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郑宝昌||广府之旅•上篇(散文)

广府之旅·上篇
作者:郑宝昌
    主编:非   
春天的脚步总是那么轻盈,携带一片绿色,放飞了人们的心情。如果不是疫情的阻隔,这场迟到的旅行,或许早已提上日程。伴随着疫情的解禁,我们一行18个人,一拍即合,选择了当地一家旅行社推出的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港珠澳大桥五日游。
飞机从长春龙嘉机场起飞,途径徐州转停,到达广州时已是4月22日凌晨1点30分。走出飞机客舱,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此时的东北,还是春暖寒,而广州已是骄阳似火,酷暑难耐。虽是夜晚,也让我们这些大东北人,感受到了东北三伏天才有的炎热。我们乘坐白云机场转运旅客的巴士,来到机场出站口。不久,接团导游聂刚带领司机驾驶中巴车,将我们送到离白云机场不远的格林豪泰快捷酒店休息。
昨夜虽然只睡了几个小时的觉,但我们没有感到丝毫疲劳。4月22日上午8点,我们乘坐大巴随导游来到本次旅游的第一站——广州花城广场和海心沙公园。
花城广场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是广州最大的广场。在此处可欣赏到广州塔、“月光宝盒”广东省博物馆、华南第一高塔等。因不是旅游旺季,这里的游客不是那么多,星星散散的游客围着“花城广场”的石碑在拍照。几名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小伙子,光着膀子和中国女友骑着自行车在广场周围兜圈子。
广场的右侧便是“海心沙公园”,海心沙公园也是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分场馆。现在在这里也能看到场内的部分设施,如:帆屏、威亚等都作为广州亚运会的遗产予以保留。凝望海心沙公园矗立的八块八十六米高的帆屏和一千六百平方米的露天水舞台,可以想象,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那瞬间水涨水退的壮观景象。这里只有四十分钟的游览时间,来不及细细品味,我们便走出广场又乘车来到“越秀山”公园。
“越秀山”,因岗顶矗立一座11米的五羊石像而得名。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个仙人,骑着五只口衔谷穗的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好人,并祝好人永无饥荒,言毕隐去。羊化为石,五羊石像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创作的,并被视为广州市徽。今天,艳阳高照,广州零上三十多度的气温闷热难当。越秀山公园的游人比较多,大家抢机会站在五羊石像的雕塑前拍照,然后躲在阴凉处避暑。我耐不住寂寞,独自上山观景。这里真是一个旅游好去处,树木葱茏,视野开阔,百花争妍,景色旖旎。俯瞰繁华的大都市,我感慨万千,想起当代著名诗人李祚忠一首赞美“越秀山”的诗:“一代江流四面楼,旗飘花艳树周周。当归还立斜阳下,越秀上头看广州”。
从越秀山出来,肚子已咕咕作响,导游聂刚说:“我领你们去广州最著名的小吃北京路一条街,你们品尝品尝。”其实,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著名的小吃一条街。广州的北京路一条街,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也是广州历史上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一条集文化、娱乐、商业于一体的街道。这里商铺林立,古树参天,虽然不长,但两旁的大小百货、药铺都比较出名。沿路还有不少广州特色小吃,尤其那诱人的大肉串,芳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走在北京路一条街的街面上,游人透过护栏里的玻璃,还能欣赏到地下发掘出来的明、宋代古街道。那一条条古街道保存完好,在向人们诉说着广州这所名城的历史故事。这里的游人川流不息,我们这个团的游人也分散游览,我们七人小团体,选择了一家广州老字号“银记肠粉店”,要了几盘不同品种的肠粉,吃起来就像东北的土豆宽粉,还挺可口。品尝了一顿广州小吃,解了馋、饱了肚,游览的时间也已到点。急匆匆返回旅游大巴车上,奔赴今天最后一个景点:“夜游珠江”。
珠江很美,夜晚的珠江更美,来广州如果不游珠江,那将是一大憾事。
当日下午六点多钟, 我们一行18人从北京路小吃一条街乘车来到广州珠江的最大码头——大沙头码头,准备在这里乘船夜游珠江。今天天气很好,虽然气温在零上30度左右,但行走在珠江岸边,江水氤氲,晚风习习,顿觉有一种清凉爽快之感。大沙头码头,地处广州最大的滨水休闲广场——港湾广场,岸线长450米。这里曾经起飞过革命的飞机,担当广州水运枢纽角色的地方,现已发展成具有广州滨水风情特色的旅游圣地。离登船还有一段时间,我便沿着大沙头码头的岸边行走观景。珠江两岸,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江岸边绿树成荫,青草萋萋。一艘艘大型游轮张灯结彩,停靠在大沙头码头岸边,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码头的广播室里发出了通知,乘坐晚上七点游轮夜游珠江的游客,已开始登船。我急忙回到码头登船处,按顺序登上游轮一层找到座位号坐下。江涛翻滚,游轮从大沙头码头缓缓驶出。在游轮驶出的那一刻,我忽然发现,船舱的游客都争先恐后往游轮上层登,瞬间一层便没了人。我也随游客登上舱顶,原来油轮的船舱顶处是观赏珠江两岸夜景的最佳之处。此时,游轮的顶层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游轮上一位美丽的服务小姐手拿麦克风,用她那甜美的声音,为游客介绍沿江风景。
夜晚的珠江景色迷人,两岸灯火辉煌,天空明月高悬,繁星点点,倒映在水中,似天上人间。游客们纷纷挤到船舱边,寻找最佳取景位置,留下一张张美丽的瞬间。当游轮穿过海印桥、广州大桥、猎德大桥时,桥上那一道道跨江彩虹引起游客们阵阵惊呼。从游轮上仰望,桥上霓虹灯闪烁,彩虹中车来车往,不禁让人疑惑,那是否就是天上的银河!船在江上行,十里花街十里灯。一幅幅动感灯画,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鸟走兽,让人看了如醉如痴。南岸,半岛花园屋顶的绿色之冠在静静的夜空中闪烁。不远处,中山大学北门的牌匾楼气势恢宏。“国立中山大学”的牌额让人情不自禁地缅怀起一代伟人的风采。
游轮上又一阵惊呼,把我的视线从远处拉了回来。“小蛮腰”真漂亮,我顺着声音望去。六百米高的广州塔犹如一位纤纤细腰的美丽少女,在七彩灯光的映射下,似一位有着柔曼身姿的舞者,在交织变换。一会是红、一会是橙、一会是蓝,引起游客们呐喊声声,手机不断按动快门。环视珠江两岸的美丽景色,徜徉在珠江游轮里,游客们兴奋异常,纷纷在船舱上翩翩起舞,玩起了抖音,将满船游客带入了高潮。余兴未消中,游轮已到终点开始返航。
一个多小时的夜游珠江,让我们欣赏到了珠江的美,感受到了广州这座羊城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变,也让我们为生在这个幸福的国度里感到骄傲和自豪。
夜晚的珠江流光溢彩,奔腾不息的珠江水,滚滚东流,每一朵浪花都在诉说着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珠江很美,美的让游人忘了归家的路途。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郑宝昌,男,1961年出生,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市公安作协会员。1982年开始写作,曾有多篇稿件被各级报刊和媒体平台刊用。报告文学《励志成刚》被收入吉林市公安局《忠诚与使命同行》一书。
(0)

