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萍乡山水赋之创作艺术浅析》【掬心】
《李武萍乡山水赋之创作艺术浅析》
掬心
(此文发表于《赣西文学》2019第二期)
萍乡市地处江西与湖南交界处,是江西的西大门,素有“湘赣通衡”、“吴楚咽喉”之称。地貌类型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和河谷平原四类。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李武先生通过对家乡的走访和游览,创作了大量关于家乡山水的优秀辞赋作品,以《湘东五峰山赋》、《芦溪东阳古村赋》、《萍水赋》等为代表。李武先生饱蘸笔墨,摛文铺采,对山水类辞赋的技法运用娴熟。通过对其技法的分析,对我们进行山水辞赋创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从创作立意、结构布局、语言特征、修辞手法、用韵技巧等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李武老师辞赋的创作立意。
这里所举的李武老师山水辞赋,均是通过描写家乡,而赞美家乡,宣传家乡,倡导积极正能量,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艺术魅力,又符合新时代的精神特色。既有自然山水景观为主,如《湘东五峰山赋》;又有历史人文景观为主,如《芦溪东阳古村赋》;还有红色主题,如《凯丰赋》、廉政主题《清官颜培天赋》等。
李武老师的辞赋作品,兼具浪漫与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描写自然山水时,有其清灵、秀雅、瑰丽;描写人文历史时,有其悠远、深长、隽永。描写红色主题时,有其昂扬、奋发、壮阔。少年人读之,能识察地方风貌,可以寻山问水而深入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青年人读之,能明辨过去和未来,可以了解当地民俗传统和未来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老年人读之,能引起对革命老区的追忆,可以重温在重大历史变革时期的家乡,为中国革命事业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而全民读之,可纵览祖国江山风貌,可谓俱到矣。
二、章法布局:
第一是空间布局上可以用“整体着眼、刻画入微”来概括。
整体着眼,指的是开篇破题,即用四字紧句开篇,点明所描写地方的总体位置和自然环境,往往参照名山大川作定位,并用历史名著作品作烘托,突出其气势雄浑,意象开阔之美感。如《湘东五峰山赋》:
湘赣之交,东桥之地。涟涟萍水,其一脉潺湲而来;续续山峦,有五峰参差而起。雄峻之穆穆,禅意于迩迩。乃罗霄之北延,踞吴头与楚尾者也。
这里就用“湘赣之交,东桥之地”来做定位,指罗霄山为名山,故而雄峻;枕萍水为大川,是为潺湲。
刻画入微,指的是空间变化,从整体到部分,再对部分进行细微精致的描写,完成一个“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的过程。名山大川作为为整体定位,而对细节部分的描写,就需要精致到一沟一壑,一草一花。如《湘东五峰山赋》:
观乎岭犹斑虎于啸,溪似玉龙而吟。岚烟淡淡于遥黛,碧水粼粼而碎金。揽得草木葱茏,紫岭云横而疑断;霞暎旖旎,青峦日恋以交侵。杉涛鼓浪,似诉似吟。方竹滴翠,于眷于歆。还看泉冷水中之月,鸟啼壑下之林。银杏千载,奇石可钦。
这一段承上而来,完成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转换。刻画的景物有虎岭、龙溪、岚烟、碧水、草木、云霞、松杉、方竹、冷泉、啼鸟、银杏、奇石。这里连用多组比喻句,构成博喻的手法,将岭比作斑虎,溪比作玉龙,流溢的岚烟比作遥远的粉黛,波光粼粼的碧水映着日光像是片片碎金,画面独具美感而清晰,可谓是惟妙惟肖。再如《萍水赋》:
