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理解:痿病(原创首发)
2019-12-23 16:28:52
素问·痿论 (节选)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学习理解】
痿:通萎,指人体的藏府或器官萎缩废用的疾病。西医研究认为,人体的所有器官都是不用则废,废则不用的。就是说,不用与废总是相互促进的,越不用越废,越废越不用,恶性循环。任何一个器官,因病而有所废,废则不用,不用益废,则益不用。这种情况,华夏古人称之为痿病。
【原文】
岐伯对曰: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学习理解】
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肾主骨髓,这是五藏与人体五个基本结构的对应关系。西医把人体的基本结构区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这四大类,而华夏古人把人体的基本结构区分为五大类:皮毛、血脉、筋膜、肌肉和骨髓。这里说的骨髓不是西医说的专门指骨头中间的髓质,而是骨与骨髓的合称,指整个骨头。这里说的皮毛也是皮肤与它上面的毫毛的合称,但是不包括头皮和头发。因为头发由肾所主,不是由肺所主。血脉也是血与脉合称,脉指血和气运行的通道,中医认为不仅血运行有通道,气运行也有通道。筋膜也是筋与膜合称。大凡膜皆由筋构成,而筋相当于西医说的结缔组织的一部分。西医把血液和骨头都划归结缔组织。中医认为肝主筋,意思是说筋具有疏通气机的作用,而它疏通气机由肝来主宰。西医研究确实认为结缔组织对于人体其它组织具有疏通气机的作用。肌肉指具有发力作用的人体组织,西医把它区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类。
【原文】
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
【学习理解】
这里说的热,不要理解为发热。发热是指人体的体温超过37.2摄氏度,这里说的热是指热病,而热病指的是火邪引起的疾病,也就是后世医家说的温病,属于五邪所致疾病之一。
原文说的意思是:温病发生于肺藏,引起躄痿。躄,指四肢。该字的上部指上肢,下部指下肢。所以原文的意思是,肺藏发生温病容易引起四肢萎缩不用。这不仅仅是四肢肌肉萎缩,而且皮肤毫毛枯萎、骨头也枯萎,四肢整体上萎缩废用的意思。这种疾病称为躄痿。
【原文】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学习理解】
厥:上逆的意思。原文的意思是:心藏发生温病,容易引起脉痿。什么是脉痿呢,就是脉气上盛下虚,从而导致下肢细弱而不能支持身体,而且下肢关节不支。枢:指关节。心藏发生温病,不能简单理解为西医说的心脏发生温病,而是指温病导致人体血脉不济了。脉为气运行的通道,脉气不足而不能支持人体的下部,于是导致下肢不支。那为什么血脉不足专门导致人体下部不支呢?这是因为人体的下部在支持身躯中所起的作用最大的缘故。下部不支,上部就不弱吗,也弱,只是凸显于下部而已。
【原文】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学习理解】
肝主筋,肝藏发生温病则引起筋痿。筋是疏通人体各个组织的结构,肝不能主筋,筋不能疏通气机,则全身很多部位都可能发生肌肉抽筋的疾病。
【原文】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学习理解】
肌肉不仁,不仁指的是不管用。譬如我们常说皮肤麻木不仁,指的是皮肤的感觉器官不管用而失去了感觉。肌肉不管用,这就是肉痿。脾藏发生温病引起肉痿。
【原文】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学习理解】
肾藏发生温病,不要理解为西医说的肾脏发生温病,而是指温病导致人体的肾气虚弱。骨痿即西医说的骨质疏松症,很容易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腰脊不举。
【原文】
帝曰:何以得之?
岐伯曰: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
【学习理解】
这段原文进一步解释了上面的肺热引起躄痿的原理。上面原文说肺热引起四肢整体上萎缩废用,包括四肢的皮肤毫毛、骨头、肌肉都萎缩废用。本来肺主皮毛,没有说肺主骨头和肌肉的吧,那为什么还会引起骨头和肌肉都痿呢?这是因为肺为藏之长。肺者,相傅之官,其它四藏和六府都归肺藏节制