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游医
大桥 卞阿根
在那个缺医少药,医疗技术还很薄弱的历史时代里,不少心系民众的游医,为百姓们治病解痛起到了积极作用,人们很敬重这样的游医。
游医起源于商周时期,到了宋、元朝时期较为盛行,直至解放后的1960年前后,游医才被取缔。但拔牙的游医,还常出现在街头巷尾和农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这种拔牙游医才不见其身影。
江湖游医给人看病,都持有一面“妙手回春”的文字幌子,作广告之用。肩头前后挂着一个布袋挑子,专门用来装些中草药、膏药、火罐和行医的器具。有的游医手握一根“虎撑”,一头装有铃铛,既可以作为担物和防身器具,也可以摇动作为招揽病者用。有的游医不用虎掌杆,直接把铃铛抓在手里或扣在手腕上,进入街巷农村后随意摇动,有需求看病者听到这铃声,就会呼其医病。故而,游医也叫“铃医”。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谁个没有生病的时候。过去,因为人们的生活比较清贫,有个头痛发热的,喝上一碗生姜茶,盖上被子捂一捂,待出几次大汗,烧热就会退去。生了疟疾也不治疗,以“躲摆子”来避病。那时候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如果生了疑难杂症的大病,只是给游医瞧一瞧,抓上几副中草药,煎成药汤喝下去,“死马当作活马医”,见效康复了,算是“命大”,不见效果,也只能躺在床上死拖活拖着,等待的是死亡。有的家庭有人病了,医治不好,往往还请婆巫驱邪。
有些游医给人看病,很讲医德,收费比较廉价,他们不收其它费用,仅收取中草药钱,甚至随病人家给。对穷苦家庭的人生了病,实在拿不出钱来买药,还会免费给药相助。他们给人看病后,还会回访病人的病情,为病者进一步治疗。但也有的游医,根本不讲医德,千方百计地从病者手中把钱骗到手。甚至有些游医,不学无术,就连一些小痛小病都不能医治,那是“屁股上插芦花——假装大公鸡”,四处游说,巧言花语,坑骗生病者,不但不能治病,甚至还会使病者的病情加重,他们图的只是骗钱,何谈给人以治病解痛。
在那个缺医少药,医疗技术还很薄弱的历史时代里,不少心系民众的游医,为百姓们治病解痛起到了积极作用,人们很敬重这样的游医。游医中不泛有高手,他们为百姓解除了很多的疑难杂症,又如有些地方发生了流行性疾病,当地的游医们会想方设法,根据流行性病状,熬煮汤药为百姓预防和给病者服用治疗,且不收分文,有效地控制了流行性疾病的蔓延,深受人们的爱戴。
游医除了游走于街头巷尾和村庄给人治病外,还经常赶农贸集场摆摊设点,在地上放块大白布,上面放一些膏药和中草药,白布上并有文字说明其药物的用途,为赶集的农人看病。有些游医还会玩杂技和变魔术,为聚人气,找块大些的地方,吆喝着玩杂技或变魔术,使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地观看。玩罢,便推销自己的药物和给患病者治病,如推拿等。
据说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医学界的先驱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等都做过游医。他们为中华的医学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那么,现在人们为什么把医生叫做大夫,而把过去走街串巷的游医叫做郎中呢?其实我国古代的大夫和郎中都是官名,不是指医生。天子分封诸侯设大夫,官位在卿的下面,士的上面,分上、中、下三级。郎中,在周代是近卫侍臣的通称,秦朝开始为官名,管理车骑及门户,内当侍卫,外出从战。直至宋朝前,大夫和郎中都是职位较高的官职。
我国古代很早就设有医官。秦朝有太医令、丞等。到了唐代,除太医令外,还设医学博士、医监、医正等官职。五代设翰林医官使,宋代设翰林医官院,医官分七级二十二种,最高级别的为大夫,其次是卿(即郎中)、医效、祇候等。后来人们把医生称为大夫,主要是称赞其医术,实属奉承和抬举。大夫是最高级别的医官,又因为医官中还有郎中次之,因而又有人把医生称为郎中。
到了近代,大夫和郎中是有区别的,人们把设馆坐堂的医生(主要指中医)称为大夫,把四处行走江湖的医生称为郎中。因为有些江湖医生,医术很一般,只为骗取钱财,鼓吹自己的医术如何如何高,坑害百姓。后来人们把这些专门行骗的游医,称之为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