彼自杨岐而来,源源不断,穿城而下,荡气回肠。然入长潭兮,浅濑临乎崄峭;出善洲也,湍流澓以漭沧。豁然平川旷野,分明沃畴民房。青山绿水,如画长廊。尽揽太屏寺一寺两门,坐连两省;五峰山九天落翠,碧涧清凉。……
斯乃滢滢之碧水,漾漾流清;渺渺之银波,曛曛日煦。得念金轮伴送竹排,玉兔迎迓渔父。可度余暇,能予优普。况复白鹭栖洲,中流緑浦。惬尔遐情,悄然遥睹。遂欲送白鸟于明霞,迎麻鸭于薄暮。邀舟子而戏嬉,弄清流于楫橹。迩遐秀逸回旋,鸬鹚烟雨。渔舟唱晚之悠然,闹紫摇红而笑语矣。
这里在描写完萍水的整体流向“自杨岐而来,源源不断,穿城而下,荡气回肠。入长潭兮,出善洲也”之后,用了滢滢、漾漾、渺渺、曛曛四个叠词对萍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再用竹排、渔父、舟子、白鹭、麻鸭、鸬鹚等,具有典型萍水特色的具体事物,构建了一幅渔舟唱晚,闹紫摇红,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象。
同样,在获全国征文一等奖的《通许菊花赋》中,也可旁证其法:
许国之疆,通漕之道。继七朝古邑之遗风,仰千载菊都之穹昊。有东京梦华之章,得市花命名于早。
该篇写的是河南省通许县菊花赋。这里除了用许国、古邑等大地名外,还加入了当地的历史名著《东京梦华录》,显得风雅高古,底蕴深厚。再写通许县具体位置时,再一次用了名山大川作定位:
是以黄河北眺,中岳西呼。开封属地,周口边隅。
这里的中岳与黄河,就是人人皆知的名山大川了。寥寥数笔,就让读者对其地理位置有大概的了解,并心中联想起巍巍嵩山和淼淼黄河,波澜壮阔之感油然而生。
第二是时间布局上分为两种,分别是从今溯古和从古至今。
从古至今,指的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依次介绍一个地方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李武老师辞赋在讲述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时候,较多的采用这种布局模式。如《湘东五峰山赋》、《莲花玉壶山赋》、《上栗杨岐山赋》等。如《莲华玉壶山赋》:
于是名流希慕,豪杰交群。诸如唐开元名相元崇,芳踪暖日;宋左丞平园老叟,陟屺瞻云 。理学家泸潇,乡土流风之余韵;帝皇师浚弟,京都太保于忠勤。徐霞客足迹所至,大禅师诗酒遗芬。……
遂尔放眼揽于三关,披风襟以两岸。岭上三绝,美声盛赞。山底四邻,玉联珠贯。村居古色,白墙筩瓦于炎光;华盖云楼,田畴荷塘之绚烂 。是以路迷芳草,客未疏;柳倚古溪,风不断。青山绿水,生态于家园;古韵新姿,文明之疆畔。
大致也是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进程铺写,最后又延续到当今的风貌,描写眼前所揽的三关两岸,于段末总结为:青山绿水,生态于家园;古韵新姿,文明之疆畔。
从今溯古,即先言当今时代发展,再追忆历史活动,典型的有《芦溪东阳古村赋》:
武功山下,芦水流长。古村逸丽,名曰东阳。受以玉女峰之浸染,纱帽岭之浮苍。霞径而弥云渺,村扉则漫樟香。遂得泻月绕梁,醉今天之美丽;传歌弄舞 ,扬时代之新章。 颖扬江右,秀擢萍乡。乃扶桑煜耀,是谓江南农村之典范也……
以上为第一段,即定位了古村东阳的地理位置,也介绍了其当今的发展,并用一句话来总结:是谓江南农村之典范也。接下来除了对景物的描写,在第四段和第五段,对东阳古村进行了历史追溯:
夫既蓝蒌荜路,南唐基业于初开;遂得建社明初,三桂佳话而报嗣。矧乎孙氏刘家,向风慕义。武将文官,养贤并智。或北伐骋以沙场,或同盟洒以血泪。黄埔八友,救国以精诚;红军四男,献身于笃挚。时也抗日护疆,乃叹援非弃利……
