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秦书day113:关于端午,我们该有的心态
今年的端午这天,朋友圈依然出现了大批“安康”字眼,反而微博上要好些。这些年不知被哪些『装家』带节奏带过去的,说什么端午不应该说快乐,嗨,真是醉了。
最近这些年,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逐渐被人重视,但其中被念歪的也有不少,尤其以某些国学机构为最。这真是去不完的糟粕,让人感慨。
就如端午节,一开始并不是屈原死了才产生的,而是战国时期就已经作为一个驱邪祈福的节日而存在。端午这天的龙舟竞渡,也不是传说中为了纪念屈原,它存在的更多的意义是“送瘟神”、“驱祟”。(见陈连山《话说端午》)
我们历史上的一些节日,原本都有它来历,只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停地被添加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比如屈原的故事,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版本。对于这些故事,大可不必过于较真。古代也好,今天也好,但凡一个节日总归是活人来过的,在心不在形。
比如,我们每年除夕这天,在我老家就有给先祖上坟的传统,然后回来放鞭炮,吃年夜饭,举家庆祝。有的家庭,还会在年夜饭桌上摆一只空碗,一副筷子,意思是邀请祖先一起来吃饭。我们与其说要哭哭戚戚地怀念祖先,还不如请祖先的神灵到家里来,与活着的人同乐。
我们在节日中的心态与基调,应该是快乐的,不仅活着的人要快乐,逝去的如果看到了,知道了,也要快乐。李道长的一句话,我很赞同,『节日的意义,是死者跟着活人快乐,不是活人跟着死人哭丧』!
世间纷纷扰扰,我们已经面临了那么多的烦心事,何必再给自己人为制造那些框框条条呢。你说呢?
今天就聊到这,我们明天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