,象山一样,从巍巍不动的高山中寻找沧海桑田这种缓慢动态变化的启发。

行和易字的异同

我在前面连载解释了易字的来源,

甲骨文的启发——今天就说一个“易”字——“易”起源考证

易字的动,本意是锡水的流动。固体通过加热,变成液体,再流动,再固化。这个过程是易,也很鸡汤的。人生道理有时候就是如此简单,古人很古朴,每个字都在说一个故事,每个故事又往往好像在讲一个什么道理。

从哲思考虑,对于动态的表达,易更形象化一些,易侧重了每个动态之后的结果,而行说的是过程的描述,是各有侧重的。行更有兼容性,三态都有行;易,更强调了可见有形的变。而无形的变易经能解读吗?能!但是被孔子一句敬鬼神而远之将其规避了。

这种描述不绝对,核心都是变、动的意思。后世儒家取易字,道家取行字了。

待续。。。。。。

明天开始五行两个字放在一起解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