盖于千年复朝,百代仪表;祉福以赐,善状于嘉。尚义可风,表先祖之豪气;出土石斧,证文明于萌芽。
这里从南唐开业,延续到抗日战争,又追溯到虞夏商周时代,有出土石斧为证。该篇从今溯古,起到了逐层深入,引人入胜的作用。
其获全国征文一等奖的《丰县赋》再一次旁证了其手法:
爰乎论古而余味浓,谈今则流风秀。名人辈出,图记在后。诸如汉室柱石,细柳营首。兴刘三杰,功勋盖世而励后;宰相一门,父子忠君而皆清守。李氏名门之多进士,徐郎落魄而遇孙叟。圣贤名人,数不绝口。更赞当代楷模,新风常有。衷心育以新桃,博爱扶于弱柳。于沃野而事耕耘,乃肢残而成高手。
这一段介绍丰县著名的历史人物,以时间为轴线,从汉朝到唐朝,再到明清,再到近现代,将这些人物事迹像串珠一样联系起来,构成了丰县“古而余味浓,谈今则流风秀”的强大阵容。
第三是维度布局可以总结为:从自然到人文,从艺术到生活。
其破题往往从自然环境入手,先是介绍其地理和自然景观,再是介绍历史和人文景观。同时伴随着艺术美感转入生活体验。这在大多数山水辞赋篇章中均有体现,以《杨岐山赋》为例,该篇为“总——分——总”结构,第一段为总起全文,中间分别是两段自然景观,两段人文景观,最后一段再总结全文。我们来看具体分析:
今者湘赣之交,古来吴楚之地。栗水扬波,岐山吐翠。佛儒道于集,水洞石以帜。景色迁迷,人文荟萃。故而聆禅宗之教化,悟以菩提;赏自然之风光,见而心醉也。(首段总起全文,介绍杨岐山的地理位置,景观类型。这里已经将自然和人文两种类型的景观,分别用作赋句的上下两骈,从而对仗骈比了:“景色迁迷,人文荟萃。故而聆禅宗之教化,悟以菩提;赏自然之风光,见而心醉也。”那么接下来则是分别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来展开描写。)
观乎山巅险纵,笔架亘横。三峰而耸,拱卫两生。雄狮首仰,珠滚球迎。万仞峰崎于陡峭,龙峰盘旋而狞狰。叠翠层峦,木蔚于深秀;烟峰岭浪,势蜿而嶒嵘 。见乎声色;赖以泉莹。谁使二十四景,并竞并争。莫不溪涧蜿蜒兮,云雾回旋;峣岩突兀兮,落日鸦鸣。果得流光自远,相暉相迎。可谓丰姿一县,四市殊惊。(自然景观)
于是入深林,攀徒峭。循涧谿,过危峤。但见季节明明,好音嘹嘹。灵泉怪石,造微入妙。山顶泉碧兮猫眼之绿,子午泉涌兮守时而到。金瓶晒果,神话以传说;猴子扒石,逼真于灵俏。乃至猪嘴巴,何仙庙。仙翁对弈虽未见,棋盘留人解玄窍。来则千丘田,数数数;去而方竹湾,钓钓钓。况复杨岐石窟而揣侔,铁笼关虎何锁镣。岂止闻趣闻奇,甚以见欢见笑耳。(自然景观)
至若朱甍连于碧瓦,宝殿飘以梵音。寺古禅远,经颂佛临。追寻唐塔两尊,鬼斧神工之妙;唐碑两块,匣里龙虎之吟。难求难得,可叹可钦。更觅唐柏参云,千年见证于浩劫;芸阁之墓,一凤朝阳以悬琴。为问歧路彷徨何以歧,拱开天界;行禅演法于奉祀,盛事炫金。犹是普通不普通,随心亦同心也。(人文景观)
得于圣境和恒,智心逸状。遂滋古圣流风,先贤习尚。夙儒名士,得天独厚而开盈尺,英烈宗臣,与日同辉则呈耀亮。芾生乃天资聪慧,徭证博闻;金门亦善对能言,探花秀旷。爆竹祖师,后人永向。逮于烈士名名,将军亢亢。中科院巾帼之英雄,声乐家故乡之名望。莫不风水迭起,聚人文荟萃于上上者也。 (人文景观)
嘻吁!放眼杨岐山下,解读边界之万象,挺立变化于践行。特色城镇,信而有征。于是觅真知,听民声。集民智,争双赢。看锦帆迴于湘江渌水;车旅达以楚汉名城 。花炮之乡,强强联盟。今逢盛世,志士仁人而展恢宏也。 (总结全篇,从艺术美感,转为生活体验)
该篇是典型的总分式结构(含总分总式),除了总分式外,常用的还有起承转合式,递进式等。起承转合式全篇通常为四段,每段据其功能不同自然划分,如《湘东五峰山赋》。也有六段、五段者,是将承转部分具体细化,笔墨淋漓,更具艺术魅力。如《芦溪东阳古村赋》等。区别总分式和起承转合式的方法是,看起始段是否涵盖中间段落的归纳总结。该赋起始段为:
武功山下,芦水流长。古村逸丽,名曰东阳。受以玉女峰之浸染,纱帽岭之浮苍。霞径而弥云渺,村扉则漫樟香。遂得泻月绕梁,醉今天之美丽;传歌弄舞 ,扬时代之新章。 颖扬江右,秀擢萍乡。乃扶桑煜耀,是谓江南农村之典范也。
