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的管窥蠡测 ||钱万平
作者:钱万平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新旧交替之际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全面系统地理解这一庞大体系,不是我这样浅尝辄止的业余读者所能企及的,这里只是结合自己的个人实践,对其中的一些片段作些粗浅的理解,供诸位批评。
《人间词话》正篇第十七则是这样说的: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越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对于这则词话的理解,曾引起纷争。因为李后主有价值的作品,恰恰是他作了亡国之君后的作品,这与“阅世愈浅,性情愈真”似乎相悖。另外这里王国维提出“客观之诗人”与“主观之诗人”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内涵怎么界定,似乎到今天没有公认的结论。
理解这段词话,我觉得首先要把“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界定一下。我辈没有能力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只是就字面去理解,我个人觉得凡是心中笔下所表现的多以客观世界为主体的作者就是“客观之诗人”;凡是心中笔下所表现的多以主观世界为主体的作者就是“主观诗人”,其实说白了,就有点如同后来说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分。
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我觉得容易理解,但是他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我不能十分理解。我觉得无论是客观诗人还是主观诗人,都有个阅世愈深,则材料越丰富、愈变化的问题。但是主观之诗人与客观诗人不同的是对待初心,有点“历经劫波兄弟在”的味道,不改赤子之心。因为怀有赤子之心的人,抱朴守真,总是向读者捧出真心,故而以心换心,容易赢得读者尊重,与读者产生共鸣;怀有赤子之心的人,写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得真趣。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怀有赤子之心写作的人是非常稀少的。我市一位散文作家曾经说过散文的“真”,她是这样说的:我一直认为写散文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散文里的“我”是无法遮掩的。你的散文作品充分暴露了你的情感层次、智性高度、道德认知等等,而且不暴露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在散文里遮遮掩掩,甚至装、瞒、骗,那你根本不可能写好散文。我读过这位作家的集子,真的感佩她情感裸露的坦诚。
作为主观诗人,对于阅世应该是进得去,出得来,不失自我,保持自我。这是不是王国维想要表达的,我不敢说我的理解是契合,但一定不会违背。还有一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怀有赤子之心的写作,要具有精神独立的气节,崇尚自由的秉性。如果自己的头脑仅仅是别人的跑马场,是谈不上写出什么“性情愈真”的作品,充其量只是传声筒、复读机。
《人间词话》正篇第十四则在评论温庭筠、韦庄和李煜的词时,用了“句秀”、“骨秀”和“神秀”三个概念。显然,这三个概念代表着三个层次,当然以“神秀”最高境界。至于何为“句秀”,何为“骨秀”与“神秀”?王氏并没有给出定义。当然,对于艺术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统一尺寸。但是,我觉得当今名家杨逸民先生总结得好诗词作品应该是“眼前一亮,心头一颤,喉头一热”是较为可靠、易于操作的标准。
就从事格律诗创作而言,诗词曲赋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什么题材没有人写过,没有什么词汇没有人用过。但是当代人写格律诗是旧瓶装新酒,且有韵味,得下一番功夫。这就需要在炼字炼句炼意上下功夫。这方面,毛泽东的诗词应该说是给当代人做出了榜样。比如《长征》这首七律,虽然有人认为结构上没有波澜,但我觉得说是“句秀”应该不成问题。“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种气势,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不输古人甚至超出古人的。至于《沁园春▪雪》那种大气磅礴,意蕴悠长更是著名的范例。
现在写格律诗词的人数众多,有些人打着让诗词走出象牙塔的旗号,大量的口语入诗,俗语入诗,甚至粗俗语言入诗,实在是对诗词这个文学皇冠上明珠的亵渎。读了王氏的《人间词话》,我觉得凡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尤其是格律诗写作的都要向其看齐,向广大受众奉献出优美典雅的诗词作品,不应以通俗易懂没有文化含量为荣。中国传统的诗词要引导人向上向美,不是取法乎下,流于低俗。
作者简介
▼▼▼
家住城南
闲说“官威”
滋味留香我独先
生机 ·高致
秋夜虫鸣
每天更新自己
闲扯林徽因及其他
红绿灯
闲话浦南路
听猫“叫春”
北窗下的萤火虫
冬夜听雨||钱万平
半日未虚度,砺志又增趣
期待“裸慈”
是处日新月异,天堑何能限南北
闲说祭灶
年味趣拾
柱础墙基堪作证,机宜面授两河清!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