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和白术,临床需要分清楚
导读:苍、白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异同点需要分清,以便两者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苍白二术,均为临床常用药物。远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已有术的记载和运用,但唯一的缺点是苍白不分。这一模糊认识,相沿达千数百年之久。
① 苍术
② 白术
查苍白二术,在功能上虽有其相似之处,但也有其不同之点。
例如苍术有燥湿健脾,消水,发汗,解郁的功用。临床应用为:
1. 用于风寒湿痹,与黄柏为伍,治痿痹有良效;
2. 因湿阻而泄泻,中满少食,水肿等证,用之有燥湿消水之效;
3. 配猪胆、石决明治夜盲证。
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化痰,安胎之功。临床应用为:
1. 脾虚胀满、泄泻、消化不良者,用白术有补益脾气的作用;
2. 用于痰饮、水肿等证;
3. 胎气不安。属虚者配人参,属热者配黄芩,属寒者配艾叶,均可达到安胎的目的。
苍白二术功能上的不同处固毋庸分析,其共同点——健脾燥湿,仍有分清的必要。
可以认为, 白术燥湿,以里湿主,苍术燥湿,则里外兼之。
至于苍术的健脾,全赖其燥湿消水,因脾喜燥而恶湿,苍术苦烈之性强,最能燥湿消水,水湿去而不留,则脾得健运;白术的健脾,除燥湿以外,更重要的是借甘味以补脾气,使脾功能振奋而健旺。
于此可见,苍术药性苦烈雄厚,白术甘润冲和;苍术功擅燥湿,白术长于补脾;苍术治脾实,白术治脾虚。
敦阜有余之土,湿胜证实者宜用苍术;卑监不及之土,脾弱证虚者宜用白术。
这里从几首常用方剂的组合原理,观察二术的各自特性。
适合于用苍术的方剂:
1. 平胃散,乃祛湿浊积滞之剂,方中以苍术为君,取其苦烈燥湿以运脾。张景岳云:“平胃散,欲治其不平也。本为胃强邪实者设,故性从辛燥从苦而能消散……”;
2. 二妙丸,为祛除湿热剂,治湿热盛于下焦,因而形成筋脉弛张,足不任地的痿证,在正未虚而邪方盛的情况下,用之有良效。
此证虽云湿热之邪盛于下,但治病贵乎求本,清流必须洁源,故以辛苦而温,芳香而燥,直达中州的苍术以燥脾湿,再用苦寒的黄柏直清下焦湿热,标本兼治,中下两宜;
3. 苍术白虎汤,为清热燥湿剂,适用于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湿热并重的湿温证。
此方以白虎汤清热,加辛燥的苍术燥湿,使湿热并除。
适合于用白术的方剂:
1. 实脾饮,为健脾回阳,化湿利水剂,治中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内泛而为肿胀的证候。
这一水肿的根源在于脾虚,一切汗、下、攻逐之法,均非所宜,正确的治法,应该是实脾以化湿,通阳以利水,本方以白术为君,意即因其有培土燥湿之能,借以补不足,实中州;
2. 四君子汤,为平补脾胃之剂,脾胃虚弱者,此方实不可少。且由四君子汤加减而成为另一方,更不胜枚举,这正说明了四君子汤补中的可靠性,也证明了白术补中的可靠性。
通过上述几首常用方剂的探讨,可以了解,平胃散、二妙丸、苍术白虎汤等方,均用苍术而不用白术,揆度用苍术之意,无非取其燥湿之故。
至于实脾饮、四君子汤诸方,又均用白术而不用苍术,很显然说明白术具有补脾作用。
以上分析了苍白二术的运用概况,目的在于使苍白二术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但相对而言的同中有异处,应灵活地而不是机械地看待,因为临床上也常根据病情的需要而苍、白术合用,以收相得益彰之效。
因此,如果认为苍术只能燥湿,白术仅可补脾,那是不对的,但是一长于燥湿,一长于补脾,也是不容否认的。
注:本文选摘自《中医诊疗阐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0年6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