从“今天”和“时代”等句可以看出,该篇赋文虽云“古村”,但侧重于新时代新风貌的描写。而该段并没有完全涵盖二三四五段的内容。首段作为起始段,总体介绍古村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特征;二三段为承叙段,介绍其自然地理景观;四五段为转接段,介绍其历史人文景观,从自然过渡到人文;尾端为总结升华段,通过生活体验的描写,表达对古村的喜爱之情。
三、遣词造句多雅致而恬淡,空灵而自然,对实词虚词的把握准确到位,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读其赋作,没有刻意营造生僻字词而炫耀学识,显得文辞清美而畅达,无生涩违和之感。美好的名词,精致的形容词,巧妙的叠词,恰当的动词,灵活的虚词,共同构成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再加以不同的赋句体式,形成了优美的辞赋段落。我们来看《萍水赋(节选)》:
斯乃滢滢之碧水,漾漾流清;渺渺之银波,曛曛日煦。得念金轮伴送竹排,玉兔迎迓渔父。可度余暇,能予优普。况复白鹭栖洲,中流緑浦。惬尔遐情,悄然遥睹。遂欲送白鸟于明霞,迎麻鸭于薄暮。邀舟子而戏嬉,弄清流以楫橹。迩遐秀逸回旋,鸬鹚烟雨。渔舟唱晚之悠然,闹紫摇红而笑语矣。
这里连用四个叠词“滢滢、漾漾、渺渺、曛曛”做形容词,使文章描述的更加形象、确切,并有音乐节奏之美感。叠词在古体文学体裁中运用广泛,《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字有二百篇,正如刘勰所云:“'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而该篇《萍水赋》中的叠词,恰是发挥了这一艺术特征。
该段中,起结构作用的虚词有:之、于、而、以。于段中位置,有间隔、错落、变化之功,避免了单调、枯燥、乏味之感。同时,该段还运用了多种赋句体式,间隔有序的安排,具有变化之妙。
斯乃滢滢之碧水,漾漾流清;渺渺之银波,曛曛日煦。——发语词加隔句
得念金轮伴送竹排,玉兔迎迓渔父。——提引词+长句。
可度余暇,能予优普。——紧句
况复白鹭栖洲,中流緑浦。——提引词+四言散句,无骈偶对仗。
惬尔遐情,悄然遥睹。——紧句
遂欲送白鸟于明霞,迎麻鸭于薄暮。提引词+长句
邀舟子而戏嬉,弄清流以楫橹。——长句
迩遐秀逸回旋,鸬鹚烟雨。——提引词+四言散句
渔舟唱晚之悠然,闹紫摇红而笑语矣。——长句+送语。
其作品中,赋句规范而多变化,多运用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散句,交替有序安排,并结合发语词,提引词,送语词,读之有回环连绵,起伏错落之感。
(五峰山竹长城)
四、其赋作多用《平水韵》或《词林正韵》,用韵严谨,古色古香,绝无古今混用,平仄混押的乱象。
骈赋作品通常一韵一段,偶有段中转韵。而律赋作品则严格遵循韵题要求用韵,韵题字均有点韵之笔。我们试以其骈律赋为鉴,做如下归纳总结:
一是,在短篇微赋作品中,由于篇幅较小,通常仅用一韵,并一韵到底,如《萍乡玉湖公园赋》:
昭萍古邑,美丽萍乡。一片水库村墟,荒凉已然沉寂;满目高楼大厦,丽景呈以炜煌。岂在乎蜃楼海市,分明乃生态时装。观乎青山绿水,楼影湖光。芳茵翠树,幽径回廊。四面繁花兮岛栖鹫,一池碧水兮月映桑。妙境于青眼可瞻,聚之快畅;惠民以尉悦悠养,来者逢长。乐事天伦,幸福同享之地;文明通达,斯园昭显于央也。(下平七阳)
二是,骈赋作品中,一韵一段,无需段中转韵。如《湘东五峰山赋》,四段分别押四韵,整齐规范。其依附词林正韵,首段为第三部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其后诸段用韵均可考。
