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屈原老先生——我想对你说声抱歉
沿着流年的足迹,在时光的逢隙里小心翼翼的寻找,唯恐错过常德诗墙八景中每一个季节的轮回,尽管如此,总还是有少许遗憾,正如这篇“招屈亭”错过了端午节推文的最佳时期,在此,我只能向屈原老先生说声抱歉。
在2019年盛夏季节的下午,从诗墙公园抗洪纪念碑过锁心桥,便有一座绿树成荫的山丘,沿着山丘小路拾级而上,便见到了招屈亭。
一个人站在亭内远眺,感觉一条悠悠的沅江水好似从脚下漂过,远远的看到孤峰塔高高䇯立在德山顶上。
这是我前两年拍到的夕照孤峰塔,很喜欢这种半塔、半山、半水、半落日的意境。
一缕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平静的江面,展示出幸福美满的和谐画卷。
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想起了枉水,枉水是沅水的一条支流,在德山的钓鱼矶下与沅水汇合,经洞庭湖、长江流入大海。
爱国诗人屈原第二次流放时到过枉水,他在《楚辞·涉江》中写下了“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的词句,关于“辰阳”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辰阳”为怀化的辰溪县, 但有人提出怀疑,“枉渚”在常德德山,而“辰阳”在怀化辰溪,前者处沅水下游,后者处沅水上游,两地颇为遥远。而且这一带水路险象环生,战国时的屈子,溯沅而上,何能“朝发”而“夕至”?
另一种说法为常德汉寿:清《龙阳县志·序》云:“洞庭之西,邑曰龙阳,为古辰阳县,盖泽国也。”其《艺文志·沧浪记》又云:“'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辰阳正龙(阳)境也。” 龙阳,即今湖南常德汉寿县,在常德德山之东沅水下游,水路约40公里处。屈子“朝发枉渚”,船颠沅水而下,航行七八十里,正好“夕宿辰阳”(汉寿)。
时过境迁,到底谁对谁非,我们暂且不必争论,但屈原第二次流放时到过枉水、到过沅江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招屈亭伴沅江而立,沅江是常德人的母亲河,沅江的发源地是在贵州省的都匀县,一个叫斗蓬山的地方,也就是说,沅江是从贵州省开始流下来的,这条江全长有1033公里,经过我们常德境内有104公里,一直流到我们常德汉寿县目平湖的坡头轮渡进入洞庭湖。
招屈亭的八根红色圆柱,似乎支撑起对屈原无限的思念。
招屈亭的飞檐翘角直冲云霄,似乎见证着历史仰望着未来。
招屈亭的这块“求索”石,似乎正给人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励志。
招屈亭的这块重修碑记,不知凝聚了多少常德人对屈原至真至诚的情感。
招屈亭的林荫小道,不知洒落多少现代人的欢声笑语,诗情画意。
一路拍,一路怀想,在诗墙八景中,招屈亭应该算得上是景中之景,因为在他的周边有梅园、有锁心桥、有抗洪纪念碑。
特别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招屈亭与常德廉洁文化园紧密相连。屈原被誉为中国古代倡导廉洁文化第一人,他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君”;在《卜居》篇中说:“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在《招魂》篇中曾吟道:“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末沫”。屈原终生践行廉洁操守,至死不渝。
在招屈亭下的巨石上撰刻着醒目的红色常德廉洁文化园标志标牌。
一个脚印写着“清政”,一个脚印写着“廉洁”,入园游道口两个黑白卵石铺设的大脚印警示人们要注意脚下每一步,不要落入金钱、美色和名利的陷阱。
右侧招屈亭依稀可见,青石板游道曲径通幽,一块腊石上刻有招屈亭及屈原生平简介和他提出廉洁文化的诗句,沿途花草芬芳,奇石点缀,并刻有四组廉洁格言警句。
在名贤广场,林伯渠、帅孟奇、宋教仁以及明清两朝清官朱缙、郭耸和延桂等6位常德历代清廉贤士生平简历以及廉洁故事分别石刻,人物形象用深浮雕展现。
临江有垂柳数株。柳下一边置石鼓12个,分别刻有红色忠孝仁信,礼义廉耻,德勤善真等字。
一边为16米长的百字廉,精选历代书法家、名人及诗墙修建者,纪律检查工作者手书廉字100个,既可观赏又可与人坐靠休闲。
我想,从招屈亭到廉洁文化园是没有距离的,两者之所以能紧密相连,那是一种传承,从远古到现代的一种传承,从历史到未来的一种传承,从倡导廉洁第一人屈原到我们每一位人民公仆的传承。
常德诗墙八景之一:招屈亭
相关链接:在南碈闸东侧有一座土丘,林荫道尽头,上面一个四角翘起的亭子赫然入目,这里几乎全是浓荫遮蔽,樟树参天灵气飘溢,青松挺立傲然冷峻。亭子顶上三个朱红的大字——招屈亭,亭柱上书有一副楹联——枉渚昔淹回身窜穷荒空有恨,鼎城今崛起魂来乐土不须招。
招屈亭为纪念屈原而建,始建于秦,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1997年在原址上重建。屈原曾在常德一带流放,为中国古代倡导廉洁文化第一人,他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君”;在《卜居》篇中说:“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在《招魂》篇中曾吟道:“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末沫”。屈原终生践行廉洁操守,至死不渝。
常德诗墙八景系列:(点击下面标题观看)
【原创】2019情人节——常德锁心桥上的锁已锈迹斑斑 不知你们的感情是否依然
“图说常德、图片说话”。做有深度的原创,拍有情怀的故事,用软文推送广告、用暖文传递美好、用美图见证现实、用每图催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