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摘要(11)大夏大学的基本国文
何二元《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第十一篇:陈柱尊《本校应增设基本国文议》(1930)
陈柱(1890-1944),字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人。著名史学家,国学家,师从唐文治。1924年任大夏大学教授、国文系主任,其后又兼任暨南大学、光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文系主任。陈柱勤于国学,博闻强记,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国学大师唐文治评价他说:“横空而来,足使千古学人才人一起俯首。”
这篇《本校应增设基本国文议》发表在1930年5月的《大夏周报》上,从内容看,相当于一篇敦促学校重视大学国文课的提案。文章开头说,我早在去年冬季就跟校长提出过,希望本校自大学一年级起至三年级止,都要开设大学国文课。后来校长回复说,已交教务委员会讨论。今年三月十一日,得到教务委员会来信说,这个事情已经本会第十七次会议议决,交文学院院长作为修改课程时之参考。——由此看来,这个事情有被踢皮球的危险了。当时离暑假已不远,下学期的课程安排已在进行中,文学院却迟迟没有就此事做出决定,陈柱心急之下,便写了这篇提案,并将其公开发表在学校的《周报》上。
文章说,国文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不但学术上需要,就是日常应用,公牍书札,吉凶庆吊,也都要用到国文,岂可忽视乎哉。所以学校应开设大学国文课,从大学一年级起至三年级止,都要开设。三年的学习内容可以规划为:第一年授以新旧书札格式,及浅白记传游记之文;第二年授以公牍程式,古人奏疏,近日公文,与祭文吊文等,及古今有价值之论说;第三年授以本国学术思想上重要之论文。
正因为文章认为不但大学一年级要开国文课,而且一至三年都要开设,所以没有使用“大一国文”这个课程名,而是称作“基本国文”。什么是“基本国文”?魏建功曾说:“我们知道这一个科目也有人称作'基本国文’,或者就是表示我们国家民族语文历来表现的形式和内容的最普通的训练吧”。
确实,民国年间,不少大学就不但有“大一国文”,还有“大二国文”“大三国文”,甚至有“大四国文”(如曾经的南洋大学),由此看来,“基本国文”确实是比“大一国文”更加恰当的一个名称。文章结尾便列举这方面的事实,说:
“今上海之大学,如交通大学,在十五年以前,自一年级至三年级均有国文,此柱所亲历者。闻今之四年级,则尚有国文也。此工科之大学,尚犹如此,况其不为工科者乎。……光华大学,则自一年级至三年级。均有基本国文。柱去年曾代课三阅月,所代者为三年级,观其各生作文,程度均颇整齐可观。”
最后,这篇提案有没有发生作用,笔者没有找到直接的材料,但是《学府纪闻·私立大夏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2)记载,在1933年,该校举行第一次国文会考,全校同学均可自由报名参加,由陈柱尊、王瑗仲、顾君谊、高晓兰四位教授担任评审,其文题为:“国难日深,有谓宜先攘外而后可安内者,有谓宜先安內而后可攘外者,有谓攘外安内可以同时并举者,请悉心论其厉害。”
由此看来,陈柱的提案终于是奏效了。
1951年大夏大学并入华东师范大学,今天的华东师范大学已是全国大学语文的重镇。
大夏大学老照片
【参考资料】
陈柱尊《大学的国文教育问题》,《大夏周报》1933年第9卷第28期
“大学校国文教授之方法”,陈柱《国文教学论》之一章,中国学术讨论社1926年版
陈柱尊《论教授国文宜注重熟读》,《大学季刊》1940年第1卷第1期,第19-22页
陈柱尊《大学一年级国文课外参考书目》,《大夏周报》1934年第10-11期,第238-239页
“1926年陈柱《国学教学论》问世”,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69页
赵志伟《陈柱国文教学思想研究》,《语文建设》2015年第34期
张京华《陈柱学术年谱》,《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麦群忠《国学大家陈柱》,《文史春秋》2009年第5期
庞济燎、覃献山《国学家陈柱先生教育观浅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10月
郑逸梅《酒国诗人陈柱尊》,香港《大成》杂志1973年第176期
刘小云《陈柱和陈衍、唐文治的学术交往》,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月
张京华、王玉清《陈柱学术年谱》,《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