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建筑会唱歌/刘清辉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精美的建筑会唱歌

刘清辉

荫家堂158岁那年,我初次拜见了他。此后的37年,我年年都虔诚地去拜见,如同拜见我尊敬的外婆,外婆101岁走完了平凡的一生,195岁的荫家堂今天依然在唱着动听的歌。

精美的建筑会唱歌,所以人们希望精美建筑永恒,然而,就像造不出永动机一样,伟大的建筑师即便可以建造出会载歌载舞的精美建筑,也无力让其永恒。永恒是希冀,未永恒是遗憾,如同人们希望生命永恒,却只能留下遗憾一样。永恒虽是梦,长存却是可能的,被幸运之神眷顾的荫家堂当属其中之一。邵东各界有识之士齐心协力,于2016年从国家文物局争取到了2000余万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资金,经过一年多的精心修缮,终于大功告成了。如今的荫家堂焕然一新,犹如待嫁的出水芙蓉,重新向熙熙攘攘的游客们展现着妩媚妖娆的身姿。

我们欣慰地聆听文物局的朋友充满激情的介绍:荫家堂大屋内的修缮,只是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对荫家堂大屋近围,以及对周边杨桥镇、佘田桥镇、水东江镇的其它景点(如:佘湖山莲荷山风光带、仙鹅嘴风光带、蒸水古商业码头、500年历史的荫家堂源头古居余庆堂、巨龙村明代风雨廊桥宜春桥、水东江清同治十三年始建的太平桥、荫家堂申氏墓庐)的开发和整合,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我痴想,邵东会唱歌的精美古建筑很多,每一株小草都会开花,只是发现的不一定是您,每一处精美建筑都珍藏着一批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待国富民强又能够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如荫家堂一样分期分批分阶段维修重建,挖掘整理骄傲或者凄美的历史故事,那会积攒下何等激动人心的旅游财富啊!

杨桥镇清水村的荫家堂又名“申家大屋”、也称“108间”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知道,邵东傲称“108间”的大屋一共有三处:一是申承述修建的荫家堂;二是流光岭镇杨天成修建的“天成屋”(又名笃庆堂);三是牛马司镇刘碧如将军修建的“光复堂”。

有资料说:流光岭的“天成屋”始建于1921年(民国十年),一年竣工,是杨天成家四兄弟的杰作,占地30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笃庆堂雕梁画柱、飞檐凌空、金碧辉煌,水榭花台、长廊楼阁、曲径通幽,很庞大,也很豪华。笃庆堂后来成了老流光岭区粮食站的粮食仓库。上世纪80年代初,我的老同事周玉宏先生之父在此任负责人,我因此有幸亲睹这一精美建筑的芳颜。整个大屋由一堵很高的墙整围得严严实实,一条大门进出,还留有一条小后门。大屋除了大,还有两个突出特色:一是石料充盈,不计其数。石雕十分精美,进大门就可以看见两条雕龙刻凤的石长凳,印象中约40厘米宽、30厘米厚、600厘米长,由整块巨石雕琢,大厅神台也多用石料精雕细刻而成。门方一般也是用整块石料雕凿搭建,门的过方被磨得溜光发亮,石雕龙凤、麒麟、仙鹤、草虫、鱼鸟、梅兰菊竹等林林总总。石梯、阶沿、天井也都是用雕刻了的石头镶搭而成……这大概是因为流光岭地区山多石头多石匠多就地取材的缘故吧!二是防盗设施严密。高墙深院是第一屏障,高耸炮楼是第二屏障,纵横交错迷宫般的房屋布局是第三屏障,密实的门窗是第四屏障。传说:有人借办事之机混进了笃庆堂,想偷一些值钱的宝贝回去,见重要房间的门非常严实,就想破窗而入,可是,用事先准备的锯子刀子,居然弄不断一根经纬交错的窗条,几天后被管理人员擒服。原来,那些木窗条内,竟镶嵌了比拇指还粗的熟铁条。

