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入门(3) 推理的出发点(二)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理解两种常见的意义阐述方向
2.初步掌握以人的本质为推理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方法
二、知识准备
1.物的意义
所谓“物的意义”是指某些各种“好处”“利益”“价值”。
我们为了获得这些“好处”“利益”“价值”,而采取某种行动,就叫做追求物的意义。
物的意义的分析,重在逻辑的连贯性和适切性。
2.人的意义
(1)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命题。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勇于思考人的本质问题。
从生物学角度考虑,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主要就是两脚行走。但是能够做到两脚行走的,总也有其他的动物。
从社会学角度考虑,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但是这个定义强调了外在的方面,容易导致向外寻求。
从人类学角度考虑,人的特点是会使用工具,但是,也总有一些动物能使用一些工具,有些甚至还能加工工具。
我们还能写出人的很多特质,比如同情心、复杂的语言、能创造发明等等。
然而如果从哲学角度思考,人的特质就非常唯一了,即我们可以反思自身,思考自身的存在。
(2)人的意义的分析
人的意义的分析的基本思路是:
由于我是人,我具有某种特质,所以我必须做某些事情,无论这件事是不是有好处。
反过来,从人性出发而去做的事情,最终也会回过来反哺人性的完善,使人更成熟、更完美,人格境界更高。
两种意义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但是从应试角度看,能够反思自身的考生,确实表现出了更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课前预习
针对下面的材料,有两段分析,请指出它们的切入点有否区别。
究竟该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看法因人而异。很多有钱人选择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期望孩子成为精英:而有位老板的做法却与之相反,他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1.自我看来,那位老板的做法才是明智的,因为任何人都首先是普通人,大家呼吸一样的空气,吃一样的粮食,顶同一片天空,晒同一个太阳,再有钱也改变不了这些。如果为了成为精英,就忘记自己是个普通人,那样活的就会很累。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孩子幸福生活,就应该让他成为一个普通人。
2.有钱人送孩子去好的学校,培养他们成为精英,并不见得是想让孩子将来以怎样的姿态来继承自己庞大的家业,他们在不断赚钱的经历中,或自觉或模糊地体会到,人只有不断地克服困难,超越自己,成为一个越来越优秀的人(金钱这时就成为是否优秀的一个生动的标准),才是人的生命的真正充实的内涵。《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海的搏斗,在有钱人看来,其实就是自己和种种赚钱困难的逆境搏斗的缩影。孩子成为精英,无非意味着用强大的能力来为未来必然来临的搏斗做好准备而已。相反,成为普通人或许可以更轻松,但是生命的内涵就显得单薄多了,普通,那就意味着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
我认为两者切入点__________(有/没有)区别。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探究
(一)先读材料,然后读范文,圈画出下面范文的论点,分析写作思路。
1.名为人追逐,也为人唾弃,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人想出名,又有太多的名人怕出名。请结合生活现实,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名校高考作文示范—— 如何对待名
(二)结合本学期所学的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荀子看来,人为什么要学习?
2.在韩愈看来,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
3.陶渊明为什么认为自己出去为官是“误落尘网中”?
4.曹操的《短歌行》有一大半是引用典故,他只是重新组织语言而已,但是有人说,《短歌行》“彰显了个性”,你认为可以成立吗?
(三)本学期之前做的作文,对于“不讲道理”现象的分析,你可否换个思路,从人的本性角度出发,回答,人们为何“不讲道理”?反过来,“不讲道理”能不能促进人性的完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