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oud·云馆藏 Vol·40 | 想象、误解与再读——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演员

摄影师:威廉·桑德斯

拍摄时间:1860年代

图片来源:谢子龙摄影博物馆馆藏

在晚清西方摄影师的摄影中,身着戏服的人物并不少见。比如在这张照片中,两生一旦着装精致,端坐于镜头前,并被用心上色以展示中国戏曲的鲜妍力量。

而西方缘何对中国戏曲感兴趣?西方人笔下的中国戏曲是怎样的?而中国人在近代又是如何审视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进行初步探究。

1

西方“戏仿中国”的风尚伊始

西方人在很早的时期就对中国及中国戏曲充满兴趣。最早在16至17世纪,欧洲传教士来华,被异国文化所吸引。在归国后,他们将眼见的中国图像增之理想主义色彩进行宣传。

当时正值欧洲启蒙运动的开端,而东方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深厚、文化多彩、物产丰富和制度优越的想象体被他们所青睐,掀起了一阵“中国热”。在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瓷器、中国纹样、中式服装等中国符号被视为贵族阶级财富和高级品味的象征。

《1755年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在杰夫林夫人的房间里的第一读》

作者:阿尼塞特·查尔斯·加布里埃尔·莱蒙尼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与此同时,中国戏曲作为传统之一,也在这一热潮中被重视。自17世纪始,欧洲人就以羡慕和猎奇的心理,尝试着以戏剧形式装扮中国人和中国故事。然而,当时所谓的中国故事,大部分不过是披着“中国”二字的皮囊增加趣味,其实际内容与中国并无甚关系。

最为著名的是由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受《赵氏孤儿》影响所创作的《中国孤儿》。此剧于1755年在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宫首次上演,据说剧中的演员还为了演出逼真放弃了传统歌剧服饰而改穿了无裙撑的东方服装。

《在<中国孤儿>中饰演曼丹的叶兹夫人》

作者:提利·科特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孤儿》法文剧本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事实上,剧中的东方还是停留在一个想象阶段。因为编剧伏尔泰并未来过中国,《中国孤儿》的剧本内容缺少唱词,服装的实际呈现也是中西混搭,与真正的中国和中国戏曲相距甚远。

而这只是西方人认识中国戏曲的第一个时期,此后还经历了另外两个不同时期。

2
漂洋过海的中国戏班子

第二个时期,随着 19 世纪中期以后华人大量移民欧美,西人的扮演不仅追求“形似”,而且试图通过戏剧了解中国文化,这一时期可称作是长足发展时期。

尤其是在19世纪的40、50年代,大量从广东出发的中国劳工去到美国修建铁路,在加拿大西岸淘金。这些移民不仅带去了劳动力,更带去了戏班子。

中国,5名戏曲演员

摄影师:缤纶照相馆

拍摄时间:1860年代

图片来源:谢子龙摄影博物馆馆藏

从出使美国、西班牙等国的晚清著名外交官、政治家张荫桓(1837-1900)所写的《三洲日记》卷二中可以看到:“钵伦及英属域多利两埠,华工各有千余,生意尚佳,均有粤剧园馆。”且由于是真正的中国人参与,演员的“行头”和戏台的装饰都一应俱全。

此外,清政府驻外翻译及大使张德彝(1847-1918)也在他的《八述奇》中记录在英国伦敦:“演华剧时,台正中悬“天官赐福”四字,左悬孔子像,右悬关帝像,高皆盈丈。五彩簇绣鲜明,中置八仙桌二,前系绣花红围。”

这一时期出现在海外的中国戏曲已经比17世纪的纯粹想象物有了长足的进步,至少在道具、服装及场景布置上不再不切实际。

但在情节内容上,由于与西方“民主与自由”的冲突,许多孝道、贞节、姻亲礼节等传统主题,被认为是中国落后的风俗呈现,仍旧被西方人以猎奇的眼光注视。

直到第三个时期,20 世纪以后,随着梅兰芳访美、访苏成功,中西戏剧文化进一步交流、碰撞,欧美人才对中国戏剧的内涵有了较深的认识,他们的扮演开始追求“神似”,这一时期堪称为成熟时期。

3

吸取成为变革维新的工具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在西方的注视下,中国戏曲经历了从被幻象、被误读到被重新认识的阶段。尤其是在19世纪至20世纪,中西权力的地位置换过程中,有关中国戏曲的影像不仅显露了西方人对东方想象体的凝视和中国民俗的猎奇心理,还警示了中国人对自身传统艺术的反思。

在殖民背景下,晚清戏曲改良运动兴起了。在当时社会,维新与变革是最大的主题,而中国戏曲作为延续六七百年的传统民间艺术,上至庙堂,下至江湖都喜闻乐见传播甚广。因此,改革中国戏曲被视作改良社会风气、振兴民族精神的绝佳范本。

中国的戏曲演员

摄影师:阿芳

拍摄时间:1860年代

图片来源:谢子龙摄影博物馆馆藏

康有为认为 “戏曲即古乐府,能深入人心,使人乐,使人悲”,故“以经教愚民,不如小说之易入也。以小说入人心,不如演剧之易动也。”陈独秀则谈道:“,唯戏曲改良, 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可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

在当时,这些改革倡导者将西方戏剧被视为拥有巨大教育及感化力量的先进艺术形式,而中国戏曲则被视为一种落后的需要改造的艺术形式。

晚清大使出使欧洲去到剧院时,也在思考着“师夷长技”。他们惊叹于西方戏剧演出时的灯光、布景、机械设施,以及这些技术手段造成的逼真舞台效果:“西剧之长, 在画图点缀,楼台深邃,顷刻即成。且天气阴暗,细微毕达。令观者若身历其境,疑非人间,叹观止也。”

这些大使日记中所记录的内容启发了改革者对中国戏曲的改造。因此,在1905年,陈独秀提出了“采用西法”,即“或演光学、电学各种戏法”来实现传统戏曲向现代戏剧的转型。

除此之外,改良运动还要求戏曲内容与时俱进,谈论“时事”,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戏曲,实现维新。中国的戏曲改良者背靠这种中国戏曲深厚的文化传统,又为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所驱使, 在接受西方戏剧的影响时,特别突出、夸大西方戏剧的社会作用,并把西方在近代经济政治上的强大与戏剧的社会作用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试图将中国戏曲变为维新革命、启发民智的宣传工具。

4
结语

西方人好奇中国戏曲,因而在真正登临东方大陆后关注中国戏曲服装、角色和姿势,捕捉成像。在这样的照片中,并非全然抱着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还有着对于民俗色彩浓厚的异域风情的玩味,以及对于从事此类工作的底层中国人的怜悯。

在这张并非处于舞台或是影楼的生活场景中,也许是在当地刚演出完的戏曲表演团队,成员或站或坐,戏服尚未褪去,被留下了照片。这是19世纪的中国,是处于不再被想象却仍在被误解的状态。然而,真正的中国样貌的显现,正是在推翻误解后被我们重新正名。

中国的戏曲演员形象

摄影师: 希里巴伦

拍摄时间:1898-1911

图片来源:谢子龙摄影博物馆馆藏

参考资料:

1.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2. 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

2. 康保成,《19 世纪晚期西方人扮演的中国戏剧——晚清华人海外观剧研究之一》

3. 孙宜学,《晚清戏曲改良与晚清大使》

4. 孙柏,《文学建制和作为问题的剧场——从晚清使臣西方观剧笔记的认识框架论戏剧研究的重新语境化》

5. 杨惠玲、赵春宁,《民族主义、实用主义和“欧化主义”——晚清戏曲改良理论的三个关键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