同事的父亲周老先生说:以前的笃庆堂正屋108间,小屋40余间,四周安有炮楼,若有特别事情发生,里面的人不外出,凭借天井里的粮食和水也可以生活一年有余。老先生又说:建笃庆堂时,承包工程的砌匠偷工减料,居然用老板发的工钱和盗留的建筑材料为自己在当地建了五间大瓦房。老先生还说:关于杨天成的历史众说纷纭。一是讲杨天成是一位正经的生意人,生财有道,故兴旺发达后回家砌大屋。二是讲杨天成为四川大地主刘文彩的管家,杨天成建108间的钱与刘文彩有关。刘文彩闻讯赶到流光岭,看过笃庆堂建筑工地后说:还比不上我家的马厩!拍马就回四川了!三是讲杨天成救助过一位太平天国将领的后裔,被救助的人没有留后,也回不了老家,去世前珍藏的那批宝藏落于杨天成兄弟之手。

我去年春夏之交又去了笃庆堂,围墙毁了,房子拆了,井填了,精美的石料分崩离析了,只发现石雕长凳还躺在那里哭泣。如果有荫家堂那样幸运,笃庆堂原本也是可以放声歌唱的……

牛马司镇的“光复堂”上了谷歌地图,现在也是断垣残壁了,我于2011年写过一篇《刘重威将军小记》现摘抄整理如下:

刘重威字璧如,1890年出生于牛司马镇光荣村,1909年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1911年入武昌陆军第三预备学校,同年10月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骑科第一连,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独立混成旅少将旅长。1926年3月24日,由唐生智心腹何健计诱至何办公室伏兵抓捕,软禁在衡阳旧道台衙门,7月,经唐生智下令将其枪杀于衡阳金兰寺,终年36岁。刘任独立旅长后不久,受命率部驻防宝庆、洪江一带清剿湘西土匪,主政邵阳。

刘重威于乱世为官多年,其兄又在厘金局长期任职,两人同为官商,家里积蓄了一笔大钱。青少年时期,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四处求学从军,戎马半个中国,欣赏到了不少邵阳地方没有的经典建筑。1923年,他决定在家乡牛马司光荣村选址建房。他要把即将兴建的这组建筑群取名“光复堂”,取同盟会“推翻满清、光复中华、平均人权”之意。他要把即将兴建的这组建筑群设计成一处坚固、巨大的军事仓库,以备战争之需。依将军愿望设计的“光复堂”一建就是五年,将军死后才完工。

“光复堂”占地20余亩,修建在一面靠山、两面临水、远离大路的隐蔽处,距邵水河100米,航运十分方便,可是如果乘船却看不到这组坐西朝东的大型建筑。大屋四面由10米厚厚的高墙围绕,墙面设有一排排枪眼,四角设有小岗楼。在远处看,就是一组巨大坚实漂亮的碉堡,两层楼的内建筑居然只露出屋顶。三进两横双层,四合院落,主房54间,仓库杂屋54间,内有2个深水井。系西式砖木结构,屋面筑封火墙,墙面有石灰粉壁,有罗马彩绘。正堂装修最为精致,木方、圆柱及横梁均统一大小,做工规矩齐整。大门也相当漂亮,石坎、石墩、石柱础及四周各处的条石、方石、角石、圆石均有精细动物花草浮雕。一色齐整的木门玻璃窗(玻璃窗在当时是稀罕之物)和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面。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大方、现代。如果身临其境还以为是当今公园建筑。从堂屋门口往外望,依次是池塘、田野、邵水河堤的河柳、远处的丘陵青山。小屋54间竟也十分宽大、坚固、实用,完全可以用着军事仓库。最为叹服的是,上世纪20年代的房子,竟有以备安装电灯的西式圆型石膏吊顶装修,并留有安放电线的小圆孔。一叶知秋啊!足见将军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的追求意境和超凡的现代化思维。

斗转星移,光阴如梭,物非人非。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光复堂”被政府征用为牛马司区粮食仓库,90年代空置后作价卖给当地村民,因长年无钱维修,被村民拆散后修路、修水利,还盖了许多民房,现残存一段高墙,12间大屋。近年省文物管理部门曾经试图恢复修整,现场考察之后选择了放弃。……可这断垣残壁依然在为将军朗诵着凝固的诗。

邵东的精美古大屋还有很多,如水东江长扶村的林庻堂、佘田桥光洪村的逢吉堂、团山的作善堂、周官桥建胜村的饬伦堂、堡面前的刘家祠堂、简家陇金田村的承志堂、继志堂。上月,我还邂逅了灵山寺老街附近青龙村的黄家大屋,那精美的壁画啊,会唱歌!还会跳舞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