三是,段中转韵。其辞赋中,段中转韵的情况较少。特别是山水辞赋中,由于篇幅较长,加之选用宽韵,或依附词林,可邻韵、借韵,所以不常用到转韵。
四是,其律赋作品中,通常以八韵八段的形式出现,甚至依次运用,如《舜帝陵賦(以“九州始祖,千古一陵”为韵次用)》。该篇就是典型的八韵八段,依次运用。
五是,隔句的句脚,遵循“前后相替,上下相对”的规则,即隔句句脚为“仄平平仄”或者是“平仄仄平”。如果存在单边三句以上,则是“平仄平;仄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反之亦然。例如《萍水赋》中:
悬崖复以峭壁,逸地之升;秃石随与陡坡,滑垒之坠。
……
台阶拥以彫墙,雕梁之栋;檐宇张乎啄翘,展翅于鸣。
五、典故和其他修辞手法
典故和其他修辞手法是作品的润色部分,也往往是最为出彩的环节。
善用典故。其山水辞赋作品中,在讲述历史人文景观时,通常会引用一些当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书籍等作为典故,并且以时间顺序为脉络进行串组。巧妙化典,不仅可以丰富作品内容,更能使作品增色不少。所化诸典,均是当地耳熟能详的,深入人心的,妇孺皆知的故事,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代表。既有文人骚客,又有得道高僧;既有征战名将,又有时代楷模。如《杨岐山赋》中:
得于圣境和恒,智心逸状。遂滋古圣流风,先贤习尚。夙儒名士,得天独厚而开盈尺,英烈宗臣,与日同辉则呈耀亮。芾生乃天资聪慧,徭证博闻;金门亦善对能言,探花秀旷。爆竹祖师,后人永向。逮于烈士名名,将军亢亢。中科院巾帼之英雄,声乐家故乡之名望。莫不风水迭起,聚人文荟萃于上上者也。
巧用比喻。其山水辞赋作品中,在描绘自然地理景观时,经常会用到多个连续的比喻句,构成一组博喻,使其形象深刻,也显得文采斐然。如《湘东五峰山赋》:
观乎岭犹斑虎于啸,溪似玉龙而吟。岚烟淡淡于遥黛,碧水粼粼而碎金。揽得草木葱茏,紫岭云横而疑断;霞暎旖旎,青峦日恋以交侵。杉涛鼓浪,似诉似吟。方竹滴翠,于眷于歆。
这一段连用了多个比喻句,有明喻,也有暗喻,美轮美奂。
工整对仗。作品中以骈律赋为主,对骈句的对仗要求较严,词性、结构、声律等方面,均力臻完美。例如前文的博喻段,除了比喻惟妙惟肖,辞藻美轮美奂之外,对仗也是尽善尽美。
其他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除了常见的比喻,夸张,拟人以外,李武辞赋作品中,还综合运用了借代、诘问、象征等手法,不以例举。
总体来说,李武老师的辞赋,除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以外,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价值。其作品立意深远,格调高古,大量运用文言雅词,读之空灵曼妙,如临胜境;又布局合理,行文流畅,恰当运用紧句、壮句、隔句等多种赋句形式,读之回环起伏,错落有致;加之依附平水或词林,一韵一段,用韵严谨,读之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况复摛文广众,援引丰赡,读之辞藻俊朗,学识渊博。既揽自然之风景,又赏人文之风情;既已绘声绘色,又申之以尽善尽美。
作者简介:
掬心,本名张丽珠,字梦雪,喜欢古典文学,酷爱楚辞,现任中国辞赋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赋学院副院长及首届赋学院主讲、江海诗词协会副会长及常务理事,曾任江山和红袖文学的副主编。作品散见地方报刊和杂志及江门博物馆。曾在多次诗词大赛获奖。在全国赋征文中《清水湖公园赋》荣获一等奖,桐庐杯大赛,《桐庐赋》获二等奖,《汴菊赋》获优秀奖等。现工作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