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业的“术”与“道”

其实,每一个行业都是由不同阶层的工作者构成的,关于术与道的分工,天下皆然。
中国菌业,术与道的分工,理论上应该也是很清晰,但事实上,中国菌业不要说“术”与“道”分工,就是“术”与“术”的分工都混乱的很。
所谓的“术”,乃是可以具体操作的内涵,是应用层面的东西,掌握“术”就是做实际工作的能力。在菌业,“术”包括各个环节的工作技能,一方面任何人都有一定的“术”,另一方面,一个人应该有至少一个比较强的“术”,才能有进一步的基础。
这进一步的东西,就是“道”了,包括站在更高地位看待行业的原理和规律。
没有“术”或者“术”不够精通的人,去论“道”,无疑是好比空中楼阁,或者通俗的说法叫无米之炊。但“道”却不是具体的“术”,没有任何执“道”者能够精通所有的术。
“道”和“术”的关系,是无“术”不“道”,“术”为“道”之基,无“道”则“术”弱,还有些过去政治课里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味道,当然,专业领域里,“道”还包括基础理论构架和系统化结论。
无“术”不“道”,就是说“道”必须以“术”作为总结“道”的前提,否则,就是假“道”。最近有网友和我交流,说到许多食用菌行业规范和管理文件,缺乏可操作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条文,确确实实很条文,比如其中“(一)生产经营母种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生产经营原种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就非常搞笑,大家都知道,母种生产需要的硬件条件费用,并不比生产原种的更高,生产母种不过是在优良技术基础上的扩繁复制,与硬件贵贱多少的关系很少,而且关键是物料量很小,所以培养空间和生产设备也就用不了多少钱。
更为搞笑的,当然是关于人的的要求,其中荒唐透顶的是“政府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要求。不晓得到底是政府更懂得考核专业能力还是市场更考验菌种行业的专业能力。实际上这种所谓的考核,基本上根本流于形式,所以,大量不合乎条件的生产单位实际存在,而最后出大问题的,都是啥都不缺的,有的甚至是有大腕站台的。
有些大腕人物大概认为,食用菌制种技术就是一个依赖硬件的标准流程,即纯粹属于简单的“术”了。但事实上,菌种生产理论至今尚未完全构建,建立在硬件条件之上的东西,是只能保证纯度和均度的。对于菌种的内涵质量,要依赖工艺、配方等多项因素,在没有系统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的菌种制作,不同菇种应该也各有不同,这些东西,目前来说,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考试只能考一些成文的内容,对于一些带有保密概念的东西,是不可能考较的,事实上当今菌种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也不是硬件较量,而是经验型技术主导。同时,菌种生产的内部管理也十分重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技术力量和硬件都很强大的公营机构都逐步退出菌种生产领域。
我们当然不能认为这是有意为之,我们只能认为这种不切实际的内容,就是有关起草者对于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和流程细节本身了解不够,才会搞出这种很不实际的东西。
创新不足,始终是中国学术界的痛点,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食用菌行业的许多政府主导的东西,存在违背科学原则,违背社会准则,违背实际状况,欠缺可操作性的缺陷,作为政策法规,那就是严重的败笔,不仅起不到规范行业的作用,反而很可能成为某些不良因素的保护伞。比如关于注册资金的要求,等同于只让有钱人玩,而不给有技术无资本的人机会。
传说曾经有要求每包(支)菌种都贴二维码的想法,这二维码和菌种质量并无逻辑关系,你用,表示你具备内部溯源纠偏能力,并不代表制种水平。而不用它,其实并不会影响业已生产的菌种的质量。所以这种东西不可以强迫,坊间流传的版本是说母种试管这样贴码无法扫描才作罢。其实即使可以扫码,这东西也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必要画蛇添足,而将成本转嫁给广大菌种用户。
之所以出现这种争论,只能是说主导相关事情的人,在“道”的层面,受制于他的“术”的水平,无事生非而已,有钱任性和有权任性在菌业就是如此恣意妄为的。
专业领域里,“术”也罢,“道”也罢,折射的都是行业内部高层人士的水准和实际状况,“术”与“道”的关系不摆正,行业必将乱象丛生。
菌业,现在“术”肯定还是很不够的,“道”,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一个无道的行业居然成为世界第一的规模,是喜是忧?是福是祸?到底是谁之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