相关推荐

  • 印象广州 | 海珠广场的红色记忆

    文/摄/张越 秀丽的珠江,以及它那充满珠光宝气的雅号,曾经引起人们许多美好的遐想.   珠江,又名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  .珠江的名字源自广州河段的"海珠石".当 ...

  • 广州掠影——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在广州,我们还顺路蜻蜓点水式的游了一些小小的景点,很难把这些景点单独成篇,串连起来一并写成<广州掠影>游记吧. 街头景观: 广州叫做花城,真的名不虚传,且不说广州的花卉市场那花的海洋如何争 ...

  • 广州的市中心,竟然还藏着这么一片世外桃源。

    文/摄/张越 关键词: 海心沙   2010年11月12日"亚运会开幕式"会场     海心沙公园,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一个地方,被誉为是广州旅游名片.   海心沙是一座小岛,我在一天 ...

  • 【望安山文学】郑宝昌||广府之旅•中篇(散文)

    广府之旅·中篇 作者:郑宝昌     主编:非   鱼 广州到佛山的距离很近,4月22日晚夜游珠江后,我们连夜启程奔赴佛山,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到达佛山入住酒店.此时,已是饥肠辘辘,疲态尽显.可旅友们蜗居 ...

  • 【望安山文学】郑宝昌||广府之旅•下篇(散文)

    广府之旅·下篇 作者:郑宝昌     主编:非   鱼 4月23日下午, 大巴车顶着炎炎烈日,行驶在前往观看港珠澳大桥的途中.由于当日上午在国艺影视城里的尽情宣泄,全团游客在车上疲惫尽显,昏昏入睡.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文革趣事(散文)

    文革趣事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人死有几股 一看这题目,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我慢慢道来. 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什么有好多冤案,就是因为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可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老姑(散文)

        主编:非   鱼 前几天晚上,我接到老姑家表姐的电话,她哭着告诉我"我妈去世了".我听到这个噩耗眼泪还是止不住流了下来,虽然有很远的路程,我还是决定回去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父亲(散文)

    父亲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我的父亲徐久海,1921年11月30日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的一个小山村,1991年3月21日去世,享年70岁.回首父亲一生,有悲伤,有喜悦,有屈辱,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徐氏家谱》跋(散文)

    <徐氏家谱>跋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中华民族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与地方志.国史并称三大历史文献,可见家谱的重要地位.家谱者,上究姓氏之源.祖宗之始.坟茔之处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子欲养而亲不待——忆“远行”的母亲(散文)

    子欲养而亲不待 --忆"远行"的母亲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每次进家,母亲总是特别高兴,"儿子饿了吧,妈给你做饭去."不一会,一桌可口的饭菜就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一队之长(散文)

    一队之长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早晨六点刚过,从房申沟村西地的草房里急匆匆地走出一位老者,年纪六十多岁,约170厘米身高,赤红脸,一脸的络腮胡须.此时嘴里还嚼着最后一口饭,一边走一边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赤脚医生(散文)

        主编:非   鱼 天刚亮,祖孙俩出门刚走出大门,迎面碰见一个身背药箱的人回家.爷爷开口说:"大脑袋侄子,刚出诊回来?"脑袋是大,怎么老叔不服呀?不信咱爷俩找石头把脑袋砸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