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麦收:生产队时期的“抢场”

文:汪晓佳

图:来自网络

在城里生活这么多年,夏天,尤其是中午闷热时分,我特别喜欢往西南方向的天空望去。如果那里有一片乌云翻滚、加厚,则说明十有八九要下雨了,准得很。因为,我的农村老家的西南有一座高山,高出的部分有一块巨石耸立其上,村里人都称那山顶叫“大顶子”山。“大顶子出云,不要问神。”人们都这样说。

过去生产队时期,小麦收到场上,赶紧摊开暴晒,然后用木杈反复地翻腾,等到麦芒炸开,麦秸全黄,就可以用牛拉的石磙转圈地来回轧了,麦秆轧得扁平,麦粒子就都落在了下面。

再然后,把扁平的麦秆用杈子挑到一边,把带着麦糠的麦粒聚拢起来,借助风向,男劳力用木锨铲起带着麦粒的糠,潇洒地向着空中撒去,麦糠飘在一旁,麦粒堆成了一堆,灌进笆斗里往事先圈好的芦苇褶子里倾倒。这个流程始终是在人们的喜悦中完成的。因为那褶子里圈起的是满满的希望。

向来夏天多雨。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听村西南大顶子山上,或者远处的天际传来一声声闷响,举目望去,在电闪雷鸣中,黑白相间的厚厚云朵下,明显地能看见帘子般的雨柱由远而近,无比耀眼。

这时候,打麦场上便开始忙活起来。队长扯着嗓子不停地喊道:“快快,大雨来了,赶紧收麦!”于是,男劳力们,拿木锨的拿木锨,掂扫帚的掂扫帚,恨不得十八般武艺都用上,霎时间,打麦场上就像是在演奏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乐。

似乎不需分工,人们便主动地担当起了自己拿手的角色:搂麦秸,堆麦秸,扬场,装麦,圈褶子,遮雨布......等到雨柱临近的时候,这里的一切,都已经收拾得利利索索的了。

谁知,有时候这雨柱就像跟人开玩笑似的,到了人的头顶上,反而“光打雷不下雨”,抑或又像假哭的人那样,装模作样地挤出几滴眼泪来,很快破涕为笑。太阳和乌云也保持着一种默契,等乌云散去,太阳也强势地钻了出来炙烤大地。

往往是看看天色还早,还没有回家的社员们,主要是那些男劳力们,很快又把刚才没干完的活计重新拾掇起来:掀雨布,摊糠麦,晒麦秸,扬场,收仓......直到日头西斜或者日落西山,他们才带着一身汗水,一身麦糠,疲倦地向家里走去。

生产队仓库保管员最辛苦。人家走了他不能走,他要一一检查场上的褶子会不会漏雨,收进仓库里的粮食需盖上刻有“公粮”字样的长方形木制大印,还要在仓库的旮旮旯旯撒上“六六六”粉,以防老鼠出没作祟,践踏粮食。保管员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在仓库里。

这样的场景,无不充盈着我的少儿时代。每每想起,历历在目,清晰可见。而这样的场景也只能留在记忆中了,因为农村早就没有了打麦场,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收割,高昂着头的收割机在麦田里驶过,一边吐麦粒,一边吐麦糠,一边抛下没有了头颅的麦秆子,流水线作业,省时省力。因为收割麦子的时候,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所以也就没有了早先那种“抢场”壮观的景象了。

许多过往的事情渐行渐远,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则越来越近了。

(0)

相关推荐

  • 【散文】孙利芳/夏风吹过打麦场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孙利芳 我喜欢夏天的风,尤其是麦收时节的夏风,不仅仅是给人以凉爽,还因为,那风里,飘着一股夹杂着泥土芬芳的麦香,飘着农人心底收获的希望. 记得小 ...

  • 姜广富:麦收时节|散文

    姜广富:公社院里难忘的事(三)|散文 文/姜广富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活跃在文学创造圈内的老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置身逶迤连绵的麦海中,眼望着上 ...

  • 碾场

    白鹿原上--碾场 眼看着地里的麦子一天天变黄了,又到了夏季收割的季节,不由我想起60年前我在家乡白鹿原,参加农业社生产队碾场的事. 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化,农民的土地都入社,归农业社集体耕种.夏季收 ...

