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轶:老母亲的钱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老母亲的钱
唐传轶
写下这个标题,心隐隐作痛。最近,乡下老家一位年逾八旬寡居老太过世了,除了住了一辈子的砖瓦房以外,还给儿女留下了近四万元的现金遗产。平日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场“大考”中,给了后人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之所以称之为人生“大考”,不是笔者的原意,而是实实在在的普遍现象,是绝大多数农村老人给自己设定的“终极”目标,没有分数标准,上不封顶,下不设限,及不及格在老人自个心里,满不满意在子女各自心里,心照不宣,讳莫如深。这已然不约而同成为农村老人的核心价值观,并早已悄然成为不成文的风俗,我的母亲和婶母都是如此,尤其婶母更是时常念叨着要给后人留下多少多少钱。
钱,是每一位老母亲的命根子、精神寄托,身边有钱才踏实。老人们对钱的热切普遍要甚于后辈,她们已经基本失去了挣钱的能力,来源全靠后辈及亲邻在逢年过节的叩节礼以及每年的生日贺礼,所以倍加地珍惜,通常是里三层外三层钱不离身,即便是邻里间走动串门,视线也几乎不离家门,最放心不下的想必是家中多少藏了点钱吧。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老人对家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 总想着要给儿女减轻负担,总担心日后儿女过得不好…… 想必,每一位离世老人不愿离去的英灵看到子女们清点自己留下的遗物时,无论金额多少都会自责:给儿女留下的太少…… 或许她们也会感到欣慰,自己终于不再是儿女的累赘…… 带着遗憾和眷恋去到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回首当年, 儿女尚幼,父母的一切家当物品,子女们无不理所当然的认为有自己的名份,为人父母自也心甘情愿。可是,一旦儿女成家立业,没几个为人子女的会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资产,父母亲应当也有其份,而子女再有出息,老父老母也压根不会去奢想儿女的物产也有自己的一份。这就是普遍中国农村老人的质朴情怀!
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既总结了世态规律,同时又提示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四十岁、五十岁、甚至六十岁都不一定,这难说不是人性旳病态和悲哀,传统的社会教化亦难掩悲凉…… 有的儿女总是强调“老人家不需要花钱”,甚至觉得给老人买件衣服都是浪费,因为“穿不烂了”,讲的是心安理得,表露出对老人的极其不尊和人性的寒凉。
受这种观念束缚,大多农村老人已经不敢轻易花钱,不约而同以为最终给后人留下多少钱物为唯一检验标准。老太太们尤其在乎自我的身后名节,特别在意的是村邻间的评价,勤俭节约是一辈辈老母亲们已然俗成的行为准则,除了生活必需的柴米油盐,其余轻易不买,甚至拒绝就医,倘若某家老太太为自个宽用了一点点开销,家里人就可能向四邻制造舆论,表达不满的基本是女辈,男丁一般不太过问。 不少人不情愿为老父老母花钱的同时又时常显摆该给孩子开销多少多少钱,新买的戒指耳环项链又花了多少钱,而老人呢,再大的牙缝里也省不出多少钱来。没听人担忧过“榜样”的力量…… 风水轮流转,一转眼轮到自己也老了…… 如此恶性循环,切切实实的人伦怪圈!却很少有人去反思。
老人们把钱看得是极其金贵,对钱的特殊感情自有成因,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老人家的钱,来源及用度自有家人密切关注。老母亲们的贴身钱,无论多少,意义大于实际,更多是一种象征!还有就是所谓安全感。 老人们只有在弥留之际,才可以坦然地指定这个钱的用度,一般会用到料理后事,以减轻儿女的负担。平日再“抠门”的老人,临到这关头都会大方起来,四方八面、人情世故梳理并安排的妥当体面,这是她们给自我布置的最后一场“考试”,离去方可释重负,这是老人们的尊严!她们期待着亲友乡邻的评价…… 其实,老人们留多留少,都是满分!
时常听说某老太喊钱被盗了,结果总在某个并不算隐秘的旮旯甚至随身的某处翻找出来,我家老母亲就不时地要兴师动众一回,结果每次都能添加一个笑料。同样,喊丢钱的总是某家的老母亲,我家老舅母也是如此。老母亲们的钱,与老爹们的钱,实实在在不是一个概念,老母亲的钱要更有温度…… 在老母亲的世界里,她的钱功能更强大!意义更重大!远亲近邻,子女儿媳,里外孙辈都要顾及周全,稍有疏失就要懊恼好多天……
老母亲们越是上了年纪,越是注重人情礼节。逢年过节,老人们花钱便不再吝啬,给孙辈的压岁钱一个都不能少,所收到的叩节礼品礼金也一定要回谢,平时要放养几只鸡,还得买些正宗的土鸡蛋,更要一大家子吃顿团圆饭,钱花了不少,但不亦乐乎!任谁也阻止婉拒不了。
我家年过八旬的老母亲,看上去有点即将油尽灯枯的苍凉,而老人家年年都要种蔬菜,插红薯,收苞谷,虽不多,但自给有余。恐怕在劳作中发生意外,但劝阻不了,很显然这是在发挥她的余热,想尽可能的减轻儿辈的负担,也是老人家去到往生的最后一程,也一定是想在到达终点之前,把后路铺好。当那一天真的到来,送行的队伍里会有鲜花和赞美,还有人们一定要知道她给后人留下了多少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