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路,上海五金制造业的发源地(作者:德楠斋)

马厂路

上海五金制造业的发源地

德楠斋

虹口区东大名路和东长治路间有条不足六百米叫马厂路的小马路,西起溧阳路东至永定路,并不起眼。可是你知道吗?它是上海乃至中国的五金制造业的发源地。

东长治路街道区域图

自上海开埠后,浙商叶澄衷在百老汇路(东大名路前身)旅顺路开了家老顺记五金店经营船舶五金,专卖洋货。靠着诚信,生意兴隆,风生水起,后就有一些手工作坊、铺子等在附近的马厂路一带出现。

浙商叶澄衷

起先如打铁铺锻造船用锚、链,仿造外船上用的太平斧,白铁铺做些船用加油壸、白铁水桶等基本上为船用的。后来又有人开起了锉刀铺(全手工打造),以后渐渐有了生产五金工具的小厂,加工如老虎钳、旋凿、金工榔头等工具,这些产品渐渐让叶澄衷用来取代了泊来品。这样一来,这一带的发展像喷泉一样,许多工商从业者都来马厂路办厂生产五金商品,产品就不单是船用五金了。他们有的开翻砂作,生产凡尔、水笼头、阀门,有的办锁具厂等生产日用五金产品,供货给叶氏等五金业经营者。

马厂路,1904年建筑,命名麦克脱路,俗名菜市街。1943年以河北马厂改今名。图为清末马厂路街景。

特别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欧洲战场,无睱顾及东方,我们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五金制造业基地的马厂路上大小厂家庭作坊星罗棋布,许多日用五金如拉链厂等就以家庭作坊形式存在,还有如玻璃产品小镜子、民用剪刀、菜刀,制自来水笔和沾水笔,理发刀剪,电器胶木,锁具,门把手以及较大的水暖五金翻砂作,举不胜举。还在马厂路西端造了幢“五金同业工(商)会”大楼。到了上世纪初期,一条小小的马厂路整日听到机器轰鸣声不绝。他们为我国的五金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起了带头人的作用。

图为清末百老汇路

后来随着叶氏企业的搬迁后,狭小的马厂路又有一些小厂陆续搬迁,或有的完成资本积累后到别处去开设规模更大的工厂了。

20世纪初,上海约一半有规模的五金号开在百老汇路上,一眼望去,沿街鳞次栉比尽是五金店。

解放后翌年即1950年,我家搬至马厂路。那时还有许多厂在马厂路上开工生产,如“华安理发刀剪厂”(直到大跃进前后才迁走合并)。这是家颇具规模的厂家,占四开间门面,估计有五六十号职工,自带钢进去,理发推刀、削发剪刀等出来,还一度生产过电剃刀。还有“达丰军用织带厂”是为部队生产军用武装带的,厂在靠近溧阳路和大圣庙附近,以前还有解放军的岗亭呐。还有如美琪笔尖厂、亦文笔尖厂、陆绍记镜子厂等以及好几家忘了厂名的翻砂作和锉刀作坊以及拉链小厂和制锁厂,另有胶木电器,如灯头、插座、开关、自来水笔杆等家庭作坊……还有靠近大圣庙的“五金同业工会”的大楼还在正常运行。因为年代久远,只是凭些依稀的记忆。直至约1950年代末才陆续搬迁,马厂路开始成了较平静的居民区。

马厂路旧影

▲20世纪80年代石库门门面的“庄源大”

马厂路地块旧影

如今这条曾经繁荣喧嚣一时的上海五金制造业的发祥地马厂路,在北外滩改造的大潮面前也和我之前写的“庄源大酒庄”一样被惊天浪涛所吞噬,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我写此文目的并不仅在意马厂路过去的辉煌,而主要是我们中国人民也能跟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步伐,孕育一个又一个的发祥地,走向新的辉煌!

(配图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