  • 麦收

    又是一年麦梢黄,田野里到处是一片金黄色,干燥的热风吹拂着,掀起阵阵麦浪,此伏彼起,沙啦啦作响.即将成熟的麦穗摇来晃去,好像在等待着人们的收割.在我的家乡,麦子成熟得比山区要晚一些,芒种过后不几天,就进 ...

  • 宁廷常:麦收如歌|散文

    依依:最后一次争吵|小说 文/宁廷常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麦子走过了最贪婪的生长期,麦酱变成了淀粉,胖乎乎的麦粒紧紧地簇拥在麦秆之上,麦芒如针,如剑,精神抖擞.麦收季节到了,仿佛不是收割的到来,而 ...

  • 散文||麦 香

    麦    香 赵涛||山东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用木锨迎着风高高扬起麦子,草屑飞扬.麦子落地的后面,隐约着一张黝黑.汗水.喜悦和劳累的脸. 机械化农作物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庄稼地里劳作的人就少见了.现在 ...

  • 坡刘村史 经济 小麦的收割

    小麦的收割 一.割麦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收麦主要靠人力.坡刘村人收割麦子的方法,一种是镰刀割,一种是用芟(sān)子芟. 镰刀割麦有偎镰和走镰两种.偎镰是人蹲在地上一镰一镰的割,割一把向前移一下, ...

  • 【随笔连载】70后农村青年与打麦场有关的青春故事(五)

     (五).有一种准备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 因为夏收的农具平时很少用,用完就收拾了,束之高阁,夏收前,勤快爱好的农户就会早早的把这些农具提前找出来,修整一下,以防到时候影响使用.现在的很多小孩子都已经不认 ...

  •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抢场”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46期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抢场" 文/杨传勇 俗话说,"有钱难卖五月旱."麦梢一黄,最怕下雨和刮风.如果刮了大风,麦子会倒伏,不但 ...

  • 【来稿选粹】宋坤|​生产队时期那些事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生产队时期那些事 倏忽间,生产队这种最基本的农村集体组织,已消逝三十多年了.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那段经历有着亲身体验,也对生产队的生 ...

  • 生产队时期社员吃粮标准怎么制定?

    生产队时期社员吃粮标准怎么制定?

  • 胶东乡村记忆:生产队时期用镰刀割麦子的一段往事

    民谚曰:"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忙不及麦上场."麦收,是北方农事的重头戏.而如今,随着端午节的到来,胶东半岛的麦收又要陆续开始了. (端午之前,莱阳莱西交界处已可见到收麦子的场景) 现 ...

  • 又到麦收忙想起哭一场幼时拾麦穗嫩手扎麦芒...

    又到麦收忙 想起哭一场 幼时拾麦穗 嫩手扎麦芒 田间和路旁 一把一把绑 少时搞复收 麦捆用肩扛 麦茬扎破脚 照样不彷徨 稍大挥利镰 五点即起床 只为天未晓 少晒大太阳 八点割1亩 收工把车装 晨炊无菜 ...

  • 经历过生产队时期的真正农民,很少有人怀念...

    经历过生产队时期的真正农民,很少有人怀念那时候的生活. 一.分到的粮食,全年不夠吃,低标准,瓜菜代,小菜半年粮.吃不饱,半饥饱,还要参加劳动,那时,重体力劳动,没有机械代替.在收割季节,是龙口夺食,整 ...

  • 致最爱的你:深爱一场,想念一生,山水一程,已是三生有幸

    需要积攒了几世的运气,今生才能遇见你,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注定,遇见你的那一刻,我相信了缘分,相信了一见钟情. 花开花落,随了季节,聚散分离,随了缘分,相爱一场,想念一生,山水一程,已是三生有幸. 尘世间 ...

  • 麦收的记忆之一 矼场

    如果说晒粮入仓是麦收的尾歌,那么,矼场则是过麦的序曲. 我家的东面就是一块闲地,虽说有些树荫,但是,离家近也是优势,分队后我家就年年在这个地方使场,还有附近关系不错的,也和我们家共用一块场地. 离麦收 ...

  • 让人怀念的生产队时期,无与伦比的70年代,满满的回忆

    罕见老影像 时光无痕,影像记录成长,罕见老影像,还原真实历史现场. 公众号 生产队,是存在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农村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当时的农村,以生产队为单位,大家过着集体生活,靠劳动转工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