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会作品展:陈武--《 中秋节》散文
本活动赞助单位 | 茗润天下茶社
联办单位 北京遇上诗和远方文化公司
中秋节
陈武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中秋节,因这一天恰值孟秋、仲秋、季秋三秋之半,故曰“中秋”。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拜月节、月夕、秋节等,它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在明清时期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庆祝活动,自古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观潮等习俗。中秋节以月亮之圆状寓人之团圆,并且寄托思乡念人之情、祈盼丰收与幸福,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8年,国务院把中秋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传说充满神话色彩。在中国,嫦娥奔月、玉兔入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嫦娥奔月”最让我着迷。那年八月十五日傍晚,美丽、善良、勤劳的嫦娥,因拒绝羿之徒弟逢蒙的企图,将道士赐赠于羿的神药整包吞食,然后升入月球的广寒宫。月下苦苦等待切切想念嫦娥的羿,在第二年八月十五日晚上把干净的水果和圆圆的月饼摆在月下的院子里,盼望着嫦娥回来。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嫦娥还是没有回来。凄美的爱情故事,谱写着追求团聚的主题。后来,人间渐渐有了过节的习惯,每到八月十五日,都要准备月饼水果等食品于月下的桌上。于是诞生了“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之俗语。古人逐渐把赏月与月饼融合,寓“团圆”与“思念”之意。这样势必促进了月饼行业的发展。如今,月饼成为中秋时节亲戚朋友之间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在福建省厦门市有一种博饼的习俗,目前“博饼”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秋节的拜月传说体现了祖先爱美心理。据传,古代的齐国有一丑女叫无盐,幼年开始虔诚拜月。后来,无盐以超群美德入宫却未得宠。有一年八月十五日赏月时,天子在月光下见到无盐,觉得她美若天仙,后立她为皇后。众所周知,月之嫦娥,以美貌著世。人间的少女拜月,乃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节的祭月习俗让我们解读了先民的信仰倾向。中国周代就有“秋暮夕月”之风俗。“夕月”即祭拜月神,祈求平安团圆。据史料记载,周代先民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仪式。月下设大香案,月亮神像必须放在朝月亮的那个方向,在月亮神像周围高燃红烛,并且摆上月饼、西瓜、葡萄、苹果、红枣等祭品。接着,全家成员依次拜祭月亮。最后由家庭主妇切开月饼,切成的每份月饼要大小均匀,月饼份数要与家庭成员数相符,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义。
中秋月下游玩,曾留下许多优秀诗词。唐朝李朴在《中秋》里写道:“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诗圣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之首句是“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王建则在《十五夜望月》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宋代苏东坡除了《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还有朗朗上口的名词《水调歌头》,其经典词句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让无数读者百读不厌。
中秋观潮值得一提,推动早期旅游业的发展。古代浙江一带,中秋观潮系中秋一大盛事,由此产生雏形的旅游业,促进了商贸来往和文化交流。中秋观潮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翔实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如明朝朱廷焕的《增补武林旧事》和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皆有中秋观潮的记载。
据民俗专家研究发现,我国的中秋节是多民族的传统节日。除了汉族过中秋节,壮族、仡佬族、苗族、朝鲜族、满族、傣族等二三十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然而风俗各异。苗族男女青年喜欢在中秋夜跳起苗家舞蹈,即“跳月”。在“跳月”中,男女青年相互吐露爱慕之情,寻找心仪对象。仡佬族则在中秋节之前全寨人家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称为“八月节”。壮族人在河中竹排房子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则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指数,并且演唱优美的民歌《请月姑》。朝鲜族用木杆和松枝搭起“望月架”。八月十五日晚上,首先请老人上架探月;其次点燃“望月架”;然后,敲长鼓、吹洞箫,还要合跳“农家乐舞”。
中秋节有奖征文活动
九月金秋,丹桂芬芳,遥望冰轮,月在中秋!
为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佳节,现代诗歌文化艺术联合茗润天下茶社以及北京遇上诗和远方文化公司 (群主诗群) 共同举办《中秋诗会》。
在此特别感谢
茗润天下茶社对本活动获奖奖品的赞助支持!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始终坚持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我们愿与热中华文化的各界人士一道为祖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尽绵薄之力!
在现代诗歌文化艺术团队不懈的努力下,平台茁壮成长,在业界不断得到肯定,虽然我们还存在前进路上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会虚心学习与改进!
我们励精图治,只为做到更好!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各行业,我们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正是我们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我们的《中秋诗会》征稿细则:
一,主要以诗歌,散文两大类体裁。
二,以中秋佳节为主题,或思乡或团圆或吟月抒怀或对传统文化的感想……题目自拟,诗歌要求50行左右,散文1000字左右。
三,诗歌组,散文组分别评
一等奖,一名,奖品价值888元的顶级金毛毫
二等奖,二名,奖品价值为350元的白露茶
三等奖,三名,奖品价值为300元秋茶
四,最佳人气奖一名,奖品为价值为350元的白露茶
所有入围及获奖作品将在《现代诗歌文化艺术》微刊发表。
特别鸣谢:
本活动奖品由茗润天下茶社提供优质茗茶!
截稿日期:农历八月十五,收稿邮箱2123412316@qq.com
茶园基地:英德市茗润天下茶叶专业合作社
销售商:上海尚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明兴路595弄聚丰苑30号
唐奕如158 8951 9898
为加强我们活动的严肃性,充分尊重每一份来稿,以展现我们对文化的敬畏之心,我们还诚邀在文坛有资质的老师为本活动评审公证把关。
评审团成员
诗歌类:陈广德,曹忠胜
散文类:咏樱
收稿通道2123412316@qq.com(请注明“中秋节征文”字样)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2017/9/16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成员
总编:杨 振
主编:咏 樱
责任编辑: 美美 花落千江水
静墨 荆棘 枫丹白露
投稿邮箱:2123412316@qq.com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
关于稿费的暂行办法
第一:凡本刊发表的文章阅读量满1000,评论10条即有15元稿费,阅读量满2000,评论20条即有30元稿费,领取方式,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以上以初发时间6天内为准
第二:赞赏金额满20元,即5/5分,一周后,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超两周,视作捐献。(稿件多,平时工作繁忙,不能一一核对,请谅解)
第三:请加总编微信hj526803516以方便联系
第四:投稿通道2123412316@qq.com
本活动合作平台:文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